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朋 《青年记者》2012,(32):49-50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音乐节目除具娱乐作用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引导、教育听众,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适应这种需求,努力制作出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节目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优的节目虽然来源于日常播出的节目,但又高于日常节目,对日常节目具有示范作用。音乐对主题表达的能动参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由语言、音乐、音响三部分构成。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广播音乐节目最富想象性,靠想象感受听觉形象之真、之幻、之美。  相似文献   

2.
李桂荣 《记者摇篮》2009,(12):83-83
广播节目中的音响,主要是指记者、主持人的声音、新闻现场的实况声音、人物的讲话录音还有音乐等。随着人们审美观念越来越向着求真、求实的方向转化,对广播的音响也寄予了更多的关注。现在音响在新闻类、专题类节目中可以说是广泛运用。那么在理论广播节目中使用音响,也是理论广播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系统,也是广播传播的基本介质之一。音乐不仅在广播节目系统中占有很大比例,涉及各系列台的几乎所有直播和录播节目,而且作为节目构成要素之一,以各种形态进入节目制作过程,成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节目音乐;当音乐经过电声技术处理,并列入广播节目序列时,音乐编辑(包括节目主持人)利用手头掌握的这部分节目音乐又可以创造性地制作出具有广播特性的作品——音乐节目。本文就广播中的“节目音乐”和“音乐节目”特征及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一、节目音乐的形态、作用及其美感效应。当音乐与语言、音响等相…  相似文献   

4.
广播短信互动节目因其轻松灵活的形式、贴近有趣的话题迅速在都市广播媒体蹿红。这种“广播主持人脱口秀+短信+音乐”的节目形态被大量复制,然而由于主持人语言陷入恣意“闲聊”而呈现内容苍白、形式单一、将人际交流的私语化空间完全搬到广播节目中的随便聊聊。这不得不说是当前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位滑坡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高晓英  那杰 《记者摇篮》2004,(2):43-43,39
广播音响是遵循广播语言规律进行的,音响分为录音音响、现场音响、合成音响。其表现力十分丰富。它起到了表意作用,是广播节目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广播记者要增强自觉运用音响语言的意识和能力,以增强广播新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6.
赵爱群  张瑶 《中国广播》2008,(1):60-61,63
如果说,音乐之美在于韵律节奏的变化,文字之美在于筛选排列的组合,那么,广播的历久弥新和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各种变幻的声音构筑的空中场景。广播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音”是其最大的魅力与优势。相对于语言和音响的受重视程度,广播节目(尤其是纯音乐节目之外的节目)中音乐的合理运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试将这一问题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8,(1)
语言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本文从语言录制技巧、音乐和音响的使用以及节目的精细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录制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与电视相比,广播虽然能给人更广阔的遐想空间,但其表达方式却不如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段丰富多彩。所以,一位“老广播”曾经说过:“广播就是用语言和音乐为受众搭建的一座充满想象的平台。”由此可见,广播需要精美的语言和相得益彰的音乐来丰富节目内容,甚至可以说:广播永远离不开音乐。广播节目中的配乐可以看作是广播与音乐两门学科中的“交叉学科”。在近百年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实践中,广播配乐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在电波声中愈发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特有的表现力。广播配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与共同性,又受广播节目具…  相似文献   

9.
我是新余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了经济综合节目和青少年专题节目。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精心组织安排节目内容,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播音语感、音感和情感,这是在当前新闻潮流中,致力于优化广播节目质量。强化广播收听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想就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发挥好“三感”艺术谈些自己初浅的认识。先说“语感”。广播语言是一种听觉语言。正如老舍所说:“耳朵不像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或是不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在选择,运用广播语言时,一定…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将声音传播给受众,广播节目必须具有声音美感,符合受众听觉要求。要把事件现场场景、人物的情感等画面的东西用声音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广播录音制作人员具有浓厚的文学功底和音乐素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本文从录音制作、音响合成、音乐运用等方面浅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以其声像并茂的双重效果,满足了人们的视听愿望,这就形成了对广播的巨大冲击。但是,广播经济方便、广泛快捷、信息量大随时随地都能够收听,也决定了它仍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大众传播形式。广播节目作为以文字语言、音响、音乐等声音为载体的语言艺术,其作用的发挥完全依赖于人的听觉。因此,要适应听众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关键是要提高广播节目质量,增强节目的可听性,使人愿意听,并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广播节目的可听性,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立意要新,思想要深 广播语…  相似文献   

12.
广播从业者都清楚,广播是通过电波传送声音的大众传媒,语言、音乐和音响是广播的三要素。其形式分为读播、实况广播和演播。而所谓演播,一种是给广播节目配上音乐,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描绘风土人情、展示时间、地点及环境特点,让听众能更好地感受广播节目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另一种是以口头为主,以音乐、音响为辅的广播节目。音乐、音响一般非实况,与播音内容无直接关系,在节目中陪衬背景、烘托气氛,以突出节目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帮助刻画人物心理。音乐、音响展示内容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与播音内容和  相似文献   

13.
声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播的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语言录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声源(嘉宾、受访者等)无法进入专业录音棚中录音,而节目对声音素材仍有较高要求时,外采录制满足了这一需求。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专栏《报时中国经济》为例,从设备选择、外采环境的选择、后期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的外采录制技巧。  相似文献   

14.
广播利用电话开通热线直播,可以说是较早实践“互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广播热以来,引起广播业界巨变的是广播节目直播,真正拉近主持人和听众距离的是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目前电台普遍存在的热线参与节目主要有音乐点播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热线漫谈、健康医疗等类犁。  相似文献   

15.
方国康  王跃 《视听界》2012,(1):115-116
文艺专题节目是中国广播史上的传统节目形态,是一种既有新闻特性、又有文艺广播特点的节目,它融新闻的纪实性与文艺的欣赏性于一体,以文艺为主体,这是文艺专题节目区别于其他文艺广播节目的显著特征。文艺广播专家王丹以音乐专题节目为例这样说:音乐专题节目“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必要的叙述之外,应尽可能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使它既具有新闻性,更具有音乐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每一篇录音报道,都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就初步考虑到在这个录音报道中选用几个什么样的录音场面,能帮助这个录音报道充分表达出它的主题思想。”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  相似文献   

18.
一个好的广播节目或是一篇优秀的广播作品往往能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挥之不去,日久弥香。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节目中的语言与音乐、音响的结合都是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的。如中央三套广播节目曾经播出的音乐与语言类节目《感悟情歌》,在每一段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成本因素,很少有专为某一档广播节目而谱写、编配、演奏并录制音乐的。广播节目中选用的音乐多为CD、磁带上的即成品,因而它具有非原创性。哪些音乐最适合运用到广播节目中去?如果你是节目的编辑或主持人,无疑所有门类的音乐都应囊括在你的视线之内:在节目中,你或许会播放一首完整的歌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认识事物方面,视觉往往比听觉更胜一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还有“百看不如一听”的时候。作为一名广播记,重视广播音响的运用,充分发挥广播音响的优势,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体记的技能,也是最能“出彩”的本领。音响,对广播来说是最具个性的一种元素,在广播节目中,它有着十分显的位置,音响可以增强广播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使广播节目更具现场感和感染力,甚至还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