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1,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R&D的绩效测量是当今R&D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国内外R&D绩效测量的有关方法和指标,对浙江省11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绩效进行了实证测量.这一研究不仅可以为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评判企业R&D的投入是否达到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2-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463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一期R&D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滞后两期的R&D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内部控制对当期和滞后期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韩国激励合作R&D的政策绩效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日本、韩国两国在促进企业之间加强R&D合作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并分析了他们的绩效差异,以及对我国制定技术政策的启示。本文重点分析了韩日两国政府资助下的R&D联合体(R&D Consortia)的不同绩效,相比较而言,韩国的R&D联合体没有达到日本R&D联合体的绩效,原因在于韩国产业技术政策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及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孙理军  聂鸣 《科研管理》2002,23(4):114-119
本文在阐述研究开发 (R&D)人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与R&D人员行为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影响R&D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 ,提出对R&D人员的激励需要采取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使激励机制既符合R&D人员的内在特性 ,又符合企业及研发部门的目标。最后简述了主要的激励措施并描述了企业激励研究开发人员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6.
   有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研究对产业特征的关注还不充分,影响了对激励政策产业层面效应的深入理解。本文认为更为系统地重审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效应,有必要将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同步纳入研究模型,因为它们分别影响产业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动机和技术创新能力。当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都处于高水平时,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实证数据来自和五类使能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的16个制造业的2013—2017年的数据,包括R&D资本存量、全时人员当量、发明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和以DEA视窗方法计算得到的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放大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但是R&D补贴政策对于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产业有更高的正向效应;当技术市场竞争度高时,技术吸收力对税收优惠与R&D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最高。本研究深化了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机理的理解,并提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重视产业的市场竞争度。  相似文献   

7.
R&D植入技术创新的动态机理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技术创新愈来愈依赖于R&D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R&D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并以实证的形式对其绩效进行了研究,以便使政府和企业更自觉而又理性地利用R&D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分别以150家中国和142家韩国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引入隐性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比较后结果如下:(1)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高学历人才和企业研发投入上不及韩国,员工忠诚度低于韩国;(2)方差检验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员工工作年限的不同对企业的组织支持产生显著差异,R&D的不同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韩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员工工作年限的不同对隐性知识的非正式共享产生显著差异,教育程度和R&D的不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中韩高新技术企业中,隐性知识共享在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皆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影响创新绩效的最大作用因素是正式组织共享,影响作用最小的因素是个体信任;韩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影响创新绩效的最大作用因素是非正式组织共享,影响作用最小的因素是组织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创新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增加创新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高管作为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决策者起着关键作用。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和中介模型,就高管股权激励、R&D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和R&D投入力度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好;高管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R&D投入,且可通过R&D投入的中介作用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0.
R&D合作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帮助本土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获取更大份额。以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视角,建立了包括两个本土企业与一个国外企业的寡头竞争模型,分析了本土企业R&D竞争与R&D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本国政府适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指出在R&D竞争时应采取征税政策,而在R&D合作时既不征税,也不补贴;允许和鼓励R&D合作可以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并优化本国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对共性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共性技术开发上应该采用“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外推动R&D的措施,选取美国、日本和德国作为典型对象,从R&D政策机制、法案法规、中介机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的R&D推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程华 《科研管理》2003,24(6):89-93
本文从科技活动的溢出效应出发,分析政府科技支持政策的合理性。从社会收益与成本角度评估科技资助政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对两种主要的政策工具——R&D资助和R&D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分析,最后对我国制订科技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会君 《科研管理》2022,43(8):48-54
   本文研究了服务贸易开放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阻滞和疏通机制。结果显示:在工业全行业层面,研发投入的技术促进传导机制存在阻滞,提升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的匹配度可以疏通这种阻滞的机制。分行业层面,在清洁行业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的技术促进传导机制存在阻滞,可以通过提升研发投入匹配度来疏通阻滞的机制。但是在高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提升研发投入匹配度带来的疏通作用不大。在高度污染行业,这种传导机制并没有受阻,相对比较通畅。  相似文献   

15.
OECD研究与开发资助模式演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凤霞 《科研管理》2006,27(2):57-64
OECD的大多数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资助经历了"科学政策时代"、"科学和技术政策时代"、"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时代",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的指导思想也从"国际领先知识"转向"知识创造财富","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是OECD资助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意味着,如果政府仍然用老的政策工具和行政结构来规划和安排科技政策,那么老式的技术政策将会提高政府失灵的风险,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该通过激励企业对R&D的投入,调整R&D的资助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包月红  赵芝俊 《科研管理》2019,40(12):163-171
摘要: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是政府保护和激励私人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77家农业上市公司公开数据,研究了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农业研发投入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保护政策并未促进私人农业研发投入或者提高私人研发投入强度,而加计扣除政策则显著提高了私人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通过设置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的交互项,发现专利保护的增强削弱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溢入效应。本文结论验证了已有的部分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专利保护政策,加强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广度和强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绩效与企业R&D能力支撑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香 《科研管理》2003,24(5):71-75
如何评价和更有效地发挥基础研究的作用是科技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指出,基础研究绩效如何,受到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制约,企业R肋能力是基础研究绩效的平台。没有强有力的企业R&D活动的支持,基础研究的作用是很难得到有效发挥的。在当前的科技政策中应特别注意正确估计基础研究的功能,全面衡量贴D活动的效果,使基础研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a bottom-up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R&D investment by technology in areas where data are scarce. It develops a four-step methodology for the estimation of corporate R&D investments at technology level. This approach can overcome gaps in existing data by combining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a novel way, even though it introduces some uncertainty. This is illustrated for a set of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ies that were identified as key for meeting Europe's long-term energy and climate objectives by the 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aggregated R&D investments dedicated to these technologies amounted to €3.3 billion in the EU in 2007, including public funding from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and at EU-level,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companies with headquarters registered in the EU. The results allow conclusions on the European energy research policy to be drawn, such as the dominance of industrial funds, and have provided significant input to the European policy making in this field. The paper ends with suggestions on how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approach and how to widen its application to other sectors.  相似文献   

19.
R&D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R&D政策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对比分析创新与R&D内涵的基础上,对R&D政策的概念和内涵给予界定。以欧盟为例,介绍了欧盟R&D政策的构成、政策效果及其在不同空间层面的区域效应。针对我国R&D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