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以来,2000年推行至今,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人,先后有108万学生得到贷款69.8亿元。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字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各经办银行因此暂停了不少高校的贷款业务,至今仍处在停滞的状态。据粗略统计,列入“黑名单”的高校起码有100多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停贷成为—个普遍现象。2002年第—批申请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了还贷期,贷款风险也首次凸现,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同年7月,中国八.民银行推出20种标准,即对违约率达到20%且违约人数达到20人的高校,  相似文献   

2.
刘术永 《河南教育》2014,(11):52-52
<正>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是直接影响贷款违约率高低的关键工作环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十年来,学校助学贷款偿还及违约情况如下:全校共有11947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651人次获得助学贷款,总金额9360.72万元。2011年,学校贷款本金违约率为零,2012年、2013年度我校贷款本金违约率均在3%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贷后在校期间,持续强化诚信还贷教育诚信还贷是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银行和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博弈分析,文章指出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和良性运行必须依赖银行、贫困大学生、高校、社会紧密配合,其中加强信用信息交流、加大失信者惩罚力度和提高助学贷款者的信用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日,辽宁省国家助学贷款在停滞两年后重新启动,高校贫困学生又可以申请每学年最高6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按照协议,辽宁将首先开办53所省属高校(包括高职和独立学院)的助学贷款业务。银行将建立征信系统,对学生相关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相似文献   

5.
邹玲 《考试周刊》2007,(50):120-12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最大的一项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已深入到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心中,贷款的申请和发放一直是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而归还贷款又一直是银行、学校关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还贷系统和制度的逐渐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困扰终将会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家庭收入减少和就业困难使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大增。另一方面,银行缺乏放贷积极性,可能对学生助学贷款把关更严。对此,高校和政府应共同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学生的就学危机。高校可实行学费打折,延长交费年限,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心理干预机制。政府应审时度势,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如向经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注入一部分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购买一定比例的学生助学贷款;适当上调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比例上限;组建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使用和回收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在其新机制下学校应积极探索工作方法与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内部扎实做好大量基础性工作,灵活友好地协调与银行的外部联系,从而有效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文章从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的初审情况出发,对此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2,(11):14-15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直接向高等院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的业务。不少地区的银行在办理助学贷款时,要求学校为学生担保。助学贷款既支持了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支持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拓宽了银行的业务领域,利国利民。助学贷款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的如:学生还贷意识差、还贷率低,银行风险大、影响扩展贷款规模,学校卷入担保责任等。匈牙利新近推出的学生贷款计划,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机制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推出了助学贷款制度 ,到 2 0 0 0年 9月 ,无担保 (信用 )助学贷款政策出台 ,免去了找担保人、银行核保等一系列繁琐手续 ,大学生可以用自己的个人信用作抵押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新型助学贷款一经推出 ,很快引起了高校的积极关注与配合 ,大学生申请信用助学贷款正在成为一种热潮。  相似文献   

10.
《世界教育信息》2003,(6):46-46
南非金融机构为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发放不同种类的助学贷款。他们认为,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要继续接受教育必须借助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才能圆自己的深造之梦。接受非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多数人将其视为一项投资。作为投资,收益是目的,教育投资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因此终身受益。因此,银行看重的是,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前,必须被相应类别具有显著事业导向的学校录取。  相似文献   

11.
一、财政贴息的“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这项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困境: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是商业性贷款,其各项政策和一般商业性贷款是相同的。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小,数量大,银行的办理成本相对较高,学生在校期间不支付贷款利息,银行却要垫付有关税费,作为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并不能获得较大利益。另外,国家助学贷款完全依靠信用,但如果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款,银行缺少有效的跟踪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建立高校大学生银行助学贷款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银行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要支柱,但由于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机制不完善,造成银行助学贷款困难重重.本文从我国高校贷款机制的现状以及贷款助学进展缓慢的原因出发,浅谈完善高校银行助学贷款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行和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行为的重要主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政策下银行和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加强银校合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09,(21):4-4
《云南日报》消息今年6月,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作为云南省唯一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已对大理、丽江、怒江、迪庆、曲靖及临沧6个州市12849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6971万元。截至目前,据各县级资助中心系统录入情况,申请人数超过3.5万人,申请金额近2亿元,发放工作预计于11月15日前完成。  相似文献   

16.
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学生将对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损益.依据完善信用体系的前提假定,通过构建银行与还款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提出了银行应对学生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解决方案,以及助学贷款者与银行的最优选择策略.对助学贷款者与银行之间博弈关系的分析,可以为金融机构的助学贷款信贷业务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行和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行为的重要主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政策下银行和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加强银校合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乐山 《教育与经济》2002,(3):39-42,33
当前是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存在着对助学贷款重要性认识不够、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和助学贷款风险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发展助学贷款的工作思路是:增强对助学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是基础,化解助学贷款风险是保障,国家、银行、学校、学生或家长的协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印刷学院历来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今年,学院针对贫困生增多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以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1.针对中小型高校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困难的状况,从今年开始,学校每年向银行投入100万元保证金。些举既保证了学校能申请到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20.
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银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学生将对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损益。文章依据完善信用体系的前提假定,通过构建银行与还款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提出了银行应对学生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解决方案,以及助学贷款者与银行的最优选择策略。对助学贷款者与银行之间博弈关系的分析,可以为金融机构的助学贷款信贷业务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