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收缩,牵拉骨骼,使人产生各式各样的动作。所以说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骨骼是杠杆,关节是枢纽,没有肌肉就没有运动。我们平常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是肌肉紧张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而肌肉的紧张和收缩,又和肌肉内化学物质变化分不开。科学实验证明,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能增加肌肉内蛋白质的含量,使肌糖元、磷酸肌酸等含能物质增加,能量贮备增强。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化学变化过程更加灵活而完善。所以上述这些能源物质多,生物化学过程进行得迅速而完善的人,力量就大;反之,力量就小。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某些动作已成为定式。大多数人都用右手写字、吃饭,大多数人都习惯用手做一些精巧的事,大多数人都向前走路……其实,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对于健康,也许有着很多的不利。这时,一种名为"交替健身"的方法,深受人们的追捧。交替运动是根据相对医学而产生的-种新的健身观念和方法,它可使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交替进行锻炼,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措施。交替运动主要包括"体脑交替"、"动静交替"、"左右交替"、"上下交替"、"前后交替"、"心肺交替"、"冷热交替"等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交替锻炼…  相似文献   

3.
编译三则     
心脏的锻炼著名的美国运动医学权威加勃·迈尔金博士一向十分强调身体锻炼对于增强人的健康的作用。他说——一个人的心情往往受体育运动的影响。往往就是建议他们从事体育锻炼。他认为,很多医生在给那些身体感到不适的人开的处方进行体育锻炼和服镇定剂一样是有效果的。实验表明,15分钟步行比服用最新镇静药物要有效得多。同时,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心情也比较安静,工作效率更高,晚上也较易入睡。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统科学开放性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关原理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研究、认定推迟人的生理学年龄,是增强体质的标志;根据整体性目的性原理和相关性原理,研究了人的时序、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年龄的联系与区别,研究了健身体育与竞技运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整体性原理,认为体育运动应包括作为人体主导部分的脑运动,只有脑体结合整体锻炼,才能推迟人的生理学年龄。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5.
轻体育——都市健身新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悄然兴起的"轻体育”变称"轻快体育”或"低能体育”,已被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所接受,成为当今都市大众体育健身的新时尚.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指出,与 以往的健身观点大相径庭的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健身运动是那些运动灵活、不拘形式、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松愉快的"轻体育”.专家们曾对8000余名中年人进行了为期十二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坚持从事轻快体育运动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或偶尔运动且运动剧烈的人的死亡率降低1.5倍,罹患脑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了35%,其寿命 将明显地延长4~6年.  相似文献   

6.
生命更在于脑运动,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脑科学和医学迅猛发展得出的新结论。脑体运动是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然而又是不可相互代替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力。发展脑运动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是促进人体健全发展,延缓老化、推迟生理学年龄的切实需要。结合健身运动适当地进行脑运动从而推迟生理学年龄是可能的。脑运动有:用进废退、适度用脑、整体开发、身心互动和脑体交替等规律。方法有:直接、通过手、通过足、通过音乐舞蹈活动、通过炼气功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7.
《新体育》2011,(1):22-25
运动,要适时、适量,要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运动而运动。不适宜的运动,对有潜在心脏病的人可能激发一场心脏病的大发作,导致心室颤动猝死,对于糖尿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之前,首先要进行健康筛查和运动危险分层。把运动的风险性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是健体强身,...  相似文献   

8.
<正> 以《题词》为大方向的我国体育运动,打下广泛的体质基础,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了号称先进体育运动国家一二百年所没有取得的成就,发展速度之迅速,首先归功于四件法宝: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群众包括广大体育运动工作者和运动员的积极支持和艰苦努力。但事物毕竟要一分为二,我国体育运动在某些方面:例如,由于十年浩劫和片面强调升学率,青少年体质有所下降;经常从事身体锻炼的人数,从十亿人口来说所占比例还远远不够;某些运动项目也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医学更好地为体育服务,湖北医学院自1989年起招收运动医专学业学生,这是我国医学院校首次开设这一专业,旨在培养运动医学专业的高级人才。通过五年学习,毕业后可在医科院校、体育院校、高师体育系和体育研究机构从事运动医学和体育保健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担任各级体工队、体校的运动保健医师及综合性医院与疗养院的康复体疗医师。招生对象为爱好体育,在体育运动中有一定专长,并有志从事运动  相似文献   

