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氧条件下耐力运动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雄性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常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运动组。常氧运动组每天在常氧动物跑台上以25 m/min、60 min/d、6 d/w运动;低氧运动组每天在相当于海拔2 500 m低氧动物跑台上以20 m/min、60 min/d、6 d/w运动,其余时间在低氧环境下居住。实验4 w之后采样测试指标,低氧运动组与常氧运动组比较,血甘油三酯浓度、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幅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幅度、血清脂蛋白脂肪酶和骨骼肌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提高都更明显,提示低氧运动改善血脂代谢状态比常氧运动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清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在比赛前一天的热身赛中,抽取11个参赛队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运动员安静、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5、6分钟的脉搏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安静心率63.7±6.8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64.8±24.97次/分钟,强度达到中高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5.5±20.8次/分钟,基本恢复安静,心率比安静时高,可能与当时运动现场的环境有关。少年对主要是指山东队,其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为68.2±3.6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20±29.4次/分钟,强度属于中低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0.5±4.7次/分钟,心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级负荷运动5min)时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RPE(15、10)与运动强度(KPM/min)之间呈现高度线性相关,r=0 959、0 923、0 918;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与运动强度、心率、RPE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但其变化趋势类似于血乳酸的变化,低强度时(≤900KPM/min)虽运动强度增加但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当运动强度超过900KPM/min时,血液氧自由基浓度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RPE10与血乳酸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RPE15、心率、运动强度与血乳酸的相关程度。认为心率、RPE(15、10)可作为监控抗氧化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不能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从抗氧化运动角度而言,健身运动的强度应以血乳酸4mM、心率130beats/min、RPE15值11、RPE10值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
受试的对象为天水市竞技体校普通班5名男生和5名女生。身体健康,具有5年以上运动经历。实验期间受试者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训练。服药的方法采用交替分阶段服用法,即5天为1个阶段,第1、3、5阶段服用补元煎Ⅰ号,第2、4、6阶段服用补元煎Ⅱ号。每阶段取药两付分2次煎熬,每次煎煮15min,取药汁750g,将2次煎熬的煎汁溶在一起,每人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50g,均在早、中、晚饭后30min服下,为时30天。有氧代谢运动的测试采用4分钟定时跑计取距离的方法;无氧代谢运动的测试采用30m×5反复急跑,每次间隔15s的方  相似文献   

5.
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的低氧训练模式大鼠心肌组织微血管的生成情况和变化规律,为低氧训练实践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运动组采用10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每周训练6天,运动量由第1周的速度为15 m/min、持续时间为25 min递增至第10周速度为28 m/min、持续时间为50 min,低氧训练组每周二、四、六在相当于海拔1 500 m的低氧环境中训练,一、三、五在常氧下训练.并且在低氧环境中居住,低氧环境由第1周相当于海拔1 800 m递增至第10周相当于海拔3 600 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图象对CD34的阳性表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CD34可较好标记心肌组织微血管,运动组与低氧训练组有丰富的微血管新生.结论 单纯低氧不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血管生成,运动能使心肌组织血管产生适应性变化,当低氧与运动两种因素同时介入,血管生成丰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充纳米生血铁对高强度运动大鼠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体重(160±10)g,随机分为4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n=15)、B组为高强度运动对照组(n=15),C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生血铁组(n=15)、D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纳米生血铁组(n=15)。运动大鼠第1周20 m/min,3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2周25 m/min,6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3周30 m/min,9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4周35 m/min,12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在最后一次运动后次日处死动物并取材测试。D组大鼠补充纳米生血铁,C组大鼠补充等量普通生血铁,A、B组大鼠补充等量安慰剂。结果:大鼠进行4周高强度递增负荷运动后,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均显著下降;而补充纳米生血铁大鼠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吸烟使气道的阻力会在几秒钟后就增加 2 3倍 ,并维持 10 30分钟。小的颗粒刺激支气管收缩 ,尽管安静时这种效应可能不易察觉 ,但运动时肺通气是明显地更费力了。结果呼吸肌需要更多的氧来维持一定的肺通气。剧烈运动时 ,长期吸烟的人的通气氧值约为不吸烟人的两倍 ,即使在运动前一小时内只吸一点烟结果也是如此。若吸烟的人在运动前戒烟 2 4小时 ,则通气氧值可降低2 5% ,但仍比不吸烟的人高 50 %左右。若在运动前立即吸烟则由于血红蛋白更偏向于携带烟中的一氧化碳而不是氧 ,因而在运动时可以用来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就比较少。为什么在运动…  相似文献   

8.
