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仅仅96页的小书,发行销售不到3个月,竟抓住了100多万人的眼球,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这本书就是扶桑社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相似文献   

2.
《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创造了一个神话:短时间内上百万的发行量,数千万的码洋,以至于有人由此认定中国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但几乎是在这个神话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看见一批接踵而起的可以称之为“奶酪”类丛书。首先是自称为《谁动了我的奶酪》颠覆版的《我能动谁的奶酪》,随  相似文献   

3.
甄西 《出版参考》2007,(9X):42-45
仅仅96页的小书,发行销售不到3个月,竟抓住了100多万人的眼球,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这本书就是扶桑社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市面上正火着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甭管这本书叫不叫寓言,反正它是供成年人看的。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有两个小家伙是老鼠,一个叫“嗅嗅”,另一个叫“匆匆”。另外两个家伙则是小矮人,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入世,各种关于“WTO”的书多过11月份里的落叶,但是估计哪本的销量也不会超过《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信出版社)。9月底才发行,至今已超过14万册,而且简体中文版的策划人满怀信心地把预期销售量定在了100万册。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数据统计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一个月的时间里,它们已经销售了近900册。虽然该书被冠以“中国加入WTO的心理准备指南”,但这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法,与中国入世无关。否则,你很难解释它在亚马逊网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连续78周雄踞第一,并被翻译成包括韩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德语在内的11种语言,全球销售2000万册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我们熟知“颠覆”一词是从那本新世纪第一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开始的,当中信社将“奶酪”甫一推出还未形成“风暴”和“神话”之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就棋高一招地推出陈彤的《我能动谁的奶酪?》,而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封页上打上了  相似文献   

7.
心灵之语     
人生是一部大书,谁也读不完所有的篇章。年少时我曾想长大后一定要奋力将它读完读懂读透,成为这本书的主人。年事稍长我才知道,这是一本深邃复杂变化万千无穷无尽的书,谁也读不完它。不过读不完也没关系,让它总对你保留几分好奇几分神秘,保留些诱惑困惑迷惑,人生才会更有味。倘若一切都事先知道了,那活着也就太简单太乏味了。话是这么说,做起来就不容易了。人生之书既多得读不完,那短暂有限的一生,该挑拣着读些什么书,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它,舍弃哪些篇章和保留些什么内容,就很关键了。因为它会影响着你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讨论选题的季节。我总觉得,一个好的选题计划,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版社出一本书是一本书,出两本书要等于三本书。选题和选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要能产生“互补效应”,而不是北方人说的“杂拌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引用过拿破仑关于骑兵的论述。拿破仑的那段话是说得很精彩的:“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蠃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财经读物是这两年书市上的“红人”,从小打小闹的陪衬角色中走出来,今天的财经读物是书市上真正的“红花”。“红”到什么程度,从出版的热度和阅读的指数都可见一斑,一个“全民阅读财经书”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软肋之一:馊掉的“奶酪”说到财经读物的流行或者泛滥,不可不提《谁动了我的奶酪?》,“奶酪”的滋味实在是鲜美,它使得名不见经传的中信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名动天下,千金万金买不来的名气、品牌却通过一本书轻易地得到了。而通过“奶酪”我们更熟知了“颠覆”一词。当中信社将“奶酪”甫一推出还未形成“风暴”和“神话”之时,一系列“奶酪的颠覆版”,如晨鸟出林铺天盖地,以令我们眼花缭乱的速度冲向书市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一本“奶酪终极版”:《奶酪够了。》。这一路的“奶酪”下来,让我们领教最多的就是“颠覆”这两个字,“颠覆”是不是可以作为新世纪书市(或文坛)的“第一词”?。一些基层书店设立的“奶酪专架”为陈列“变种”的“奶酪”不得不一再扩容,这种明火执仗的赶尽杀绝的做法,很快使“奶酪”变硬、变馊、变臭。一段“奶酪”的财经神话也就此终结。但不管如何,凭借“奶酪”起家并声名雀起的中信社终就意识到了财经书的无穷魅力,其他出版社也...  相似文献   

