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信息研究的层次性及其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38-40,33
认为当前信息的范围日益广泛,信息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复杂,信息研究在其发展之中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具体地说,在内涵上,信息研究是语法、语义、语用逐层演进的;在外延上,信息研究是静态观、动态观、系统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或生态观逐层演进的。  相似文献   

2.
提出现代信息科学是由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及其运动形态的多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在体系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哲学层次的信息研究、横断科学层次的信息研究与各具体学科层次的信息研究。针对现代信息科学每一层次的信息研究的内涵,深入地进行揭示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跨学科理论研究为视角,将生态学、信息生态学、产业链、物理能量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交叉应用,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其组成要素“信息、信息主体、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出发,首先,逐层剖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术语表达形式,并构建概念解析图;其次,深入探讨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中的各种“关系”以揭示其概念的内涵;最后,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分析,明确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4.
界定生态信息内涵,并从生态信息内涵角度入手,揭示符合生态信息属性的五大特点:公平性、生态性、效用性、真实性、知识性。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引入物理学势能、动能概念,从势差存在的维度研究生态信息势能运动,从愿望匹配产生动能的维度研究生态信息的动能运动。在对其运动属性深入分析后总结生态信息两运动规律:势差律及选择-匹配律。  相似文献   

5.
词源学上的信息一词是与传播密切相关的,它已成为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概念。随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被引入传播学,信息的主要功能被界定为减少或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为了实现信息传播的社会功能,信息力开始被认为是提升传播力的新资源。尤其在全球传播一体化的背景下,信息空气的出现再次把传播力提升到全球化传播战略的新高度。信息资源开发在不断推进亚洲区域化发展的过程中,亚洲一批传播学者分别从传播的内容、哲学认识论、信息公平论、战略资源论、文化认同论和区域发展论等不同角度,提出信息资源与传播战略的亚洲发展中心论,为区域性传播共同体的新构想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
算法偏见是社会偏见在算法信息社会的延伸,映射信息不平等。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国内外算法偏见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在界定算法偏见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整合算法偏见的二元主体概念框架,并归纳算法偏见的三条形成链,包括人类智能系统内的偏见链、人工智能系统内的偏见循环圈、人类智能系统到人工智能系统的偏见作用路径。然后从功能主义、冲突论、还原论和马克思主义角度反思算法偏见研究的哲理基础。最后从信息科学视角构建技术、信息、用户之间的三元交互影响模型,讨论算法偏见在技术、信息、用户三要素互动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并发现算法偏见导致的三类不平等现象——信息呈现不平等、信息分布不均衡和新型数字不平等。研究结果深刻揭示了算法时代的信息社会问题,并赋予信息领域的传统不平等话语新的内涵与外延,为信息职业人员应对算法时代新挑战提供思路和参考。图3。表2。参考文献92。  相似文献   

7.
孟璐 《兰台世界》2016,(17):81-83
通过对《论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一文的研读与思考,针对其中提出的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的关系、信息效应的逻辑划分、信息效应研究理论框架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指出对信息效应的研究应按照信息心理效应、信息行为效应、信息文化效应三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8.
高德宇 《图书与情报》2004,(5):25-27,32
三种形态意义上的图书馆是指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文章从电子技术学科内容划分的角度,从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相关概念的比较中。初步界定了它们的基本范畴。认为它们有看不同的内涵,不可能表示同一概念或同一种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广告效用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自广告学产生以来,从传播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广告,一直是主导性的理论视角。人们一般按照传播学的“传者——信息——渠道——受众——效果”的理论体系,把广告研究划分为控制研究、信息研究、媒体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大部分,其中前三部分属于可控变量的研究,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形象代言人,如何创意广告信息的诉求方式和表现形式,如何进行媒体组合创新等,都属于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系统科学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入手,分析了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促进信息法学研究方法的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文献的分析,概括出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以信息系统为导向的信息需求研究、以用户认知为导向的信息需求研究和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发展的五大趋势:研究对象的全面性、研究内容的整体性、研究思路的动态性、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相关性以及研究方向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孙建军  成颖  张玲玲 《情报学报》2003,22(2):250-256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然后介绍了信息素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及两个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模型 ,最后在综述国外信息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进行信息素质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7):16-19,6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信息研究的整个演进历程进行探讨,指出信息研究发展到当前的现代信息科学,经历了感性认识、理性启蒙、理论形成、科学创建和学科群研究5个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对历史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推动当前信息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对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明确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策略.文章将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分为信息化视野、信息化思维、信息化技能三个维度,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二级子维度,希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对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针对现行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聚类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划分为:文本预处理、特征项选择、特征项权值计算、聚类实现。基于以上步骤,以我国省级政府网站为研究对象,选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能够正常浏览的29个省级政府网站,对这些网站的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应用聚类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步骤、工具等,为构建整合式、一站式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信息质量是平台提高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术社交网络所秉持的自由开放精神造成了信息质量控制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关键要素的分析,实现信息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方法/过程]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管控规则、平台技术、信息内容和信息用户4个维度的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治理决策模型,基于DEMETAL方法对各个影响策略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关键策略。[结果/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5条重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两条管理启示及实施步骤,克服定性研究中的主观臆断,能够为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的人机交互、质量管控和服务设计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法学的研究视角与重点研究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信息法学的研究层次,重点探讨信息法学的研究视角,包括科学研究原理视角、不同学科研究视角、法学理论视角、信息法律体系结构视角、信息活动相关领域视角和研究方法视角,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法学新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立法动力研究、信息法律体系研究、信息法学学科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信息链结构和层次结构,认为信息生态系统存在三大典型信息群落,群落中具备五大信息种群,信息种群的信息活动构成各具特色的信息链。提出三大典型信息群落的信息组织模式,并提炼出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组织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信息社会理论是当今图书情报学(图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系统概括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搜集、整理美国图情界5种代表性期刊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发表的全部论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36篇,利用二级主题分类体系清晰揭示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详细阐释美国图情界2013年以来信息社会研究的方向和进展。[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由7个主题构成,包括信息社会的基本问题、信息基础设施与服务、人类信息行为、信息阶层与社群、信息经济与职业、信息伦理与法制、信息政治;②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向,分别为信息社会实践要素变革、信息社会系统理论建构和信息社会发展趋势预测;③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具有研究领域较广、注重实践研究和理论融合等优势;④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的局限在于以微创新为主,缺少从经济视角的深入研究以及部分研究实践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