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提高读者参与度,是<福州晚报>2006年全新改版的一条新思路,也是改进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年1月1日,<新闻你来拍>栏目应运而生.这是福建新闻界第一个专门为读者设立的图片新闻专栏,定位是普通读者拍摄的新鲜、感人、有趣的新闻照片.创办3年以来,已刊发600多期,刊登读者照片3000多张.2007年,<新闻你来拍>被评为"福建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0日,正值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两年前,我们这个团队曾成功地创作过纪录片<香港十年>,这对于我们此次拍摄<澳门十年>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又带来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反映苏丹人民生活贫困的照片<饥饿的女孩>.因为受众指责凯文·卡特没有首先解救那个可能遭到秃鹰伤害的小女孩,1994年7月,也就是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个月之后,凯文·卡特自杀身亡.2005年5月10日,福建<东南快报>编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雨中骑车人摔跤".互联网上攻击柳涛守株待"拍"的帖子铺天盖地.柳涛感受了委屈,摄影记者们感到了困惑.  相似文献   

4.
我于2002年至2003年在西藏拍摄了<中国本教孜珠寺>、<盐井>、<嘎玛.唐卡>.这三部片子先后获得了各种奖项,其中<盐井>获得了2008年中国青海首届国际山地纪录片节的最佳摄影奖和纪录片大奖的提名奖.<嘎玛.唐卡>获得了中国电视金帆奖的二等奖,金帆奖是国家设立的电视节目的录制技术质量的奖项.我想就拍摄中如何保证录制的技术指标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1936年8月到1937年4月,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继在中国的西北角考察后,又第二次来到中国的西北地区采访,写了大量记录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情况的文章,后来集为<塞上行>.<塞上行>一书不仅及时客观的报道了西安事变真相、采访了中国红军的领导人、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等,而且它在写作手法上也延续了<中国的西北角>的风格,文章不仅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等问题,而且作者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深刻的剖析,加以评论.这砦评论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在2006年初筹办旅游栏目<海峡旅游>,同年5月1日正式播出.至今已两年.该栏目为周播(每逢周末播出),拍摄视点遍布八闽大地,在旅游出行及人文地理、历史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监狱志>彩页中,有三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通栏一张是1950年12月上海市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坐在办公桌前听取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局长黄序周汇报垦区计划建设工作.左下方为陈毅审阅垦区计划的特写近照.右下角为陈毅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垦区管理局建设计划草案上的批示手迹.这三张拍摄于1950年的历史照片,为<上海监狱志>增添亮丽的色彩,烙上时代的记印.那么这三张照片是哪个单位所拍摄?是谁提供的?又是如何保留至今?这倒说来话长,其中还蕴含着不少动人的情结.  相似文献   

8.
作为省级地方性的党报记者,近几年来,我精心拍摄、编辑了<漫游蔚州>、<千年古城--天长镇>、<沧桑广府城>、<村子里的长城--董家口>、<水乡古淀风情图>、<近观弘济桥>、<行走在山水历史间>、<石头的沉思>等一系列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历史遗痕的专题报道.采访的过程,大多是在尘土飞扬的乡间进行的,就是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我开始投入了对历史的探求,翻出了远去的历史,翻出了许久以前的凡俗生活,历史的意义也渐渐开始得到呈现,一种感动也随之升腾.这些专题报道在报刊发表后,立即得到了读者、专家的广泛好评,并在全国、省内评比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9.
郑振铎[1](1898-1958),又名铎民,小名木官,字警民,号西谛,福建长乐人,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被派在上海火车站工作,后由沈雁冰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创办<儿童世界>,主编<小说月报>.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拍摄了电视纪录片<激情人生>.我敢说,<激情人生>是一部充满激情和豪情的纪录片,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一定会被主人公于波的激情、豪情以及他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在庞大的新闻家族中,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通常把2002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民生新闻开端的标志.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1976年放映的彩色故事片<南海长城>创下了两个空前绝后的记录,一是拍摄周期长达12年,二是公开放映周期仅10多天,这样的"奇迹"在中外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充满"奇迹"色彩的<南海长城>背后还沉淀了无数历史秘闻.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的8集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应该说,从拍摄到传播的整个过程,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效,其影响力深远,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报道手段,正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佳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笔者有幸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中,先后拍摄了<求职半年间>,<乡村戏班>和<大厂>等一系列片子,把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来折射出变化中的中国.这些纪录片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类政府奖.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的"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精神,从2015年4月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公共频道陆续在全省各县(市区)开展"走、转、改"全省县级电视台集中拍摄采访活动——"发现美丽新福建"。"发现美丽新福建"每月一站,每一站都集结了来自  相似文献   

17.
<挟尸要价>引发的争议 <挟尸要价>这一新闻照片是由<华商报>首发,<江汉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的.照片素材来源于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在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的事情.2010年,<挟尸要价>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获奖后,引来一片质疑之声.  相似文献   

18.
省级电视台自制剧的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鑫 《传媒》2009,(11)
2009年暑期以来,省级电视台的自制剧呈现"井喷"态势,<一起来看流星雨>、 <加油!优雅>、<丑女无敌3>、<加油!网球王子>、<青春进行时>等由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筹拍的多部自制偶像剧热播.同时江苏卫视推出重拍海岩剧计划,浙江卫视也宣布要投资8000万元拍摄4部偶像剧,安徽卫视投拍的偶像剧<就想爱上你>、<幸福一定强>相继在杭州和厦门开机拍摄.可以预见,在2010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电视台自制剧将成为省级卫视竞争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29日,是一个让两岸民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56年来大陆首架民航客机将降落在台湾;这一天,两岸民航业首次实现双向对飞. 在此次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南方日报>推出了<家和家兴--台商包机首次直飞纪念特刊>,特刊在南航和厦航包机上配送,使<南方日报>成为惟一一份"首航台湾"的大陆报纸.  相似文献   

20.
见证历史的生动影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作为时代的纪录者,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中国电视从去年就已经启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各种活动,这其中既有自上而下的,如中宣部指示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文献专题片<辉煌的历程>;也有自下而上的,据悉如江苏台,湖南台、北京台、重庆台、江西台等都有类似的正在进行之中的动作;还有以自身频道定位为中心专门策划的,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紧张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坐标>;也有向社会广泛征集创意的,比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专门就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意进行公开的广泛征集,等等.总之,可以期待的是,在2008年12月,中国电视荧屏一定会掀起一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片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