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的本质含义是语言。语文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学习语言应突出语感训练,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熟读、多读中,感悟语言运用的规律,于无法中求得有法。  相似文献   

2.
本来,“遣言”是为了“表意”。但是,常言道:“意在言外”。苏东坡有句有名的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言”和“意”又相统一、又相矛盾的一种辩证关系。“言”和“意”的矛盾,还表现为: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3.
文以意为主。意决定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意接是文章内部构造的实质。文章的意有主、从两个含义。文章的意接主要有“主从接”、“主接”、“从接”三个方面。写作中主动接意,以期“内义脉注”须从三方面入手:明确文意,理清思路;运用意接规律指导写作实践;借助语接,穿针引线。  相似文献   

4.
朗读教学法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认识文章、感悟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增强感悟能力;可以陶冶情操,唤起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做好朗读指导,要关注文本,注重渗透策略,精心营造情场,并需要迂回拓展,以提升朗读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开首既言“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其教学目的中又言“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就必须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熟练地掌握这个基础工具,就必须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熏陶,审美观得以确立,爱国主义得以激发。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最优化呢?其关键在于教法、学法实现最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是争论注入式好,还是启发式好?谁是谁非这里无需多论,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存在都有自己的合理因素,都有自己本身的优势,只是说面对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智慧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各个专家都在探讨的话题,并且在国家提倡“三通两平台”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旗下付诸实践。新技术下的教育需要创新,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智慧水平。一、导课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语境的感悟。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要将课程的中心思想和课程主导内容引入本节课程,同时在短暂的时间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根据导课  相似文献   

7.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借用文学理论的说法,叫做主题或主题思想。也有叫做主旨、要旨的。在古代大多简称为一个“意”字。唐代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这说明了写文章首要立意的重要性。文学上有这样的典型例子:汉代司马相如写了篇《大人赋》,本意是劝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获得发展,才能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本文就关注语文与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本性探索等方面,对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列而为四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据了解,学生升入高中时说话能力普遍较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从未登台作过正式发言;初三以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没有主动作过课堂发言.很多学生不敢说,更不会说,甚至有些学生怯于上台,言不敢出.为此.笔者以为,必须端正和提高对说话教学的思想认识,重视和加强说话教学的研究训练.说话教学之所以必须重视,首先是由语文的性质决定的.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是对语文一般性质的外在说明.而高中语文新大纲则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的姓名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9]43-5深刻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的含义,对于理解一部文学作品,了解一种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揭示《呼啸山庄》中的地名和人名的寓意,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比义辨析     
古人对比的阐述概括来看,比的特点大约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借彼物以言此物。郑众的说法可作代表。宋朱熹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与郑众的说法相同。彼物今人所谓喻体;此物,今人所谓本体。以一物之形象的特点来形容另一物,就是以物比物。通过比喻,使本体意象特征鲜明而具体表现出来。其二,彼物此物相类,喻体本体必定分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事物,但彼此又有某点类似之处,故能借彼而喻此,这就是所谓“喻类之言”的含义。刘勰分取类为两类,一是取貌相类也,称“拟于貌”;一是取义相类者,称“比义”之比不重两者外在相似与否,而取意义相类之处。比义之比可以寄讽谕于诗内,正如钟嵘的“因物喻志”说法。不过,刘勰的“比义”,并未将这一类归入其中,这是应注意的。其三,借物以言意。借彼物喻此物,其相类处正是诗人欲言之意,刘勰称作“附理”或“附意”,与今之所谓喻意相同。“理”非义理之理,即讽谕之意,凡比者都有附意于其中。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古人对比的分析不仅内涵清楚,而且颇为详尽。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从语文这门学科的名称确定开始已经有了明确的定论。这就是叶圣陶先生的那段权威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至反映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主要任务。试用修改大纲也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倡教师个性化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日趋多元化、现代化,但无论哪一种个性的凸显、哪一种角度的侧重,都不能脱离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语文教学不能架空文本,脱离文本;上语文课,必须紧贴文本地面行走,脱离文本的空谈就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对文本的阅读就是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融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情”,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去品出文本的“味”,悟出文本的“旨”,并能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获得阅读上的超越,从而拓出文本的“境”,以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廓清课本、读本与课外读物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运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把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学会在智慧的阳光下折射文本的七色光,从而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推进,是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义可以阐发出“心意”“情意”“任意”“新意”四个关键词。结合对苏轼《寒食帖》等书法名篇的欣赏,对“尚意”论中的“意”字进行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书法尚意”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周婷 《阅读》2014,(20):2-4
<正>阅读类课文大多脉络清晰,形象性、思想性和情感性都比较突出。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多关注以下几点,引领学生理解言语的意蕴,感悟文学的精髓,享受语文独有的魅力。一、分享语言的魅力语言是沟通读者、作者、编者心灵的重要媒介,学习语言依靠于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李海艳 《阅读》2023,(39):18-20
在小学低年级,一些学生对识字有畏难心理。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从传统的“认识几个字”中走出来,重新认识低年级识字教育的任务与功能,可以让学生感受汉字,培养字感;寻找关联,主动识记;拓宽广度,感悟汉字;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深入理解,以字育人。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东林书院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的大概是古代学校的实况.今天的学校,且不说“事事关心“与否,原本应有的琅琅读书声却很难有“声声入耳”了.何也?是因为现在的读书都变为“讲书”、“听书”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按其发声与否分为朗读和默读,阅读应该既阅又读.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阅读主要是丰富知识容量、开阔眼界、扩大视野,或是彻底理解、记住各种知识.把它当成一种单纯为“写”服务的手段.这种做法重视了阅,读却没有了位置,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缺陷,甚至是走进了误区,当前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低下即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利用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悟或情感,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纳尔逊·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以“行路(walk)”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本文结合概念隐喻相关理论,在意象与隐喻含义的关联中解读“行路(walk)”意象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什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文本质是什么?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曾对此作出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质,落实人文教育是语文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关注我们的学科、关注我们的教学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儿童文化”,从而实现“心心相印的真教育”?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追求真感受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与独特的体验。如在苏教版第十一册《夹竹桃》一文中,“韧性”是夹竹桃的魅力之一,如何让学生真切的感悟而不是肤浅的接受呢?教者通过设问“‘韧性’体现在夹竹桃身上该如何理解呢”,让学生默读思考,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感悟。于是学生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