10.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状况,维持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同学们平时的文化学习比较紧张,一般比较缺少运动,通过参加运动可使身心都得到锻炼。我们提倡大家积极参加健身与锻炼。1 调节心理状况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的压力,同学们每天可能都会感到很紧张,这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会有焦虑、以及痛苦的感觉。这都是属于正常的情况,重要的是要及时设法克服这些消极因素。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体育运动。通过运动不仅能够使身体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够起到改善不良情绪、减轻焦虑感以及消除痛苦感的作用。国外的最…  相似文献   

11.
<正> 体育运动和比赛后,常常听到“我的肌肉疼痛”之类的话。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通常在进行新的训练后24~48小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肌肉酸痛。由于肌肉酸痛会使运动员锻炼的劲头下降,或使经常锻炼的人由于肌肉酸痛而不愿意再锻炼下去,有时会中断了锻炼。因此了解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的原因,对由于肌肉酸痛而不愿意锻炼的人或运动员的训练会有较大的帮助。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的联系环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大学体育课教学除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其运动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要求以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自我锻炼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愈来愈多的人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这是当今的突出现象。显然,体育运动的这种发展尚未达到它的顶峰。运动医学的发展是促进体育运动极大普及的重要因素。运动生理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对于包括从事某些运动者的合理营养在内的训练制度的建立,已经提供了科学根据,运动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成败与否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都十分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通过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日本在1978年的体育学习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联结起来,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不仅要在锻炼体力、塑造人格及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俄罗斯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终生的体育兴趣和独立锻炼的能力、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正确理解安全健康和形成自主健康生活的态度。美国加州体育课程标准则强调:学校体育计划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强调终身练习习惯的培养和保持,提供关于怎样获得和保持体育运动能力的教育。我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既要借鉴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又要结合国情,立足实际,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指导下,树...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 ,对大学生中从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及非体育运动爱好者使用SCL -90进行间卷调查 ,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得出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大学生 ,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体育爱好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高中女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及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要想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高她们的运动能力,我认为设置女生专用锻炼区域是个效果显著的方法。设置符合女生锻炼的器材和场地是根据女生身体、心理发育的需要专门开辟的活动区域。那么,设置女生专用锻炼区域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炼”的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技术得到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终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生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认为,只要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就可以锻炼身体,增加筋骨健壮。其实,体力劳动有别于体育锻炼,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首先,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和劳动画等号。其次,有许多体力劳动往往只是身体某部分肌肉和器官活动,动作单一,因此劳动结束后一部分肌肉比较疲劳,而其它部位的肌内则没有得到必要的运动。经常如此,就会出现肌肉发展不均衡。而体育锻炼恰恰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它是有目的地活动全身肌肉,使那些在体力劳动过程中不易得到或没有充分得到运动的肌肉得以锻炼。再者,人在劳动时多  相似文献   

19.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5日发表报告说,一个人如果想保持健康,必须每天至少锻炼1个小时。锻炼不一定是剧烈的运动,可以是走路、轻松游泳、骑自行车或者打高尔夫等。 而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天冷路又滑,许多运动已经不太适合从事了,所以许多老人走出家门后,或是在小区里,或是到公园里三五一伙的做压腿锻炼,这就使压腿锻炼成为北方冬季最主要的锻炼方法,而且对一些年岁较大而不便参加跑步、登高、打球等剧烈或用力较多运动的老年人来说,做些压腿锻炼,能改善身体状况,延缓器官机能的衰老,起到健身的效果。压腿锻…  相似文献   

20.
脑是人体系统的主帅。它通过血流提供氧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而发展人的生命力。1.脑运动是完全必要的,因其可通过增力。用脑部分的血流量,增强脑体;脑运动须结合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大周流全身的血流量.从而相应地增多脑血流量。2.就脑与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相关分析:脑运动可通过大脑里的许多功能区,分别控制、协调着人体的各种活动。脑运动能促进人体发育,延缓老化过程,因为,人的机体发育,脑部领先,从而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衰老,也始于脑。大脑健康,才能发育正常,衰老延缓。脑运动可使人的记忆力不随年老而减退。记忆力衰退已不被科学界认为是衰老的自然化过程。脑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脑部和免疫系统存在着神经联系,两者是相互沟通的。脑运动能增强大脑对周围环境的抗温耐寒能力。全面地进行脑运动,可扩大脑功能,促进人体更全面地发育,增强人的体力。结论:脑运动可促进脑部健康,从而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老人切忌“全体”,更忌“过劳”;脑健才能身康;脑健才能智增。健康长寿的前提,在于脑健;而脑健的关键,在于结合体育,适当地进行脑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