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成为宋代庄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晁迥不仅积极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庄子与佛学的关系,他还吸收佛学和老庄思想中的修道理论重新组合成“虚空为体,心息为用”的修身心法,体现了佛教心性论对宋代庄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从宗教视角对《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及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归一于‘石头’”的观点,并分别从三教归一的整体趋势、《红楼梦》中的梦幻世界以及禅机谶语的点化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故事,虽非真实,却在宋代被广泛流传,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表达了们期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庐山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还体现了庐山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发达。  相似文献   

5.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兆恩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倡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心学的理论前提之下,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主要包括: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非非三教说,三教合一说以及归儒宗孔说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三教(儒、释、道)合一舆论始自南北朝。明朝中叶,王守仁“心学”为三教合一奠定了理论基础,至此,三教合流舆论达到高潮,林兆恩就在这种气氛中创立了“三一教”,而且在理论上自成体系,即“三教”归儒的思想体系。“三一教”自创立之后,经过两次嬗变.其影响远大,国内影响大江南北,国际波及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三教合流”是鲁迅对中国鬼神文化的本质特性及盛行根源的深刻总结;“三教合流”源于“诸教同源”,其源在“巫”,这是中国鬼神文化信仰的根柢。“三教合流”与国民劣根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泛神信仰为特征的“巫”文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鲁迅通过这一批判,全面、深入而彻底地清理了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鬼神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铺平了道路,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回归正道,重拾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优秀遗产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8.
“三教合流”共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于洪璋,孙文成,李云智“三教合流”是太原大学聂嘉恩校长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针对广州会议关于“合流”的主张而提出来的。(一)“三教合流”的主张,并非是聂嘉恩同志标新立异的一家之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  相似文献   

9.
颜钧青年时的一次悟道奠定他一生的为学志向。此后他的求学访道一直在为他那次的悟道寻求验证和理论支撑,融合三教的思想倾向贯穿于颜钧一生。颜钧晚年以“三教活机”和“仁神正学”完成其“三教合一”的理论建构。其“三教合一”思想体现出“化儒学为宗教”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宋代虽是偏安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大理、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相峙而立,但物质文明的繁荣与精神文明的昌硕仍是相映成辉。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这些活跃在帝王身边的后宫女眷、官僚士大夫们,他们的影响和帝王自身宗教信仰的取舍共同促成了帝王宗教思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人物。文章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文艺思想、新闻思想、宗教思想、教育思想和中西文化观作一综述,对他的一生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还瞿秋白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宗教思想定义中,信神和对来世的向往被认为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这样的定义无法有效地对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作出归纳和解释。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传统宗教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的生命关怀和生命神圣化。以此为依据,中国传统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救的宗教思想,即依靠信徒自己的努力而摆脱疾病和死亡;他救的宗教思想,即依靠神灵的拯救而摆脱疾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从西周社会“敬德”、“保民”、“慎罚”的核心政治理念,到春秋时期民本和礼治两大政治思潮,再到原始儒家以仁礼涵摄架构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的伦理政治理论,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演绎着由神权政治到伦理政治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4.
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源生于一所天主教中学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具有深厚的西化倾向和宗教色彩,倘若普及推广于各地华人社会,有可能出现不相应状况,有待进行本土转化扩充与在地落实扎根。台湾生命教育偶然走上以哲学为核心学问的道路是其特色,转化后的“华人生命教育”将据此发展以中国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为中心价值的生命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反映出传统儒道思想与民俗信仰的智能结晶,具有“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从西周社会“敬德”、“保民”、“慎罚”的核心政治理念,到春秋时期民本和礼治两大政治思潮,再到原始儒家以仁礼涵摄架构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的伦理政治理论,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演绎着由神权政治到伦理政治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信仰.神道亦是日本本土宗教,两者在长期的中日历史文化交流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古代天皇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和神道思想。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掩盖侵略本质、麻痹中国军民的阴谋,消除宗教人士在抗日救国与宗教限制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对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必须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有共同的政治基础,革命精神与佛的精神有相通之处。从而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之间、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宗教之间的和谐,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叶剑英的宗教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认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道戒律及传统家规在同一时期内发展起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传统伦理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家规在思想、内容与约束方式等方面都曾受到宗教戒律的影响,甚至与戒律发生融合,这反映出宗教戒律对传统民众生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认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