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十二届全运会9月12日在沈阳闭幕。《辽宁日报》的《全运专刊·全盛志》每天8版共14期,以112块版面、700多篇稿件、500多幅图片组成了十二运盛会的华彩拼图,展示了辽宁全面振兴进程中的“盛情”“盛景”“盛意”(三个专版名称),集中报道了国内体坛骄子“盛举”“盛气”“盛迹”(三个专版名称)的英雄豪迈。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要求,我们铜山报从1980 年3月复刊开始,在四版开辟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一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回顾十年办《科学天地》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个专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常性。包括:固定版面,固定专版编辑,不轻意调换。这样,  相似文献   

3.
“8·26”是举世瞩目的深圳经济特区通过立法程序取得“出生证”的日子。今年适逢20周年大庆,《深圳商报》作为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重要党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在这一天策划、献演了一台经典式的报纸宣传重头戏。 继7月31日至8月25日陆续推出“20年20个专版”的史实“经典回放”之后,推出特区发展20年的全纪录《我们深圳》,日出128个版;百版特刊共分10大  相似文献   

4.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5.
1992年乌鲁木齐边境地区经贸洽谈会闭幕了。这期间出现了新闻大战、广告大战,还有摄影大战,新闻摄影成了宣传乌洽会盛况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就这次乌洽会的摄影报道作些粗浅评介。全面出击各显其能我作了些粗略统计,自9月1日至11日,乌鲁木齐地区3家对开报出动摄影记者23名(指见报稿的记者),刊发照片332幅(不含广告和专版),整版专版10版,半版专版2版。其中,《新疆日报》137幅,专版6版;《新疆经济报》116幅,专版2版,半版2版;《新疆军垦报》79幅,专版2版。3家报纸人尽其能,物尽其材,倾巢出动,各显其能。会议报道是摄影报道最难发挥的题材。如何把自治区这样开  相似文献   

6.
富有特色的“追尾”新闻专版——记香港《东方日报》“探射灯”版陈力丹用一个版的篇幅集中地深入报道一件新闻,提供大量的彩色图片和背景材料,这样的报道不少报纸几乎都做过。但若每天固定编排这样一个专版,五六年保持及时、图文并茂的特色,并因此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专业报纸要有自己特色的专版专版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专版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报业格局和市场形势,报纸专版的定位和创新成了颇受新闻界关注的一个课题。现在不少综合类的报纸都结合广告设置专版,譬如《汽车》、《楼市》、《教育》、《电子》等,这些专版虽说各具特色,但许多雷同的设置却让读者没有了新鲜感,“千版一面”的现象让报纸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专业报纸的专版显然不能走这条路子。专业报纸的出路在于圈定自己的读者群,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报思路。版面的风格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开辟专版的宗旨就是为特定的读者群服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口味,这就需要专版办出独特的风格,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老年生活报》把“维权、益寿、温故、知新”作为办报宗旨,其专版也就应该围绕这一宗旨设置,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针对老年人关心健康的问题,我们把三版定为“延年益寿”版,每期必出,从健康知识谈到治病小偏方,通俗易懂,方便实用;围绕“六个老有”,我们还分别开没了“学府”、“...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2001,(10):43
自大运会开幕之日起,北京日报便推出了“大运特刊”。该刊每日三至四个版,有几日还推出了摄影专版。22日特刊头版的大标题是《今夜北京美丽无比》,刊登了开幕入场式的大幅照片;二版的大标题是《大运会七大看点》,介绍了大运会的亮点;三版的大标题是《一个新字说不完》,介绍了大运会许多新特点;四版是摄影专版,介绍了大型团体操中的几个精彩场面。23日特刊则着重报道了点燃火炬的新鲜方式,题目是:《飞碟点燃主火炬》、《天火地火共燃圣火》。24日特刊着重报道了赛事,题目有:《头天比赛就精彩》等。25日特刊报道了外国运…  相似文献   