吸烟使气道的阻力会在几秒钟后就增加 2~ 3倍 ,并维持 1 0 - 30分钟。小的颗粒刺激支气管收缩 ,尽管安静时这种效应可能不易察觉 ,但运动时肺通气是明显地更费力了。结果呼吸肌需要更多的氧来维持一定的肺通气。剧烈运动时 ,长期吸烟的人的通气氧值约为不吸烟人的两倍 ,即使在运动前一小时内只吸一点烟结果也是如此。若吸烟的人在运动前戒烟 2 4小时 ,则通气氧值可降低 2 5% ,但仍比不吸烟的人高 50 %左右。若在运动前立即吸烟则由于血红蛋白更偏向于携带烟中的一氧化碳而不是氧 ,因而在运动时可以用来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就比较少。为什么在运动开始前吸烟会影响运动时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运动预适应对过度训练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形态影响及血清MDA.[方法]:将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一般训练组、过度训练组、运动预适应组.安静对照组常规饲氧,不加干预;一般训练组第1-2w常规饲养,第3-4w进行无负重游泳运动,每次游泳1h/d,每周游泳6天.过度训练组第1-2w常规饲养,第3-4w每天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力竭性游泳,每周游泳6天.运动预适应组第1-2W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一次,每天游泳15 min,休息5 min,重复3次,6 d/周,周日休息,第3-4周运动与过度训练组的第3-4周训练一致.训练结束后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和HBEP染色并摄片,测血清MDA.[结果]:HE染色,过度训练组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肌纤维界限模糊.运动预适应组肌纤维轮廓较清楚.HBEP染色过度训练组有若干片状的红色缺血缺氧部位;运动预适应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过度训练组明显减轻.运动各组大鼠血清MDA均高于安静对照组;过度训练组高于一般训练组和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可以降低过度训练大鼠血清MDA的含量,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训练强度对间歇性缺氧大鼠骨骼肌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低氧舱技术模拟“高住低练”环境,观察间歇性缺氧条件和两种不同运动训练强度对骨骼肌NO和NOS的共同作用效应。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6组:(1)常氧对照组(NC),(2)常氧低强度运动组(NEL),(3)常氧高强度运动组(NEH),(4)低氧对照组(HC),(5)低氧低强度运动组(HEL),(6)低氧高强度运动组(HEH)。低氧组每日20时至次日8时置于低氧舱中,其余时间置于常氧环境下。低氧舱氧浓度控制在14.7%,相当于海拔高度大约2800米。运动组每天在常氧环境中进行30分钟跑台训练,速度定为26.8米/分钟,低强度运动组坡度0度,高强度运动组坡度15度。9周后各组大鼠于安静状态进行宰杀,取股四头肌,匀浆进行NO含量和NO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常氧高强度运动组股四头肌NO水平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并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2)。低氧低运动强度组NO显著高于其他组,NOS变化组间比较均未达显著性水平。说明常氧条件下,高强度运动强度才能使NO释放增加。而在间歇性缺氧条件下,较低强度运动即可使NO释放明显增加。提示间歇性缺氧条件可使引起NO释放的运动强度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糖     
在疲劳或运动导致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时, 补糖对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短距离项目,运动时间不长,没有必要考虑运动前补糖问题。但长时间剧烈运动或比赛时,就应考虑到运动前补糖的问题。在十五分钟和两个小时前补糖效果最好。因为在赛前15分钟补糖,糖刚好进入血液,使血糖处在较高水平;赛前2小时补糖,糖经过消化、吸收、运输,贮存在身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和器官中,这时若运动,机体能源充足,延缓了运动时血糖下降的幅度。如果补糖时间太早,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肝、肌糖元合成增多,这时若运动,糖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对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从脂肪细胞内分泌的角度研究肥胖的机制.方法断乳5天SD健康雄性幼鼠40只,体重75-85 g随机分组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和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饲料喂养组在3周后筛选出肥胖鼠,并随机分组为不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干预组.运动大鼠进行游泳运动,运动时间第1周为30 min/d、第2周为60m/d(运动30min休息5min)、第3周为90min/d(运动30min休息5min)、第4周为120min/d(运动30min休息5 min),每周运动6 d,周日休息,共4w.