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系统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来都是和社会的经济运作紧密相连的。本文试图从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尼斯和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贝尼格的传播研究成果中吸取理论养料 ,以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理论框架 ,探讨现代传媒系统的发展和变迁同社会经济运转及其管理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因特网的兴起及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臣 《新闻世界》2011,(5):206-207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协同参与的管理导向,必须充分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新闻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3.
“传媒社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社会”概念的 提出与阐述 之所以提出“传媒社会”的概念,是因为现代传媒对计会的介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深,它以社会同公众之间媒介的身份,将概念中的“社会”以具体形式提供给同媒体发生接触的所有人。从这个角度看传媒,我们通过它所了解的现实社会有拟态特征,也就是说抽象的“社会”经过传媒之手,转化为我们能够感应到的真实,在这中间有个拟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与传媒的双重转型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角色与职能的变迁和传媒的变化,政府与传媒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型:从传统体制之下的政府对传媒的单向控制转变为包括共生关系、工作关系、监督关系在内的政府与传媒的双向互动关系.本文重点讨论这一双向互动关系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及其过程,分析中国大陆政府与传媒双向互动关系的内涵及形成.这...  相似文献   

5.
传媒产业的理论视角:控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岚 《现代传播》2004,(5):77-83
本文在充分讨论媒介的组织特性和媒介资源控制情况的前提下 ,通过说服研究、批判理论模式、使用与满足研究和技术理论等理论框架 ,厘清传媒产业的影响力问题 ;并且运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概念解释传媒市场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政府在市场宏观调控方面的干预因素 ;接着从系统外部和内部即传媒的市场生存环境和竞争力两方面 ,对作为社会系统的媒介的影响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以期为进一步的传媒企业产业价值链和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3):88-93
作为当下中国重要的社会变量,互联网给传媒产业格局和社会运作方式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学术逻辑与业务操作范式已难以有效预测并适应新的媒介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梳理2017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上所发表的观点,结合传媒转型瓶颈的讨论,从论证作为一种新的时空场域的互联网"下半场",到辨析新媒介生态中的内容生产变革与传统媒介的应对,技术与人、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再到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现状与进路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以数据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量的互联网"下半场"的逻辑与进路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传媒发展史显示,传媒是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一方面,社会为传媒提供了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各有侧重。毋容置疑,“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媒功能、角色转型与建构往往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规定性。”②新闻传媒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欣 《新闻记者》2006,(1):78-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巨型跨国公司逐渐形成控制社会运行的权力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跨国传媒集团不再只是扮演文化载体的角色,他们同其他行业的巨型跨国公司一起,构建新的社会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两重路径理解传媒新质生产力:技术赋能路径侧重解读传媒业内部系统架构经由新技术赋能后的新样态、新特征,重点关注内容建设的守正创新、技术支撑的提档升级与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功能拓展路径主要阐释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传媒业在影响与驱动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释放传媒新质生产力新潜力、新势能,着力解析传媒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治理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进而促进传媒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飞  程怡 《新闻大学》2006,(2):116-119
在当今这个时代,传媒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传媒也因此呈现出了愈来愈活跃的姿态,而司法作为国家职能的一个独立机构,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今天的中国,司法自身在不断地改革,司法对社会的调整也越来越强有力,与人民群众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成了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无论在哪个国家,传媒与司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追求社会公正,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传媒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之间又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因此,处理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特别是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一、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的方式 非国有资本,顾名思义即国家资本以外的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国家政策的松动和传媒经济的发展需求是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的动因.在具体操作中,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直接同报刊"合资"的,也有只同报刊经营部分合资的.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的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中,“舆论监督”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实行舆论监督不是我国的独有产物,而是中外传媒的共性。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和资产阶级新闻传媒有许多不同,但在坚持真实报道、坚持批评揭露的传媒品质和传媒功能方面,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这主要是因为,真实报道是传媒的立身之本,批语揭露是作为社会公器的传媒的主要功能之一。当然,两种传媒由于所有制不同,其价值观念和运行机制不同,仍有许多重要的区别,就舆论监督功能而言,资产阶级新闻传媒以“社会第四权”自居,声称同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以站在纳税人一边,揭露权力的黑暗为其最大功能。而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则把自己的职能建构在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的理念上,  相似文献   

13.
强男  张瑜烨 《当代传播》2011,(5):109-110
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系统构成互动性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媒介内容受制于社会经济系统,又应该表征社会经济系统.同时,新闻传媒又以自己的产业改革、产业发展来影响社会经济系统,逐渐改造人们的观念和思维,促进社会经济的流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媒体协同在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借助这一力量去实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媒生态,使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与政府形象策划、包装,同时为媒体所期待并加以推动,成为政府在传媒时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鼎香 《大观周刊》2011,(42):51-52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传媒,它不仅仅是一种传媒工具存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执政党创新社会管理的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引导和加强“微博问政”的政治参与,加大与人民的沟通成为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类传播作为社会成员相互沟通、了解的过程,可以说天然地同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二者的关系也就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著名美国传播学者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Ball-Rokeach)带领的南加州大学一个课题小组展开的大型研究项目《传媒转型:改变社区粘合纽带》,以多种研究手段对网络化时代传媒转型背景下传播系统和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资料扎实的发现,并推动了鲍尔-洛基奇将其以往同梅尔文·德福勒(MelvinDeFleur)合作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论”(MediaSystemDependencyTheory)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演变成“传播基础结构论”(CommunicationInfrastructureTneorv)。本文对上述学者的这一研究项目及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并从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传播与社区归属感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出发,探讨该项目对于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危机还是转机——论金融危机与媒介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波及到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子类的传媒产业,对整个传媒生态的影响无法避免。根据媒介生态理论,“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保持动态的平衡。然而,面对社会环境的改变,媒介系统产生自适应和调整,媒介对现实生活的介入而最终能动地改变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8.
邹琳 《青年记者》2012,(21):31-32
当前,我国的媒介生态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媒介生态作为一个变动的系统,媒介本身的多元化、媒体内容的多样性都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但一些传媒的发展是以破坏传媒生态为代价的.只有建立媒介之间的良性和谐生态环境,进一步净化传媒生态空间,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目前影响我国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冯哲 《传媒》2010,(6):67-68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和对公众的引导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对司法工作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传媒对司法的影响非常大,以致社会上有了"媒体审判"的说法.这也招致一些社会人士尤其法律界人士的批评.那么,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呢?司法对传媒的监督只是被动的承受,还是应该积极地回应呢?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传媒公共性问题实质是媒体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传媒自身的民主化问题,核心是传媒与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关系或传媒管理体制问题。考察传媒公共性,需区分应然的理想和实然的表现,采用历史的、动态的、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去分析,区分展示的、操纵的公共性与批判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概念应用于中国,应当以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为价值规范,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体制对传媒实践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