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泛德意志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德意志民族主义宣扬生存空间、种族主义和战争万能的理论, 为德国发动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制造理论依据。其所谓 “世界政策”是它的集中政治表现。各政党朝着泛德意志民族主义方向发展和泛德意志民族主义组织的不断出现是它的组织表现。泛德意志民族主义标志着近代德国民族主义完全走向反动, 它推动德国走向帝国主义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2.
希特勒对苏政策是他侵略战争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他的种族主义和生存空间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外交策略。文章从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和生存空间理论出发,对二战前希特勒对苏政策的形成与特点进行了探析,试图挖掘纳粹德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其军备重整和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伦茨是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代表,他运用兰克史观对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创建史进行了研究。在伦茨的解读下,俾斯麦控制了民族运动而将德意志民族国家置于欧洲国家体系之中。伦茨论断19世纪德意志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以制宪的方式而是参照列强政治角逐。在既有的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中,普奥之间的竞逐是无法避免的。在19世纪50到60年代发生的邦联改革争议是普奥战争缘由,争议的责任在于奥地利的政策。俾斯麦制定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依据其处理德意志邦联改革争议考虑。他以联邦制民族国家的形式构建帝国符合兰克学派对德意志问题的解读。总体而言,俾斯麦转化政治革命中的民族主权原则以服膺于普鲁士的欧洲列强政策,在这一意义上,他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外交行动而建立起德意志帝国。  相似文献   

4.
二战之后,在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墨索里尼的意大利霸权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废墟上,在近代殖民主义的两大先锋英、法两强的苟延残喘的叹息声中,确立了新一代霸主美国和苏联共同把持世界政治的“雅尔塔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曾义无反顾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但因为国家利益遭到苏联领导人大  相似文献   

5.
图画说明:这幅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头像由6幅漫画构成。威廉二世推行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和以舰队为手段的“世界政策”,宣称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6.
希特勒反犹的原因十分复杂,就其思想根源而言,是其反动的种族优劣论,认为只有日耳曼人才是人类唯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糟粕,必须消灭。在政治上,希特勒反对民主自由、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打上“犹太学说”标记,也是其反犹原因之一。犹太人在经济上会经商,不少人生活比较富裕,希特勒认为是犹太人剥削了德国人,实行“经济雅利安化”,也必须夺取犹太人财富。反对犹太人也是其向外发动战争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的跨国移民趋势发生了根本逆转,从典型的移民迁出国转向移民迁入国。然而,德意志帝国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意义上的移民迁入政策。帝国时期的移民迁入政策事实上是各邦移民迁入政策的总和。面对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普鲁士制定了严格的移民控制与防御政策,其他各邦也有自己独立的移民迁入政策。尽管帝国各邦的移民迁入政策迥异。但在拒绝成为移民国家上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第二帝国实现了统一,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发生了变化,法国成为德国无法和解的国家。为了孤立法国,保护德国的安全,避免因为恐惧和嫉妒加上仇恨而出现的包围性联盟,俾斯麦从德国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了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9.
丁超  李良玉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2):95-98,113
德意志帝国时期,以劳工问题为集中体现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工人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帝国统治者采取了“皮鞭”加“蜜糕”的劳工政策调节劳工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学说为分析这一政策内在逻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瑞士是一个中欧小国,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却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动员了43万大军,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统一只能是一场内部军事、政权势力与敌对的外部军事、政权势力之间的较量。德意志资产阶级与容克阶级之间的妥协,决定了帝国的妥协性。德法矛盾产生有三个原因:德意志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义;未来的帝国联邦主义政治结构。德法矛盾对德意志帝国以及整个欧洲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希特勒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政治对手,都没有否定过这个事实:到1933年1月,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德意志人,都是支持纳粹党以及它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当时任何其他政治派别的德意志政治家都没有达到或接近过这样高的支持率。当人们注意到纳粹运动的追随者中不仅包括了来自“新”、“老”中间等级的群众,而且也包括了来自其它社会各阶级、阶层、教派的群众时,就不难看出纳粹运动“独裁式大众聚合化运动”的特点。事实上,希特勒要在这个时代里夺取政权,并实现他对内建立法西斯极权独裁统治、对外夺取“生存空间”的目标,不仅…  相似文献   

13.
大家已惯于对希特勒纳粹暴政的谴责,但很少有人把纳粹暴政同德国化联系起来研究。纳粹暴政之所以出现在德国,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国掌士叶,且一呼百应,除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外,德国化的特殊性更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希特勒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可以从德意志历史上寻觅到相应的化渊源,尤其是从德国一些名的知识分子,如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历史学家特莱奇克、斯宾格勒,甚至音乐家瓦格纳的思想中,我们都隐约听到了纳粹主义的鼓噪。可以说,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就是德意志化糟粕长期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希特勒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和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理人,他的上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中产阶级的支持、垄断资产骱级的提携为其上台提供了经济和政治支撑,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相互猜忌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可乘之机;德意志的民族情感和国内各阶层的社会需求使希特勒的上台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俾斯麦利用德国的内战的成果,在北德意志联邦作好战争准备之后,就挑动对法战争而后发制人,俾斯麦达到了目的,打败了法国,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是一个特种的革命”。德意志帝国就是这一革命的产物,俾斯麦功不可没,但他对法国攻城略地,勒索空前的巨量赔款,结下民族仇恨,播下新战争种子的罪过,应该受到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彩图21为《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图①),配套教参说明如下: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首相俾斯麦和一些德意志境内诸侯、将军的簇拥下,在其占领的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德意志帝国皇帝位。本图是一幅油画作品,台阶上,左手拄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89页《德意志的统一》图中的“奥地利帝国”错了。分析:众所周知,德意志于1871年正式完成统一,建立帝国。而此前的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已正式合并建立了奥匈帝国。也就是说,到德意志正式统一时,奥地利帝国已不复存在。建议:将图中“奥地利帝国”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应改为“奥匈”$北京市首都医大附中@张江平  相似文献   

18.
中古德意志政治进程成为一个"问题",由来已久。帝国政治、诸侯领地政府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是论者解说中古德意志政治进程的基本着眼点。以往的解释多以单一民族国家、主权国家概念为前提,以中古英、法王国演进道路为标准,把帝国政治和诸侯领地政府作为德意志国家"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其实,中古德意志可谓多"国"并存。它既是帝国,也是王国,还是诸侯领地政府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多重国家形态显示的是一种多元权力结构并存的格局。它们之间有矛盾和冲突,但又是协调和一致的。帝国政治带给德意志王权的不只是损失和灾难,也有荣誉、尊严和利益。王权无论如何软弱,10世纪以后德意志都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始终存在。13世纪以后领地政府的成长意味着国家权力的分散化,然而分散化的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并且为统治集团所认同。  相似文献   

19.
纳粹党(又名民社党),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前身是1919年1月建立的“德意志工人党”。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工人党,对其进行改造,将其名称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同时颁布“二十五点纲领”为其党纲。从该党的党纲、社会成份、代表集团的利益及其前期活动,完全看得出,它是一个属于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党的。可是,自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该党就逐渐转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方和权势集团利益的政党,也就是说,纳粹党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性质转变的问题。那么,是什…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民族的勤奋敬业、诚实可靠、服从纪律的民族特性是世人皆知的。这一民族特性造就了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辉煌,使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后又使德国在二战后的复苏中再创经济奇迹。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民族特性,为德国暴君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国民基础。这种矛盾的、令人不解的民族特性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普及和教育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