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我国的网络课程普遍存在,但由于它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而往往流于形式。只能采用课后习题或几套总结性试题的形式,没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为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提高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尝试构建出网络课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系统,以期对网络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是网络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本文在讨论网络学习和形成性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形成性评价在网络学习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应以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引入了一些评价理论与方法,总结了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实施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3.
课程评价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形成性课程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来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促进幼儿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优化幼儿园课程建设,进而实现幼儿的适宜性发展。教师是形成性课程评价的实施主体,应学会灵活运用观察、档案袋评价、抽样测评等多种评价手段,并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评价的时机、密度和力度,注重对评价过程的反思和评价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程形成性评价对于促进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网络课程形成性评价策略的指导思想,其评价应遵循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丰富多样性、评价时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学习评价是远程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网络学习的个别化、协作化、非结构化以及通过媒介而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相应的学习评价要求:连续的形成性评价、加强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及追求评价的人文性等。因此,在实施上,我们认为,应该融评价于课程,以评促学,实现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应该实现多元评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应该加强隐性评价(自评和互评)等。  相似文献   

6.
在远程网络教育中,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形成性评价系统,不仅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测评试题的平台,还应在创建网络学习环境、建立教师和学生远距离互动、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作用。构建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形成性评价系统应充分吸取中央电大已有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以改造、优化。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远程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网络课程质量监控的重点。本文从作业在课程学习评价的作用入手,讨论了网络课程学习及评价特点。通过对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开发的在线作业系统WebAssign特点的介绍,分析了在线作业系统在网络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中的作用,希望对我国网络教育研究者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这些特点以及传统学科固有的评价方式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和传统学科的学习评价一样,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即便是有些教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其在评价操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文章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希望能为工作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础英语的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工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目前,英语课程评价过程中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现象是严重的,是基础英语的课程改革的重点。过程性评价依赖形成性目的制定与实现。形成性目标是指在教学中为达到某一最终目的而在每一阶段设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它是在逐步实现终结性目标的过程中设置的阶段性目标项目。终结性目标是预先设置的。课程的实施多依赖于这类目标,它是一种预先准备好的事情。而形成性目标则是随时变化的,是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逐步改进的。本文主要分析形成性目标构建的控制、特点及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远程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程评价是网络教育中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评价仍然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对16所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调研中,从各网院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内容、形式的分析中证实,这些试点高校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实践表明,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策略是:对形成性评价正确定位、从教学设计和技术角度加强学习参与度评价、建立健全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机制,不断推进和创新形成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元评判模型的网络课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课程是进行在线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文章从物元分析理论出发,将物元评判模型和网络课程评价结合,建构了可定量化评价的网络课程物元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展示了该模型对网络课程的评价过程,为网络课程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生  何克抗  齐媛  丁楠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0):82-87,90
该文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际过程出发,在分析形成性评价概念和学习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混合式培训模式下学习活动的分类,以及学习活动的观测指标,并描述了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中的关键技术,为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反馈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真正把形成性评价融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以此来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评价是网络学习中的瓶颈问题,关系到网络学习质量的提高。因网络学习的特殊性,传统的评价已不可能完全适合网络学习。考虑到网络学习评价的人文性、数字化、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实施网络学习评价时,应遵循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等原则,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方法、成绩与能力等方面实施评价,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中普遍存在的效果欠佳及效率低下两方面问题,本文提出把基于网络的电子档案袋广泛应用于形成性考核以弥补其不足。在扼要地阐明电子档案袋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推行该考核方式的教学法理据,并继而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报告了一项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学考试应该办成全球最大的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加紧构建公共助学支持服务系统.要加快认证并建立一批规范的助学中心,开发网络在线助学平台,支持自考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课程中积极探索形成性评价及相应的学分认定.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形成性考核,素以单一的作业册的形式向各试点学校发行。由于师生见面时间有限,教师批改作业后很难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单一的纸笔式练习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情况,中央电大于2005年3月启动了“宏微观经济学”等六门课程的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试点项目。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能否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改进远程教与学的质量呢?本文应用院校研究的方法,对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的评阅率、评阅的及时性、评阅的方式与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基于"以促学为导向"的评价理论设计并实施了教学实验。此项实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一评价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自主学习,并通过形成性评价和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形成性评价模式因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策略、进展和师生间的及时反馈而被较多地应用于学习评价中。为建构一套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英语专业阅读课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共享与互评、课堂测试与自我反思和教学互动等环节的形成性评价活动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formative evaluation could facilitate goal attainment in a biochemistry course and produce desired learning outcomes consistently by altering course materials and/or instruc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procedures includ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organic-Organic-Biological Chemistry Test Form 1974 and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Science test to course participants ov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 one 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us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volved the use of the 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ranks test. The study involved 64 participan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producing desired learning outcomes to facilitate goal attai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