实验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睾丸脂肪垫和腹膜后脂肪组织测试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肥胖大鼠运动4周后血清脂联素浓度增加了51.81%(P<0.05),睾丸脂肪垫和腹膜后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86.36%(P<0.05)和94.74%(P<0.05).结论运动明显增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肥胖大鼠低氧训练模型,观察比目鱼肌糖有氧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21天的离乳雄性SD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10周、肥胖模型验证成功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周,筛选130只随机分为13组:对照0周组,低氧安静1、2、3、4周组,常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环境模拟海拔3 500m(氧浓度13.6%);常氧和低氧训练组分别以25m/min、20m/min进行跑台训练,各训练组持续运动1h/d、6d/w、1~4w。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试比目鱼肌组织CS-2、NAD+-IDH3α、DLST-2mRNA表达水平。结果:1)常氧训练组第1、3周CS-2mRNA相对表达量较第2周显著升高(P<0.05),低氧安静组第3周较第1周显著降低(P<0.05)。第3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2)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第2、3、4周NAD+-IDH3αmRNA相对表达量较0周显著升高(P<0.01或P<0.05),低氧训练组第1、2、4周较0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第1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升高(P<0.01);第4周时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3)常氧训练组第2、3、4周DLST-2mRNA相对表达量较0、1周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第1、2、3、4周较0周显著降低(P<0.01);第1、3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第2周时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1)4周低氧训练可逆转肥胖大鼠比目鱼肌由于低氧导致的CS-2mRNA表达的下降,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2)4周低氧训练上调肥胖大鼠比目鱼肌NAD+-IDH3αmRNA表达的作用强于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3)4周低氧训练、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均下调肥胖大鼠比目鱼肌DLST-2mRNA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运用ROC曲线确定青春期少年不同运动强度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值,为准确评估日常体力活动水平提供支撑.研究方法:通过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Cosmed K4b2)和三轴运动传感器(ActiGraph GT3X)同步对80名11~14岁健康中学生(男性40名,女性40名)进行静息和8种常见体力活动的测试,通过ROC曲线下面积确定活动计数对于区分小、中、大活动强度的诊断能力;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小、中、大运动强度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结果:垂直轴在各种活动项目中占主要优势,ACxis1、VM2和VM3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OC曲线可建立不同活动强度的ACxis1、VM2和VM3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AUC∈[0.708,0.890],P<0.001);3 METs、6METs和9METs所对应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ACxis1为2 151 counts/min、3 761 counts/min、3 783 counts/min;VM2为4 935 counts/min、6 009 counts/min、6 169 counts/min; VM3为9 600 counts/min、9 900 counts/min、10 296counts/min.