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以没有大楼,但是要有大师。”要办成名校,靠的就是名师,名师的德才将影响学生的一生。邯郸一中正是把“以师为本,成就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努力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备课,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同上课质量直接相关。如何备课,不仅是态度与方法问题,也存在备课观念的不同。其中以“面向书本”的备课观与“面向学生”的备课观最为突出。一提到备课,最不易引起争议的教条,可算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不用说,其中所谓“水”是知识的比喻。这个“杯水隐喻”作为朴素的真理,在一本又一本“教育学”中被引用,又作为一代又一代老教师的心得传给一代又一代新教师。如今已经成为教育谚语。这其中的喻义是:教师在备课中尽可能充分地占有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传给学生,而…  相似文献   

3.
“玩”在中国的传统化和社会化中从来就是被戒备的.自古以来,“玩物丧志”一直作为金科玉律鞭策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4.
重新解读作为文化思潮的"垮掉一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垮掉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流派,被奉为“后现代主义”学的先驱和嬉皮运动的鼻祖,也是受到毁誉最多的反化群体之一。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作为化思潮的“垮掉一代”,对理解当代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经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80后”的青年。然而,从抗击雨雪灾害,到反对“藏独”分裂,从护卫奥运圣火传递,到四川抗震救灾,“80后”一代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改变我们的看法。正确分析“80后”一代青年思想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应该把他们放到时代发展的背景坐标下观察评判。这一代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压力的承受者,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亲历者,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他们是由个体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由独自享受走向同甘共苦,由自我中心走向自觉担当的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在美国乃至西方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历来饱受争议的一个流派.《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文章以“禅”作为切入点,从一个独特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层层剖析,得出“垮掉一代,从未垮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九斤老太,是鲁迅先生所著《风波》中的人物。有一段时期,有的评论文章指出:“九斤老太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典型人物,她总是怀念过去,看不惯新生事物。”“因循守旧”和“看不惯新生事物”这两顶帽子给九斤老太戴上,我们觉得是不合适的,也是极不公正的。的确,“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的一句口头禅,但这绝不是什么“因循守旧”,更不能作为“看不惯新生事物”的根据。在小说中,“一代不如一代”从九斤老太的咀里出现过七次,每次都有它  相似文献   

8.
《风波》作为鲁迅的第一篇“乡土文学”,不但如通常看到的刻画了民众对于思想启蒙、社会变革的冷漠,更揭示了这种“冷漠”的“正当性”,由此而显示出文化转型、社会变革之艰难,持久不息地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垮掉的一代”以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对阶级束缚的反叛并以精神的狂欢、荒谬怪诞的行为为特征,揭示了二战后一代文学奇才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迷惘的一代”和“伤痕文学”这两个文学流派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有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动机。“迷惘的一代”作家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一些作品作为经典和名著而留存下来;“伤痕文学”由于思想性上欠深刻和艺术手法的幼稚,很少有作品作为经典留存。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起,“80后”作为一个特定群体的代表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老人说“80后”是“生活在糖水中的幸运一代”,学校的师长说他们是“跨世纪的人才”,父母们则感叹“这些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有的媒体却在追问他们是不是“垮掉的一代”。不管存在多少期待、误解或指责,出生在1980年后的青春少年,已经以充满激情的姿态逐渐走入社会,慢慢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瞿秋白分属“五四的一代”和“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在现代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中,鲁迅一生坚守文化批判和思想革命的入世向度,瞿秋白则由思想革命走向政治革命并为之献身;作为现代中国的两位杰出人物,鲁迅和瞿秋白的主体世界具有勃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特性,表现出“战士”气质和反思性特征,他们以各自的入世方式承负沉重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3.
忍的智慧     
自古以来,国人便以“能忍”与否作为处世高下的标准,故有“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气,成就万世名”之类的说法。“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可见如意之事只有“一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遇到不如意时如何处理。大禹能忍杀父之仇,最终赢得大舜信任;文王能忍菱里之囚,成就了周朝伟业;勾践能忍亡国之恨,终成吞吴之势;蔺相如能忍廉颇之气,终成千年美誉;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帅才;林则徐以“制怒”自警,造就了一代名吏的亮节高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刚刚起步,江泽民总书记就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七一"讲话中,又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界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学校是青少年学生聚集的地方,担负着培养社会  相似文献   

15.
蔺相如考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代名相,因“完壁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而名垂千古.他已作为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团结的楷模而著称于世.在“赵国史热”的今天,蔺相如的祖先、墓冢、后裔等一系列问题,自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今就这些问题做一小考,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在已经出版的《千禧一代的崛起:下一个伟大的一代》一书中,尼尔·豪穴NeilHowe雪特别提到“千禧年”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年对世代划分的意义,他援引一位15岁少年的原话:“我们是千禧一代,我们是另类的,自成一派。是时候轮到我们了,到我们闪亮的时候了。”同时,他留意到来自美国《新闻周刊》与之相悖的观点,这本常常关注青少年动向的杂志,以不屑的语气报道说:“今日的孩子们够糟糕的了。没有艰苦+没有理由=厌倦、愤怒和文化白痴。”这样的关于新生一代穴1989—1995年生人雪对立观点,同样产生于“千禧年”后的中国———孩子们更为独立自信,而他…  相似文献   

17.
批评界关于“晚生代作家”的指称众说纷纭,有着不同的命名,甚至有“命名的尴尬”之说。文章认为,无论是“新生代作家”、“60年代出生作家”,还是“‘文革后一代’作家”、“‘断裂的一代’作家”等,不同的命名虽各有其特点和所指,但还是以“晚生代作家”的指称最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因而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确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当今的年轻一代学生是在数字和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常被称为“数字一代”.国外有研究者指出“数字一代学习者”具有和上一代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征,他们偏好技术,喜欢交互,爱好分享,擅长多种任务等;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数字一代学习者”在使用技术的方式和偏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年龄来区分过于武断,呼吁更多的实证研究.在综述了有关“数字一代学习者”的文献和相关实证研究之后,作者发现当前关于“数字一代学习者”的争论其实可以解释为宏观研究取向和微观研究取向的差异.基于国际的相关研究,作者提出“数字一代学习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提出了“数字一代学习者”的界定标准,并指出未来研究的五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田建国 《成才之路》2010,(8):I0002-I0002
对“80后”青年一代,一些社会舆论评价为“叛逆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政治冷漠的一代”等。然而.通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志愿,我们深深感到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值得信赖的一代,大有希望的一代。这些年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发生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于“80后”“90后”,一些社会舆论评价他们为“叛逆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政治冷漠的一代”等。然而,通过青年大学生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志愿活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