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酸是糖在体内无氧酵解的产物,主要由骨骼肌产生。其在体内的去路经过血液输送,当其进入血中即为血乳酸。乳酸可被氧化机能较强的组织,如心肌、肾皮质、肝等摄取用于氧化供能,而其大部分则在肝脏(少量在肾脏)经糖异生作用重新转化为葡萄糖再供肌肉及全身利用。糖异生是耗能的过程,肌肉利用糖酵解生乳酸获得能量与肝脏将乳酸经耗能的糖异生作用清除掉重又转化为糖,构成所谓 Cori氏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肝脏向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2.
血乳酸测定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科学已逐渐渗入运动训练中,其中,血乳酸浓度的测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还由于血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体内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所以,血乳酸的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在田径、游泳等周期性项目中更具有实用价值。乳酸在体内的代谢人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主要有有氧氧化、无氧酵解及磷酸戊糖旁路三种形式,其中与运动有关的是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见图).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条件  相似文献   

3.
糖异生作用是指从乳酸、甘油、丙酮酸、生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元。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仅在饥饿和酸中毒时,肾脏也具备一些糖异生作用。骨骼肌被认为不具备糖异生作用的能力,因而,在大强度运动时糖酵解所产生的大量乳酸,必须首先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再进行糖异生作用合成肝糖元或葡萄糖,骨骼肌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补充肌糖元,即Cori氏循环。  相似文献   

4.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成分在体内代谢分解产生ATP.因此被称为能源物质或者生物燃料。其中糖是人体最重要能源,经人体吸收之后马上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供人体能量。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所以,糖是人体的第一供能营养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血乳酸值指导游泳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运动和血乳酸乳酸是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激烈运动中,当氧的供应不充分,不能使糖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此时糖代谢中产生的丙酮酸还原为乳酸。乳酸的产生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机体相对缺氧,糖无氧代谢成为机体的主要供能系统,因此肌肉中乳酸的生成较多;随着运动时间的逐渐延长,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比例逐渐加大,乳酸的生成也就逐渐减少。有人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逐步增加运动强度的方法,测定不同运动强度的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生化检验中,血乳酸作为糖在体内无氧代谢的标志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采用。血乳酸升高和体内丙酮酸代跗有关,在低强度运动时,丙酮酸在肌肉中经丙酮酸脱羧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酰辅酶A,继而经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供应能量满足运动需要。在无氧负荷下,  相似文献   

7.
乳酸是糖代谢(无氧糖酵解)的重要产物。当肌肉活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而ATP—CP又大量被消耗,糖的无氧代谢便参加供能,从而产生大量乳酸。这些乳酸又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可做为评定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乳酸是机体三大能源代谢中共同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它的浓度既反应不同供能体系所占的比例,又反应出机体利用乳酸转化为能量的能力,因而血乳酸已成为监测运动训练的重要生化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少儿游泳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的变化规律及与脉搏的关系,为少儿游泳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乳酸是糖在无氧代谢情况下供能时生成的代谢产物。为适应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乳酸应取“两面观”,作出中肯的评价。乳酸的弊端人体剧烈运动,当组织缺氧百分之七十时,无氧代谢开始。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不能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0.
乳酸是糖在转变成能量的过程中,变得衰竭时积聚于肌肉中的一种中间化合物。过去,一般都认为运动员在训练中,积聚起来的乳酸会引起肌肉的疼痛。因而,人们往往只把乳酸当成生理过程的一种易引起肌肉酸痛,不利于发挥运动潜力的产物。但,不久前美国一位生理学家经实验提出一种见解认为,乳酸是肌肉中的一种高效燃料。肌肉取得能量的过程首先是从白肌细胞开始的。白肌细胞在将储存的糖元分解过程中,乳酸作为一种中间产物被产生出来。然后乳酸又被附近的红肌细胞获取并  相似文献   