11.
书情     
日本 《奶酪》与《黄油》版权诉讼案一审终结 日本扶桑社推出的美国98年理财类畅销图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日译本红透书市,迄止2000年11月,已热销315万册。 2001年5月初,一本冠名为《谁动了我的黄油》(西洋风著道出版版)的图书堂而皇之地打入书市,迄今销量已逾20万册。《奶酪》译者认为《黄油》与《奶酪》装帧设计与主题书名雷同,误导读者购读,从而严重影响《奶酪》一书的营销利益。为此,扶桑社依据日本著作权法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诉状,要求道出版社停止《黄油》一书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5,(3):12-12
这是一本被美国企鹅出版公司,以"下一个《谁动了我的奶酪》“为定位,在全球出版的管理类丛书。更为有趣的是,给这本书撰写中文序言的是方正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新,而就在此书2005年1月正式出版之际,魏新则在 2004 年 12 月 30 日,辞去了 方正集团旗下方正科技董事长一职  相似文献   

13.
对《反思郭沫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英时先生在1994年12月出版的《钱穆与中国文化》中收进了长文《〈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作者在对二书进行仔细互校之后,得出结论:郭沫若所著《十批判书》有大量抄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的现象。我第一次读到有人说郭沫若抄袭他人著作,大吃一惊,心想“大学者还做这种事情,那还了得”。但仔细一想,也不一定确有此事,自己也有心想把两本书拿来互校一番。《十批判书》我是读过的,但《先秦诸子系年》却无缘得见。看来这个问题是有疑问的,可我则只能存疑了。没想到今年却见到两本书都收入了有关这个事件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喜欢上海文艺出版社陆震伟同志设计的书籍,他们说看了那新颖诱人的封面,不由得就想买书。许多中青年作家寄来热情的信和赠书,表达他们对这位青年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冯骥才在他的中短篇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一书扉页写道;“震伟同志正之,感谢你的封面设计”,并表示要专门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写篇文章。张抗抗在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橄榄》的卷头写道:“小陆:感谢你传递了我心中的诗情。”她还在信中说:“今天收到《橄榄》,真是高兴极了。我翻来复去地把书看了好几遍,午觉又没有睡成……因为我很偏爱这些散文,这是我最心爱的一本书。果然,它的‘外套’做得十分合身,既生动又端  相似文献   

15.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书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第一本是金敬迈的小说《欧阳海之歌》。这本书是我9岁的时候读的,那时我还在冀中平原上一个古老的小镇里念小学三年级。我的家里可读的书籍很少也很有限,大概那本《欧阳海之歌》是做公社干部的父亲拿回家来的。《欧阳海之歌》是一部苏联术语意义上的"定制小说",所以今天看来小说同时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不妨碍我一直认为金敬迈是个好作家,他在那个时代已经做得足够出色。  相似文献   

17.
病人     
我有一点心理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心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样。我说,那就好,那就好.心理疾病太时髦了,不是那么谁想得就能得上的。  相似文献   

18.
1、捷足先登占领市场制高点图书市场热点变换频繁,说“不”热,镜头热,讲座热,老照片热,水煮热,哈佛热,奶酪热,细节热,狼热……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点图书中,谁主沉浮?几乎都是最早出版的,如《水煮三国》销售100多万册,《谁动了我的奶酪》卖出160万册。策划选题要捷足先登,占领市场制高点。然而,出版时间最早不是畅销的充分条件。率先引进出版几米漫画书的是昆仑出版社,但几米书的畅销是在两年后辽宁教育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引进之时。“严格说起来,只有人无我有且优的,才是有价值的创意。也就是说,选题创意主要要在“优”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正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  相似文献   

20.
在出版《走近中医》这本书之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思考中医》一书,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销售业绩。把中医做成文化,把中医做得浅显易懂,是这两本书最明显的特征。如果说这两本书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思考中医》偏重于传统文化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