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对高校行政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两大要务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构建人本理念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坚持教学优先、科研为重、教育为本原则,和谐学术发展与行政管理关系,提高规范化行政管理执行力,则是新时期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本观"、"协和观"、"经权观"、"激励观"等有价值管理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现代行政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周雁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98-100
人性化的行政管理,是以“人本化”为中心,以“人人获得尊重,人人获得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具体表现在充分尊重学院的教职工;提高管理者的情商;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体现人性化思想的分配制度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又是一种教育的发展策略,是创新的时代要求。当前,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的最高要求,是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行政含义进行阐释,对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研究,目的是更好地增强教育事业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使其管理有据,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彦海 《华章》2007,(10):40-4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急切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政府的行政职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政府管理要以人为本.因此,本文围绕以上几方面探讨了人本行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行政管理思想体系。通过对邓小平的行政管理理论内涵进行概括总结,形成对其行政管理思想的深入认识,更进一步人本解读邓小平的行政管理理论,理解邓小平行政管理理论的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被管理者的主观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是人性解放的一种进步。反观当前高校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由于过于强调统一性和行政性,大大抑制了学生、教师等被管理者的创造性,已经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打造人本文化氛围、梳理管理服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发挥教师的管理作用等途径来进行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是人本经济。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管理的人文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实践人本管理理论;形成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人文精神重构管理学。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以创新工作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体制为工作的重点.在管理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组织人本主义认为,更为开放、参与性更强的人本主义管理风格,能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高层次需求而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的发展.组织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应是未来组织管理的一个优先目标.我国高校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运用组织人本管理的观念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行政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是人本经济。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管理的人文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实践人本管理理论;形成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人丈精神重构管理学。  相似文献   

11.
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生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引导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指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组建了后勤服务总公司。在此形式下,高校后勤只有跳出″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加强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长期以来也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哲学基础,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端,因而德育应从以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指导理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内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其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人始于脑生之后(即受精卵发育10周时脑功能启动之后),终于脑死之时。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的特点是拥有感受性,感受性的存在是其享有完整的道德地位以及人们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条件。这样,以脑生/脑死,换句话说以感受性的存在与否为标准,人就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生前之人和死后之人,二是普通的人(亦可称为伦理人)。生前之人和死后之人尽管也是人,但因不具备感知能力而难以享有与普通的人同等的道德地位。在发生权益冲突之时,生前之人与死后之人要让位于拥有感受性、因而享有更高道德地位的普通人(伦理人)。这一点不仅为堕胎,而且也为治疗性克隆提供了重要理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人也在转型、其基本特征是人格的分离和价值观的 困窘,人成为“无所遵循”的人。为此,必须实现人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应具备一个具有时代特质的理想人格。我们认为,新时期的理想人格应是:“自我实现”型人格。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它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出发点和目的,以及衡量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要在这个价值目标指引下,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增进民生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要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图书馆要建设与数字化配套的图书馆文化;馆员是图书馆实践以人为本的决定因素,对馆员的关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实践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类直接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人们开始反思与批判,其中现代化在工业化之外的丰富内涵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随之人的现代化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力图对现代化、人和人的现代化这些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做文较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多学科对人的问题关注到人学的独立思考;人的问题研究主题内容的历时变换;人的问题研究的多向视角。人的问题研究发展前瞻: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复合和综合创新问题;关注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