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山 《视听界》2002,(2):13-15
全球化浪潮拍岸,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门大开,改革进程加快,纷呈呈现的现代性问题容不得我们不思考。对城市电视台来说,本土文化意识,即对本土文化深刻而又自觉的敏感性,是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同时也是拓展自我生存、发展空间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媒介传播并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了媒介传播。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其他体育、艺术文化等等形式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别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浸染着媒体的发展。单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来看,媒体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在城市的"建筑文化""城市本土风俗"。本文以纸媒《哈尔滨日报》所传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范本研究其传播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基于对少数民族如何在文化转型的社会求得生存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而后这一概念逐渐发展深入,被认为是国家层面上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理论前提。在地方视域内,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富有个性的传播实践所体现出的本土文化自觉,能够起到加强人与地域的互动、强化文化认同、建构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的强势挤压和多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综艺节目制作举步维艰。本文以无锡台本土综艺服务类节目《不见不散》之“家有宝物”为例,通过对“选人”到“鉴宝”一季特别节目的分析,认为只有深耕本土、强化服务、传播文化、持续创新才是城市台综艺节目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5.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影响力。传媒品牌如果失去了文化的灵魂,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不可能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观察城市电视目前小有气候的品牌节目、品牌频道,无不是在利用、发扬区域文化特色上清醒较早,先行一步的。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不可替代的品质是城市电视的生存之本,只有浸润其中,浸透每一个细胞,拼命吮吸精华,我们羸弱的躯干才会强健,才  相似文献   

6.
黄勇贤  刘巍 《新闻前哨》2011,(10):93-94
本土化是城市台最大优势.也是城市台的生存之本。城市台在本土观众心目中所具有的亲和力是其他电视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它所能集中融合的一定地域内的地方文化、历史轨迹、人文特征也是其他电视媒体所无法一一关照的。城市台必须紧紧抓住本土优势.极力表现本土色彩,大力培育本土内容,以接近性、互动性、服务性和唯一性实现电视节目传播价值和市场空间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高源 《声屏世界》2010,(4):47-47
本土化是城市电台生存的基础,是城市电台的灵魂。城市电台的节目要想保持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必须立足本土文化,用本土文化的观点和视角对内容和题材做进一步的挖掘与弘扬,以一种"土"的审美贯穿在节目中。  相似文献   

8.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本框架,选取大众媒介对周立波海派清口火爆申城现象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媒介是如何塑造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本研究发现,海派清口通过媒体表达与传统滑稽相声进行自我划分,强调并突出上海文化的独特性。在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建立起文化自豪感和对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媒介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唤醒受众获得注意力;城市借助媒介将本土文化的符号化得以稳固并扩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方媒体的文娱报道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内容,注重“文”的层面,淡化网络上泛滥的纯娱乐新闻.注重推出自己的策划和本土文化相关联的系列报道,文娱报道的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接地气”成为文娱报道的一个核心准则. 一是打造“独家”利器.独家、独特是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抢夺读者的“利器”.作为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的采编人员,需要对当地文化现象有最敏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邓英姿 《档案时空》2016,(12):19-22
一、城市记忆与城市档案挖掘的背景及意义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存储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基本使命。现代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城市文化带来了诸多影响,破坏城市历史古迹的行为屡见不鲜,城市面貌趋同问题日益显著。自2002年青岛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以来,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也纷纷开展了自身的城市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正如哲学家所说 :“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从城市开始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不可想象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 ,是什么样子 !城市文化有多种体现 :城市的历史、城市的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各种文化设施。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之一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文化中扮演怎样角色呢 ?笔者认为 ,图书馆贯穿整个城市发展历史 ,它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城市文化的主角。1 城市历史与图书馆图书馆的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事件的举办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推进和传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可以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商业文化、形象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城市事件对城市文化传播影响为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本土特色的城市复兴,即结合地方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各城市历史基础和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城镇。博物馆因其具备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复兴的使命被纳入了我国城市复兴的进程中。对城市而言,是如何利用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城市复兴的问题;对博物馆而言,则面临着展陈传播、产品传播和旅游传播方面的策略优化和服务功能的拓展,以期实现文化复兴从而服务于我国本土化的城市复兴。  相似文献   

15.
李阎 《大观周刊》2012,(18):291-292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审视城市文化建设是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视角。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以“文化自觉”为着眼点,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要做到正视历史、把握现在、理性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城市电视台在数量上有了一个飞跃,成为中央台、省台和城市台三级电视播出机构“四极化”收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城市不但决定了城市电视台的传播空间,还是其重要的文化符号,规定并赋予了城市电视台的文化身份.文化建构者是城市电视台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其文化身份角色的又一次形塑,而多种身份角色共存的城市电视台反映了其身上不同文化权力的斗争关系,城市电视台通过文化政治帮助实现城市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6):6-13
反思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因而从生态文明角度思考城市文化传播和城市文化形象建构的问题是一种必然。作为国内第一个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贵阳,虽然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但社会公众对它的认知并不具备典型性的样本意义。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两个类目,以及语料库分析中主题词、搭配词、目标词汇等角度对媒体报道展开分析,旨在考察大众媒介建构了一个怎么样的贵阳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通过探析它的文化建构特征,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了城市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给今后大众传媒,特别是城市杂志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建构城市文化,建设健康公平而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外广告在城市建设中日益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载体的户外传媒,应该为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形成特色城市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户外广告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表现的符号、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文化的引导,并以城市的地域性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20.
洋节在大连盛行,其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过本土节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洋节的关注,加快大连城市特色节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