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文林 《考试》2010,(7):14-17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语文备考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考生容易在古代散文阅读题的解答中出现失误,失误集中在释词、翻译、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等常见考点上。  相似文献   

2.
答好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高考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目的,侧重于让考生了解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方法,主要是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而不是去了解、掌握文本中的专业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高考试卷年年不同,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失误和能力缺陷却极其相似,这些失误或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基本的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不够牢固;阅读粗疏,筛选或整合信息的能力不强;整体理解不到位,概括能力比较缺乏;不善于举一反三,知识或能力的迁移较差;鉴赏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为此,对处于复习备考的考生提几点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对考生来说,重要的信息就是指题目选项中涉及到的,命题者在拟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而是改头换面,有所转换,考生如果能熟悉命题者在设题时常会有意埋下的“陷阱”,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获得高分。从近几年的高考阅读试题的选材和设计来看,考查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一般信息的搜寻、筛选、转换、改组、扩展、应用等,而科技阅读文重点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试大纲上把这一能力层级定为C,尽管每年高考所选的材料都比较新,考生大都不熟悉,但只要摸准命题者的一般设题技巧,要想获得高分并不…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科学类文本阅读中,此考点常表述为"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核对。所以,这类考题可以称为"信息核对"题。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科学类文本阅读中,此考点  相似文献   

6.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一文,原文虽然涉及上古历史和甲金文等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行文也极简明精炼,但总体上仍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相似文献   

7.
张春兰 《新高考》2009,(11):16-16
现代文阅读题,不仅考查考生对重要词句的阐释,而且考查考生对整篇内容的理解。因此,学会从上下文或全文中搜索、筛选信息非常重要。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文中的重要信息正是试题答案的主要来源。在阅读  相似文献   

8.
全国课标甲卷 第1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一文,原文虽然涉及汉唐时期的法律条文,但行文简明精炼,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相似文献   

9.
考点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到"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两个层面,两者既独立,又紧密联系。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试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试题所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之间的关系,归纳综合,按照试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相似文献   

10.
卢爱龙 《初中生》2010,(8):38-42
随着中考命题的不断创新,信息匹配阅读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命题者将主题类似的信息放在一起,要求考生迅速甄别信息的不同点,并对特定细节进行筛选、类比和综合……  相似文献   

11.
高考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考查有一种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所谓信息,即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节选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一文,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原文虽然涉及上古历史和古代典籍等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行文也极简明精炼,但总体上仍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曹志正 《新高考》2009,(Z1):32-35
文言文阅读,是当今高考必考的保留试题,一般考三道选择题(一道实词解释,一道信息筛选或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比较,一道文意的概括和分析,赋分值9分)、三道翻译题(一般赋9分,江苏2009高考将增至10分)。这一板块是许多考生发怵的"战场"之一,也是考生丢分较多的"灾区"之一(文言文翻译题尤甚)。  相似文献   

14.
任务型读写是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考查考生对阅读文章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归纳要点,整合零散信息,并根据表格的形式把加工后的信息准确、有序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郭应兵 《初中生》2010,(7):14-16
近几年来,议论文考查主观性阅读题增多,题量大,分值高,考生失误也较多。下面对失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考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考查有一种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所谓信息,即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考命题的不断创新,信息匹配阅读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命题者将主题类似的信息放在一起,要求考生迅速甄别信息的不同点,并对特定细节进行筛选、类比和综合……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的一种,是这几年的高频考点。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主要考察学生三方面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传主形象、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做此类题存在筛选整合信息不全,传主形象把握不到位,不会探究等问题,有些学生"不动笔墨就读书",写出答案但文本卷面却十分干净,凸显出不能扎实地阅读文本以及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的众多考点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制约考生阅读得高分的瓶颈。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特点是阅读和考查的有机结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解题的角度说,“筛选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整合信息”是第二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大纲》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层级C”中有“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查点,该考点在历届高考中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常有考生因不明试题的考查特点而误选。为使考生能够快速正确地选择该类信息筛选题,笔者在此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