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教师不可包办代替。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仅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却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在探究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渠道的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促进其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巧妙对接;找准学习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原有学习和活动经验;组织有效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优化、提升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走进广阔的生活空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以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赖要万 《考试周刊》2012,(47):59-60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释了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取丰富的过程性知识,最终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让生活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升华。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生活化可以较好地整合学生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学实践活动意味着: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与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教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一是经历数学与生活对接的过程,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二是经历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积累探究的活动经验;三是经历动手实践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操作的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0.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其中就涉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生的经验、能力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而数学学习活动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以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为基础,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由此可见,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是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获得一定数量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是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大亮点,人们从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审视,发现许多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缺失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外部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经验的缺失、教师开发和使用教学具的意识不强、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滞后等都直接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缺失。在进行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数学认知过程,构建比较全面的数学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是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大亮点,人们从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审视,发现许多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缺失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外部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经验的缺失、教师开发和使用教学具的意识不强、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滞后等都直接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缺失。在进行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数学认知过程,构建比较全面的数学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出发点,以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为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诸多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本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智慧灵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 数学本身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前应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收集、积累实践活动的素材.实践活动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要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具体、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内容,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实践活动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实践活动要有正确的定位。数学实践活动应该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数学实践活动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让学生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进行学实践活动的时候,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学生喜欢做的一些活动,这样学生做起来积极性要高一些,同时在进行这方面的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本人认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等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感悟,在操作中体验。在过程中发现,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马晓旭 《学周刊C版》2022,(4):107-108
积累必备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准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数学思维的养成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其中操作性经验、思维性经验和探究性经验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分类以及在数学活动经验积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同时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见,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数学现实基础之上的。基于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侧重于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忌"代替包办",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人人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