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09,(6):10-11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而且,关于信息社会的定义和测度,存在很大的争议。究竟什么是信息社会、怎样定义信息社会,又以什么指标来测度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了信息社会,在学术界有着极为广泛的争论,远未达成共识。这种争论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学者基本上接受信息社会的概念,虽然他们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信息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是当前出版界一个热门话题,这个领域已经不存在"做还是不做"的争论,各个出版集团争相探索的是"如何做"。由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各个层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从出版集团的角度来讲,数字出版以什么方式来运作,如  相似文献   

3.
重温新闻的概念什么是新闻,这是一个自报纸产生那天就开始争论的话题,不同的群体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新鲜、少见、有趣,重在新闻价值。我们关于新闻的定义来自陆定一的《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谭天  刘云飞  丁卯 《新闻界》2012,(12):6-9
新闻定义的考究和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要重新认识"什么是新闻"。本文以客观、发展、全面的视角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定义。笔者认为,新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是一个集成的概念,是一个过程的概念。从客体的角度试图描述"新闻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测度的实践几乎与信息社会的概念同时兴起,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提出于上世纪的70年代,是从信息爆炸即社会信息量的角度来理解信息社会。马克卢普—波拉特测度方法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按照信息部门的产值占GDP的份额,信息职业占劳动力的比例这一经济角度来观察信息社会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化测度和研究的焦点是以ICTS为核心的,这相对于以前的70和80年代是  相似文献   

6.
<正>重温新闻的概念什么是新闻,这是一个自报纸产生那天就开始争论的话题,不同的群体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新鲜、少见、有趣,重在新闻价值。我们关于新闻的定义来自陆定一的《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传播与意义的构建——关于“传播”定义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传播"?虽然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对此都做出了不同的解答,并作为分析框架,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但直到目前,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然存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考察,并立足于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取向做出相应的解释,这些都是对传播问题的不同层面探究的展开.本文则立足于哲学研究的意义理论,试图通过"意义构建"来定义传播的内涵,从而分析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类的传播现象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档案定义的争论也已经不能用一次、二次来计算了,争论的结果最终仍然认定"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里,一切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任何工作都与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事信息加工的社会职业——编辑工作,与信息的关系自然显得更加重要、更加密切。全面地研究这种关系,从理沦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道理,对于树立编辑应有的信息观念,帮助编辑提高自己利用和影响信息发展的功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想利用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问题来引起进一步的讨论。编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的编辑需求什么叫信息,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得出了许许多多的定义,相互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编辑定义本质的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编辑学科建立始,对"编辑"这一基本概念,20年来争论最大.研究者提出的界说不下百种.究其原因,显然是对这一概念认识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实际上,对编辑基本概念的界定,也就是如何认识编辑的本质属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编辑之友>2000年第5期发表了叶向荣先生的<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属>一文,叶先生是以逻辑推理论证编辑概念的属.全文推理颇为复杂,详细,最后推论出:"编辑的抽象概念的定义应当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再创性著作活动".对此,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数字鸿沟都是基于技术层面、从量的角度来对数字鸿沟进行定义的,它强调不同地域或种群信息拥有量的多寡以及信息控制能力上的大小.本文打破传统思维,基于数字信息的可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数字鸿沟的内涵、产生的背景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文献信息学以文献信息和文献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为了使文献信息学尽快成熟和完善起来,我们有必要对文献信息的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信息究竟是什么,从而去发现文献信息活动的客观规律。文献信息是以文献为形式的表现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它是整个信息家族的一个成员。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哲学界关于信息的本质有些什么看法。一、关于信息本质的争论信息在客观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除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外,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着遗传信息,正因为如此,鸡蛋才只能孵出小…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世界背景下的结点与关系链从空间角度来定义,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信息世界;而从时间角度来定义,目前及未来的时代都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世界由不同的结点以及结点之间的关系路由组成,并形成"结点-关系链结构",每一个特定的"结点-关系链结构"都可以被看作是媒体,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体概念的理解方式。媒体的本质是信息分享,因此本文将媒体定义为:传播和分享信息的结点-关系链结构。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 (二)抓争论的聚焦点——就是抓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各界人士争论的集中点,它们常常是一些敏感问题。但是,我们不仅不要消极回避它们,而且要积极探索,还要认真研究用什么方式、什么角度、什么语言,在什么时机反映它们。 《斯米克现象》是《经济参考报》组织、于1991年6月10日发表的《关于斯米克现象的讨论》的开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本刊收到不少关于新闻定义研究的文章。什么是新闻?据说给新闻下的定义有好几百个之多。当前,新闻界的许多理论问题、业务问题争论不下,是和对新闻的定义理解不同紧密相关的。80年代初,在南京开过一次会,大家同意采用陆定一的定义。现在看来,问题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16.
一、"信息化"与"把关" 1.信息化 关于"信息"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信息化"的定义,分歧要小得多.一般认为,"信息化"是相对于"农业化"和"工业化"而言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方式与模式.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7.
对国外研究网络信息计量学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姚贯虹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5):37-40,44
从文献量、地区和机构、著者、期刊、研究主题等角度,对1996年以来国外关于网络信息计量学的75篇研究文献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指出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虽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测度与评价,对加强和改善网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相关概念的界定,业界和学界目前十分混乱,在此有必要予以厘清.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各执一词.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综合起来,笔者认为目前对新媒体界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统计——一门正在形成的新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社会统计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几种视角所对应的理论:长波理论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经济范型,S曲线,社会指标理论。它面临着信息技术统计、信息经济统计和信息社会统计的挑战。应从学科建制角度加强"信息社会统计"研究,建立其理论基础,建立新的统计概念指标类型和综合测度。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