结论:ACxis1、VM2和VM3可有效反映人体运动状态,ACxis1、VM2和VM3的最佳临界值可有效诊断青春期少年的运动强度,小强度活动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值为ACxis1<2 151 counts/min、VM2<3 761 counts/min、VM3<3 783 counts/min;中等强度最佳临界值为2 151 counts/min≤ACxis1<4 935 counts/min,3 761 counts/min≤VM2<6 009 counts/min、3 783 counts/min≤VM3<6 169 counts/min;大强度活动的最佳临界值为4 935 counts/min≤ACxis1<9 600 counts/min、6 009 counts/min≤VM2<9 900 counts/min、6 169 counts/min≤VM3<10 296 counts/min;剧烈运动的最佳临界值为ACxis1≥9 600 counts/min、VM2≥9 900counts/min、VM3≥10 296 counts/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氧恢复对低氧运动大鼠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n=9)、低氧运动组(n=10)、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n=9).常氧运动组每天以25/min进行1 h跑台运动,低氧运动组大鼠进行低氧环境暴露(O2含量为15.4%)约为23±1 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 m/min的跑台运动1 h,高氧恢复组大鼠经相同低氧训练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O2含量最高为97.2%)0.5 h;每周6天,持续4周.结果:实验后高氧恢复组与低氧运动组之间体成分、血清GH、T差异均不显著(脂肪重P=0.9,腓肠肌重P=0.89.生长激素P=0.865,睾酮P=0.814>0.05),其中高氧恢复组大鼠体重高于低氧运动组大鼠;而高氧恢复组血清GH含量高于低氧运动组,但低于常氧运动组;高氧恢复组血清T含量最低.结论:低氧运动后高氧恢复30min对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含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4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周低氧运动中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变化特征,以探讨低氧训练中的蛋白合成代谢情况.方法:以12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常氧安静对照组(NS组)、常氧耐力运动组(NE组)、低氧安静对照组(HS组)和低氧耐力运动组(HE组).采用动物跑台训练,低氧刺激为常压低氧(氧浓度13.6%,相当于3 500 m海拔).检测大鼠趾长伸肌的总蛋白含量及mTOR、p70S6K和p70S6K(Thr389)磷酸化表达.结果:在第3天时,低氧因素对mTOR(P<0.05)和p70S6K (P<0.05)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第7天时,运动显著促进mTOR(P<0.01),而低氧显著抑制mTOR( P<0.01)和p70S6K (P<0.01).在第14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 01)和p70S6K( 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促进p70S6K (P<0.01).在第28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05)和p70S6K( 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地促进了mTOR(P<0.01)和p70S6K(P<0.05).结论:耐力运动促进mTOR/p70S6K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单纯低氧暴露可通过抑制mTOR/p70S6K表达,而抑制肌肉蛋白合成;低氧耐力运动可削弱低氧对mTOR/p70S6K表达的抑制作用.低氧运动对mTOR及p70S6K的影响有时程变化,且有时程差异.  相似文献   

17.
极限负荷时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运动后睾酮(T)水平与耗氧平台(VO2maxPD)显著相关,β-内啡肽(β-EP)分泌水平与最大耗氧量,耗氧平台,呼吸频率显著相关。揭示耗氧平台的维系,可能有垂体—性腺轴的参与。而β-内啡肽对呼吸频率及耗氧平台的维系也存在着调控作用。耗氧平台时心率和通气量较之安静时大辐度增长,间接说明儿茶酚胺在极限负荷时对循环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法国一位科学家,在训练中采用血乳酸来控制训练强度,他采用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负荷后2—5分钟抽取运动的耳血测出血乳酸浓度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还发现运动后2—5分钟血乳酸浓度达到最高。在运动训练中,乳酸浓度迅速上升有两个点,即称有氧点和无氧点,我们主要分析无氧点以后乳酸情况。当血乳酸达4毫克分子时,乳酸迅速上升,在此之后(约5毫克分子),  相似文献   

19.
金Yun 《体育科研》2003,24(1):68-68
研究背景 :以往的研究表明 ,在长时间运动训练 (超过 2小时 )的前、后都应该补充碳水化合物 ,而有许多研究发现 ,运动前 1小时补糖是无效的。因为研究的样本量小引起了相争的结果 ,所以要下结论是困难的。从运动前补糖的研究项目来看 ,关于自行车和跑步的研究较多。研究目标 :了解运动前葡萄糖的不同时间摄入对提高运动员长距离游泳的成绩的影响。研究设计 :实验室研究研究方法 :十名加拿大男性铁人三项运动员 (年龄 :2 9.5± 5.0岁 ;最大吸氧量 :4 8.8± 3 .2ml/kg/min)分别在运动前 5分钟、运动前 3 5分钟或不摄入 10 %的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20.
<正> 本刊1983年第4期刊登了《高中体育教师体育试题答案》,在第四题的答案中漏印了什么叫“极点”的答案。现补解答如后: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而产生呼吸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