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与表现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克罗齐的表现说不同的是,法国现象学及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在他的后期著作<眼与心>中将表现视为身体活动的一种方式,从而使表现和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传统的表现说具有了个体的意义.从表现说的内容、表现的原因、表现的方式、表现与风格等方面都可见出它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美学,在美学史上具有划历史的作用,他在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尽管其理论由于其二元论有着局限性,但由于其理论的严密性和丰富性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直接影响了德国古典美学,也间接地影响了整个西方近、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3.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芥子园画谱》的美学之维从其美学思想,美学特征,美育影响三个层面展开。画谱从南北分宗、师承与开拓、胆识之变、因文传画四个维度对绘画史的流变进行了梳理,突出画史因文传画的特点,坚持从有法到无法的美学原则,从"抓古人痒处"与"抓自己痒处"的同一来说明复古与求变的同一。全书体现了意象程式化积淀的美学特征,开拓了中国古代绘画美育的第四种形态:以去贵族性为特征的自学形态,并影响了日本江户画坛和日本绘画美育。  相似文献   

5.
尹子琪 《美育学刊》2023,(1):105-112
李朴园的美学观点体现在他的专著与艺术评论文章中,综合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其美学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西方美学三方影响下形成的,这既取决于他从小受传统士大夫教育的经历以及留学背景和从事政党工作的经验,也与他所处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思想学说繁荣、政党斗争激烈的民国社会现实有关。从李朴园美学思想可以见出民国艺术界学者博学多才的时代风貌,对了解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创与形成的前期积淀、追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兴起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后的朱光潜美学已是实践美学,从以物的形象为审美对象到强调美的意识形态性,再到提出文艺是生产劳动,是朱光潜实践美学形成的基本轨迹。以文艺的主观性说明实践的能动性,以审美的创造精神沟通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寄托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是朱光潜实践美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有关音乐的美学思想呈现在他的《诗学》、《政治学》著述之中,为后人研究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提供了源头;在中国,《乐记》是对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音乐美学思想和《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涉及音乐的等级尊卑之分,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的作用,音乐教育,乐师的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吕峨 《职大学报》2008,(4):11-13
从成名作<烦恼人生>到新作品<所以>,池莉以平民视角开创了"新写实小说"的先河,她的文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抛开社会责任上高大全的人生意义,而展现的是赤裸裸的人们生活的实际内容.本文尝试从池莉作品的平民叙述立场和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刻来阐述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香港电影人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将其发展成熟,之后,暴力美学在欧美和日韩的电影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今,暴力美学已经发展到除了影视之外的领域,如电子游戏、动漫、广告等。Age Of Titan是一款以西方泰坦战争为题材的网游,游戏把人物身体的优美动作,美幻的场景与残酷的杀戮完美结合。Age Of Titan将"游戏暴力美学"完整呈现,网游中的暴力美学有其在网游中的特征并对玩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美学与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交叉应用与实践的学科,彼此间的互渗与融合生发于自然而然间。从实际应用方面看,美育与教育的结合中最容易见出实效;从引发兴趣与陶冶情操方面看,美育与艺术之间有天然关联;从学科的归属方面看,美育与美学最为密切或者说就是在同一学科结构之中。所以说美育与美学之间既存在学理上的渊源关系,又在互动互生中向前迈进、向外延展。如果说美学的学科发展可能产生多方面、多领域的影响,那么,美育则是一种走向应用而且最能见到实效的转化与推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美学尤其近代以来的世界美学由于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长期执著于西方二元论文化传统,总是企图在诸如核心命题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视域的宏大哲学视域与狭隘心理学视域、研究对象的艺术美与自然美,思想基础的客体实体论与主体认识论等方面有所分别、判断与取舍,乃至形成了知识美学的主流品格,最终导致了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学科缺憾与困惑。全面而且深刻地反思与检讨知识美学主流品格及其缺憾,提倡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宏大哲学视域与狭隘心理学视域、艺术美与自然美、客体实体论与主体认识论平等不二、不取不舍的智慧美学,是克服传统美学尤其近代以来世界美学之知识美学主流品格及其缺憾的基本对策。而知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二元论与不二论、知识与智慧有所分别而又无所分别,对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二元论与不二论、知识美学与智慧美学不取不舍,更是智慧美学的真正化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思想渊源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与背景、语言文字与文艺实践等不同生成原因的影响.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与超越美学、生态与意境论美学以及抒情美学,具有智慧美学、宇宙生命美学和和谐美学精神;西方美学则主要是审美知识与经验美学、艺术与典型论美学以及叙事美学,具有知识美学、人的生命美学和对立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理论教授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Patrick Mc Creless)于2013年10月14—16日应邀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并作了三场讲座。该专题讲座《19世纪美学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探讨19世纪音乐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音乐创作中的主体性以及作曲技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德国中心论以及美学与体裁之间的关联等问题,进而考量19世纪音乐美学对19世纪音乐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美学理论建构大致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人化的自然”美学和90年代以环境美为核心的环境美学萌芽期,到21世纪初以来主要借鉴西方理论的环境美学学科初创期的发展轨迹,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期间还发展出了生态美学的范畴。但无论环境美学还是生态美学,它们主要还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建构层面,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中生态与环境的美学实践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话语体系尚在融合创新过程中。因此,需要立足于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本土文化及当下鲜活的环境美学实践,对中国环境美学理论建构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反思,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NBA篮球中的扣篮及其美学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对扣篮所蕴含的动作本质和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并从体育美学的角度对扣篮的美学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扣篮的人文本质及美学特征。研究主要结论:身体暴力在体育规则的“规训克制”下弱化;体育本身具有的审美因素和价值以及现代影视技术和数字技术与体育的结合推动了体育暴力属性与体育美学的迅猛发展。在此视角下,扣篮具有的人类原始非道德性即攻击本能和合法的攻击态度进一步提高了扣篮的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研究发现扣篮具有技艺化、野性美、力量美主导、喜剧化等美学特征。扣篮所蕴含的美学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体育美学中关于野性成分的思辨和讨论对于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下过分“文化”和严重“理性”而导致的体质下降和精神疲惫的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社会研究价值。因此,加强对体育美学中野性美的研究和提高大众对体育的暴力属性的审美水平对我国对抗类体育项目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孔子美学"均没有很好地阐释出孔子的美学精神,尽管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等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际上,孔子的"仁"与"兴"最好地体现了孔子的美学精神。"仁"的核心是对一己之私利有所超越的非功利性情怀。"兴"是与外在世界浑然为一的超越性的情感方式。孔子的这种美学精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目前对太极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健身以及技击特点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其广泛的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美的身心感应等审美价值研究。文章分别从阴阳美、意境美、形神美和武德美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中国古典美学和太极拳拳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归纳并与太极拳的实际相结合,得出结论,太极拳的美学特征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的美学(包括艺术学)具有“反体系”的诗化特征,是一种“星丛式”的思想集合体。宗氏这一“星丛式”的美学,从本体论看,它是生命(机体主义)美学;从艺术学看,它是艺术的形上学;从经验论看,它是创造论的诗学。这个美学模式建构的过程,先后受到怀特海的机体主义、佩特的唯美主义和帕克的表现主义等英美思想传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建筑源远流长,到了现代又经历了新技术的洗礼,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安保、交通、环境等因素。若从审美角度看,体育建筑的设计必须把握好几对美学矛盾,笔者试提出体量与空间、视觉与幻觉、和谐与冲突、白天与黑夜、人工与自然这五对,以期揭示体育建筑中的美学因素的生克关系,为我国能涌现出更多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体育建筑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