9.
突破——言论版迎来黄金时代近年来,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言论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版对页”、《齐鲁晚报》的“新闻时评”版、《新京报》的“社论/来信”版和“评论”版、《京华时报》的“声音”版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中央、地方党报和企业报在国庆5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八仙过海,各显其招,把国庆报道和专版办得流光溢彩。不仅栏目丰富,版面新颖,五彩斑斓的彩版,更令集报人爱不释手。《人民日报》8月25日正式启动了国庆报道;《工人日报》推出“振兴国企篇”、“风流人物篇”和“职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激烈的竞争中,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谁拥有了好的新闻,谁就拥有了读者。继周末版、文摘版、理论版、娱乐版、经济版等专版相继开辟之后,报界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法制新闻,纷纷开辟法制专版或专栏。如《新疆日报》的“人与法”专版,《新疆军垦报》的“法制苑”专栏等,登载大要案的侦破通讯,反映政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民族宣传。1985年2月,贵州日报建立了民族报道部,在三版恢复了每周一期的《民族团结》专版,二版增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专栏,每周两期,一版增加了民族报道要闻。去年,在一版刊登的有关消息,被人民日报转载两篇,《民族团结》专版的稿件,有十一篇被省文联编入  相似文献   

13.
关注焦点新闻,是近年来中国报界深化新闻改革的共同选择。各报不惜版面,开辟各种名目的“焦点新闻”专版。这些专版,以深度报道的形式,或传播重大新闻,或探访新闻内幕,或报道突发事件,或评说天下大事,并成为许多报纸的特色品牌。去年9月,《珠海特区报》也在版面改革中推出了“焦点新闻”专版,从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每期一个彩印的对开版。 一、紧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特区党委和政府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放在首要的报道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专题摄影与摄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开 《新闻知识》2005,(10):52-53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辟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率令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火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15.
肖青 《大观周刊》2011,(18):220-220
《经济日报》在2009年年初推出“每周经济看点”专版,报道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亮点,展示地方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向。2011年,《经济日报》将“每周经济看点”扩版为三版。本文将从经济新阕报道策划的角度来评析改版后的“每周经济看点”成功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民族宣传。 1985年2月,贵州日报建立了民族报道部,在三版恢复了每周一期的《民族团结》专版,二版增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专栏,每周两期,一版增加了民族报道要闻。去年,在一版刊登的有关消息,被人民日报转载两篇,《民族团结》专版的稿件,有十一篇被省文联编入《贵州苗族风情》专集,近二十篇被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国纸质媒体已争相进入“读图”时代:增大图片使用篇幅,增加图片使用数量,更多的报纸则纷纷开辟或增加新闻摄影专版。一时间,新闻摄影专版成了诸多纸质媒体高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大旗,加强新闻图片报道的重要手段。作为浙江省惟一的省级晚报,钱江晚报在头版用大、用足新闻图片的同时,每周拥有5个列入前八版主要新闻版块的《每日新闻·瞬间》彩色摄影专版。一张每天32版的晚报,拥有这么多彩色摄影专版,在全国报业同行中间可能也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8.
邵建红 《视听界》2006,(6):104-105
唱响主旋律不是通版从头至尾唱,期期都必唱,而是根据生活版的特点,抓“重”弃“轻”,抓“主”丢“次”,与人民群众的多彩生活密切相连。设立《市井》专版,报道小区居民如何治安联防,如何团结互助相谐邻里,开展才艺、技能、健体表演比赛等,体现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设立《消费》专版,报道恪守诚信,真诚为顾客服务的各类典型,抨击各种商业欺诈、坑蒙拐骗的现象。这些都是党委、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共同企盼的角度上找到了共振点和切入点。唱好“四季歌”。主要是指配合时令、节日和…  相似文献   

19.
周哲 《新闻前哨》2001,(12):33-34
《湖北科技报》的《打工者》专版创刊有3年了,这个贴近打工者,为打工者服务的专版受到读者喜爱,不少读者来信说:“看到《打工者》就像看到久别在外的亲人”,还有许多读者把《打工者》版寄给在他乡打工的朋友,更多读者把《打工者》版看作是“良师益友”。 回想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作为这个专版的责任编辑,感触颇多。1998年,《湖北科技报》和全国许多科技报一样面临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9月底,报社决定推出《打工者》专版。在没有现成的稿件、没有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的情况下,我着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准…  相似文献   

20.
近年,随着报纸版面扩张,不少地方报纸的国际新闻版都开设了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专版,有的报纸以“国际焦点“命名,也有叫“环球聚焦”、“国际专题”等等,《羊城晚报》则称为“环球视点”。尽管各报版面的命名不同,选题与操作手法也各有侧重,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专版。如何搞好国际专题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