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美国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形态、流行原因、成功因素、节目特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脱口秀主持人必备的素质,强调了脱口秀节目及其主持人应该具有“精神质量”——那就是鼓舞。  相似文献   

2.
荀洁 《青年记者》2008,(6):66-67
“脱口秀”一词中的“秀”(英文为“show”)说明这种节目类型的最大特色就是展示,即节目是主持人的展示,是嘉宾的展示,也是参与受众的展示,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展现给别人。脱口秀节目对制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国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梦 《新闻前哨》2004,(11):61-62
脱口秀是对英文“TALK SHOW”的音译,意指节目主持人与来宾谈话或者上门对人物进行的访问,用中文来诠释它的特点,即为反应敏捷,应答巧妙,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脱口秀是目前广播电视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个全盛的“广播电视时代”,它不仅仅是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名称,也是节目主持人的象征。对节目主持人来说,脱口秀是一  相似文献   

4.
胡吉星 《青年记者》2016,(29):71-72
《晓松奇谈》是爱奇艺王牌脱口秀节目,是高晓松在2014年5月结束与优酷合作后推出的一个全新自媒体视频节目,是他继《鱼羊野史》《晓说》后开办的又一档历史类脱口秀节目.该节目于2014年6月6日在爱奇艺开播,开播一年后总播放量突破2.5亿,单集播放量平均500万,创下脱口秀节目单集播放纪录,成为视频网站中点击量率先破亿的脱口秀节目.该节目呈现了许多观点新颖的话题,如高晓松自诉家族历史的“朝花夕拾”、讲述人类历史上最大渡海迁徙的“离骚1949”等.《晓松奇谈》中的许多话题都被网友热议,节目热度持续攀升.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被网友持久关注其实并不简单.本文从节目传播策略、节目内容、主持人个人魅力、受众定位等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曾经把没有笑声的生活比喻成一种酷刑,确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物质水平的满足,更为重要的就是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幽默是一件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愉悦的法宝。在当代中国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当中,能够很好的掌握“幽默”之道的节目一向受到观众的亲睐。不论是海派清口《壹周立波秀》,还是凤凰卫视的《倾倾百老汇》,都是在“幽默”这一风格上成就斐然的脱口秀节目。而如今爆红的《今晚,80后脱口秀》,则以“洋DJ打碟开场”、“一个人的幽默说笑”、“80后的集体吐槽”等特点一度曾将收视率飙升至全国第二。下面,我们将解析该节目成功之处、制胜之道,探寻脱口秀节目中“幽默”的妙法。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被称为。“TalkShow”,也就是“脱口秀”。顾名思义,“脱口秀”指的是“脱口而出的谈话表演”。这种脱口而出、现场即兴发挥的特点正是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征,它不拘泥于导演的脚本,主持人和嘉宾的个人魅力在即兴谈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些在碰撞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奇言妙语能给观众带来新的启示和美的享受。“即兴”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胡焱 《记者摇篮》2009,(3):44-44
在中国国内的几乎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与国外不同的是,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但是,“脱口秀”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笔者认为,“脱口秀”节目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新闻评论节目,另一种是娱乐类节目。两者在性质和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些社会热点以及时事政治等事件,给予个性化点评.如今,新闻脱口秀节目发展繁荣,比较出名的有东方卫视的《今晚80后脱口秀》、河南电视都市频道的《打鱼晒网》、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及长沙广播电视台的《观点致胜》等.本文以后现代视角分析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龚莉萍 《今传媒》2005,(8):17-18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开播。当时,谈话节目在中国电视界还算是一个空白,“实话实说”的开播和随之而来的广受好评,带来了谈话节目的遍地开花。一开始,“实话实说”的确是借鉴了国外脱口秀的经验。然而,与美国脱口秀节目为了争取收视率而强调节目的娱乐性不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0,(1):65-65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中声明,《奥普拉脱口秀》将于2011年9月9日停播。“我爱这个节目,它是我的生命。正因为我爱它,我知道什么时候应说再见。”美国当地时间11月20日下午,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中声明,《奥普拉脱口秀》将于2011年9月9日停播。  相似文献   

