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独立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考虑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首先在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再以专题的形式,将重要的生命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并辅以体验式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对于课程的开展却没有一致的课程要求.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调查表,对重庆市三所高校78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目标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专任教师—辅导员"协作工作机制,对切实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出发,研讨"专任教师—辅导员"协作工作机制的必要性,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结合点,并对如何组织和实施"专任教师—辅导员"协作工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南风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在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如何将"南风效应"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强调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冲击,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变化,仅以适应和发展为个体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重点在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分层定位"、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的选择、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努力实现从被动干预到积极引导的转变,从面向少数的矫治性心理援助到面向全体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转变,即从"辅导模式"迈进"教育模式"。南京市在推行学校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验收的工作中,建立专门机构,强调专业资格,突出心理教育,创设心育氛围,推行合作模式,促进队伍成长,落实保障机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论述了要想有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陈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载体。根据2011—2013年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反馈意见,尝试采用"讲解、体验、分享"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选取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两个平行班共7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自编教学效果评价表为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等多个方面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改善;在教学满意度和帮助度两方面,评价更高,逃课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备受关注。鉴于课程有效教学的诸多困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应从建设良好的教学资源系统、建构有效的教学要素体系、完善全面的教师素质结构、创造和谐的教学人际环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234名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课程思政视域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2)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双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本文以朋辈心理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分组与选拔——基础知识培训——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辅导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合格+特长"课程体系,要从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基本框架包括基础性课程系统、拓展性课程系统和研究性课程系统.该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一要注重课程建设规划的实施,二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要加强课外体育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成长团体辅导"课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许多不足。本文从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具体方案、实施过程、教学反馈、课程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全情投入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改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需要营造和谐的校园、家庭与社会环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衔接,处理好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实践活动的衔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对于揭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防治心理疾病逐步转向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这使得案例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中日益受到热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异彩纷呈的案例背后却折射出教师在案例选取上的误区。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只有准确把握案例选取的价值取向,使案例在形式上从可有可无的点缀转变为不可或缺的主角,在数量上从多例杂乱转变为一例贯穿,在方向上从解决消极问题转变为关注积极潜能,在内容上从随"师心"所欲转变为依"生心"而设,在功能上从教师的激趣导向转变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价值,也才能真正落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事件不断增多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现实,当前高校急待解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机构和课程等方面去构建立体的“网络式”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层层的教育网络来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确保高校真正培养出心理素质过硬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体验式教学契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构建“理论知识模块“”能力培养模块”和“社区实践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创社区实践项目,搭建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深度探索,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