11.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1):84-84
赛前三日补糖食谱体内供能的原料是糖、脂、蛋白质,糖以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是运动时的主要能源,因此赛前体内要尽可能多地储存糖元。糖元补充对马拉松等耐力项目以及足球等球类项目很有效。下面推荐的是比赛前三天的补糖方法:即从比赛前三天开始一直到比赛当天都要吃高糖饮食,具体来说就是以面包、米饭等为主,少吃蔬菜。不同种类的面包和米饭的供能时间不同,白米饭要经过1-2天才能转化为能量,而年糕在比赛当天早餐吃完就能转化为能量,比赛前要合理安排这些食品以保证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进行论述甘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一些相关书籍并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主要从甘油的代谢和甘油的理化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首先甘油在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可维持血糖浓度、完全氧化能够释放能量、糖酵解作用生成乳酸,乳酸又进一步代谢,这些代谢过程为运动过程提供了能量并列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服用甘油产生多水使体内保持比仅靠饮水形成更多的水分,保证在运动过程中体内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并保持体温不至过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乳酸是运动与肿瘤的共同代谢物。组织器官之间的乳酸穿梭是运动中骨骼肌快速合成ATP并维持工作能力的前提。运动与肿瘤发生风险负相关已成共识,但在乳酸代谢层面存在一定的矛盾,运动加快了乳酸在组织间周转,而"抗肿瘤"要求减少甚至切断乳酸穿梭。因此,首先讨论了4个与乳酸有关的机制冲突:1)运动乳酸生成对肿瘤微环境的利弊;2)运动激活乳酸脱氢酶对癌细胞生长的利弊;3)线粒体乳酸代谢是碳源循环利用还是加速肿瘤增长;4)乳酸诱导脂肪褐化是改善代谢还是加剧恶病质。为解决这些冲突,讨论了肌肉、肝脏、血液与癌细胞之间的乳酸交换机制,提出肌乳酸清除阈、肝乳酸转化阈、癌细胞乳酸阈、血乳酸阈等4个限制条件,进一步理解运动抗肿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乳酸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而致糖原通过酵解供能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它的变化直接反映体内供能系统的状态及供能效率.通过血乳酸可直接了解运动员的负荷强度是否适宜,训练水平是否提高,以及是否有疲劳的积累等.因此它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情况一个比较客观、比较灵敏的指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许多体育强国之所以能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保持经久不衰的地位,与其利用血乳酸监控训练强度密不可分,换言之,利用血乳酸浓度来监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其训练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支持下,我们试用血乳酸指标监控国家女子集训队运动负荷量的增长,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为此本文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血乳酸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从乳酸与肌肉的能量代谢;血乳酸的测试方法;血乳酸在训练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乳酸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科学训练实践配置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习惯称为碳水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自然界存在的糖,种类繁多,但是具有营养价值和生理意义的糖却不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分子式为 C_6H_(12)O_6。人体的糖主要来自主食米、面等,米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化学上称为多糖),在体内经一系列的消化反应,转化成结构简单、易溶于水的单糖,即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称为血糖。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又重新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等而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人体内的糖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贮存在血液中(即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运动生理学领域内最大的概念变革是关于运动中乳酸代谢的认识.传统认为,在运动中缺氧导致乳酸的生成.骨骼肌是形成乳酸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乳酸参加cori氏循环消除的主要场所.乳酸的积累是有氧代谢的终点,并引起疲劳和氧债.与此相反从目前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新的观点:认为肌乳酸的产生不受缺氧的限制,乳酸能在氧气充足的组织里形成(如心脏),并能在这些组织里被利用.乳酸氧化的场所,除在与肌细胞紧密相邻的组织细胞外,还可在解剖结构上较远的心脏以及其它的骨骼肌.在运动期间,动脉血乳酸浓度与肾上腺素水平高度相关.当血乳酸浓度升高时,乳酸可能成为心脏的主要能源,随  相似文献   

18.
乳酸能训练主要根据人体负荷后产生乳酸机制,在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基础上,将负荷强度用乳酸的形式进行表达,是训练过程中由定性向定量转化的产物。乳酸能训练理论是将人体负荷后的有氧和无氧供能两大组成部分,划分为,一般乳酸能训练(有氧广泛耐力,有氧强化耐力AT)、乳酸能训练、最大乳酸能训练,三大  相似文献   

19.
糖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无论何种性质的运动,都要利用糖代谢供给能量,当可利用的糖耗竭时,才动用脂肪或蛋白质供给能量。运动中,肌肉摄取的糖量可达安静时的20倍或更多。糖供能具有以下优点:易氧化、且氧化完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增加体液的酸度;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酵解供能;  相似文献   

20.
丙酮酸是人体内产生的三碳酮酸,它是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在细胞浆中还原成乳酸供能,或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供能过程。丙酮酸还可通过乙酰辅酶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相互转化,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丙酮酸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及环保等各领域,由于丙酮酸本身极不稳定,而且食用时会令人感到恶心、肠胃不适,因此,在实际使用时经常将其制成盐类(钠盐,钙盐、钾盐、镁盐)以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