11.
周妍 《今传媒》2013,(4):86-87
《小崔说立波秀》是一档全民脱口秀节目,因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和央视名嘴崔永元的联袂打造而引得高度关注.该节目在中国脱口秀节目整体低迷的态势中整装登台,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十大“关系”通过“说”与“秀”的形式铺陈展现,混搭南北特色.然而,承载了过多期待的《小崔说立波秀》招致了多数媒体、业界和大众的负面评论:笑点不足、表演离题、争锋弱化等等,节目须在今后的制作中吸收更多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雯婷 《新闻传播》2023,(17):31-33
上世纪90年代,脱口秀节目进入中国,并在国内迅速发酵,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类型。其中,《脱口秀大会》作为中国首档喜剧脱口秀竞技类节目,高质量的共情传播是节目成功出圈的一大关键。本文通过对节目五季以来的案例梳理和话题分析,考察其背后共情化传播的特点、效果、呈现、影响,并剖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话题”与情绪感染和传播的复杂互动关系,探究节目的影响在共情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深化对媒体与人类情绪共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今社会,电视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时,电视脱口秀节目作为一档新的节目形式开始出现,并且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影响也开始变大。本文从脱口秀的特点出发,对当今的电视脱口秀节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重对脱口秀节目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以及解决的相应办法等。  相似文献   

14.
话语范式是库恩的范式理论在话语学领域中的实践和应用,囿于范式理论内涵的复杂性和相对主观性,话语范式的现实分析往往需将其放置在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网络脱口秀节目则是新媒体话语实践最为充分的应用场景。其中,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作为特色鲜明的话语应用主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话语范式。以网络脱口秀节目及其主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话语主体、话语样态、话语功能三个维度,思考相对于传统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范式“祛魅”特征,以及在新媒体赋值赋能下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话语范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视“脱口秀”节目,源于美国,本为“TALK SHOW”,在欧美受到相当的欢迎。它其实是一种电视谈话节目,因而我们译之为“脱口秀”,既谐音,又生动、形象。在中国内地,称得上“脱口秀”节目开山鼻祖的当属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之一的《实话实说》。《实话实说》从1996年3月16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从摸索起步到极度辉煌再到逐渐黯然,《实话实说》的确经历了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6.
蓝翠艳 《传媒》2016,(4):64-65
电视脱口秀节目源于美国,目前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在复杂的电视媒介竞争格局中,脱口秀节目始终是电视媒体的收视利器.如美国的《今夜》《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和《艾伦秀》等脱口秀节目,都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电视脱口秀节目正式进入国内,并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电视脱口秀节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纷纷推陈出新,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节目,如《实话实说》《咏乐汇》《今晚80后脱口秀》等.  相似文献   

17.
袁玲 《新闻前哨》2003,(5):30-31
“脱口秀”即“TALKSHOW”。它一出现在屏幕上,似乎就走了一条背离电视规律的道路,因为电视习惯以声画见长,“脱口秀”恰恰不能发挥画面的特点。但是“脱口秀”谈话节目又是所有电视节目特色的大汇集:有新闻的真实、电视剧的矛盾冲突以及情感命运,有文艺节目的娱乐、政论专题片的恩辨等等。 比如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在整体语言风格上讲究幽默风趣,现场强调观众的参与,重视个体的心理感受和社会定位,谈话视角追求平民化。但是它对镜头、音乐、解说的讲究远远比不上专题、纪录片,全片除了“TALKING”还是“TALKING”。因此一期好的谈话节目除去选题、嘉宾等多种元素外,我们更多地会把目光集中在“统领”全片、控制全场、走上串下的主持人身上:他时而是语言  相似文献   

18.
孟亭 《新闻实践》2013,(8):63-64
作为典型的“主持人型”媒体,广播媒体的品牌某种程度上是构架在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之上的。电台名嘴成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何一家强势电台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节目及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么。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何以征服万千听众?一家电台又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脱口秀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19.
左伊 《声屏世界》2016,(4):36-37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近期,在媒体变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脱口秀成为网络点击率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的节目形式,成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典范。本文回顾了视频脱口秀节目在我国新旧媒体中的发展路径及规律特点,对比分析了美式脱口秀的成功之道,探讨了脱口秀中西融合的发展方向及潜在的社会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20.
“脱口秀”一词,源于英文“talkShow”的音译,原是指一些谈话类的电视节目。引入中国后,被译为“脱口秀”,暗含着出口成章的意思。电视节目有“脱口秀”,广播节目主持人更需“脱口秀”。话,谁都会说,但是在主持节目时把话说对说好,说得“出彩”,说得让人耐听,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这“脱口秀”的背后,应该有着知识和修养的日积月累,更有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编辑意识和编写技巧的严格要求。一、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编辑意识对于集采、编、播多种职能为一体的主持人来说,编辑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节目(栏目)的创作过程,诸如栏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