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起始概念。加强起始概念的理解与内化,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与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自主迁移,建构新知。二年级“倍的认识”即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起始概念。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比较两数相差关系的经验积累,对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理解。在初步认识倍,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后,将延伸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本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比较理解倍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认识倍”,老师通常会强调学生的“说”,例如说:“蓝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通过单独说、相互说、小组说、指名说、集体说这样的过程,理解倍的意义。而我舍去了让学生反复地“说”的行为训练,并不是全盘否定这一教学行为,而是我以为仅仅这么“说一说”,学生对倍的体会还是浅层次的。于是,我把力量花在了“精致”概念的形成过程上,着力让学生体会、掌握“倍”的内涵上:“几倍”是指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一份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倍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的内容。“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好在前面有了乘法的认识以及几个几的教学,为本节课做了铺垫。例2的教学引出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则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求几倍数的问题和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了解性地引入,动态性地感知 师:(板书“倍”)对于这个字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倍”就是倍数。生:我知道有几倍。……师:数学中的“倍”,确实有像你们所说的“倍数”、“几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倍”是很多老师上研究课时不愿涉及的内容,其原因有二。一、“倍”的含义是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概念中的“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一个数中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它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看不到、摸不着,比较抽象,理解时要进行比较。还要用到乘法的意义,学生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8.
薛艳  王丽梅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11,(12):58-61,3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倍的认识例2一例3。 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活泼的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直观活动,使学生建立“一个数的几倍”的表象,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加强实际操作建立“倍”的概念栾淑珍,慕淑清佳木斯市第五小学“倍”概念的建立,统编教材是在第四册出现的。义务教材把应用题进行分组教学,因而“倍”概念提前到第三册。统编教材中关于“倍比”应用题只有两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义...  相似文献   

10.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倍的认识”一课.下面是对“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的教学片段: 师:(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答略)现在分小组比赛,看谁摆得更多更好。  相似文献   

11.
“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重要而又相对抽象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的教学顺序。这时候应该如何教学“倍”呢?新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沟通,由“几个几”转化为“几的几倍”,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74~75页的例7、例8。 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初步学会应用“倍”的概念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建立倍的概念和应用此概念解答有关应用题是重点;难点是把倍的概念与已知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即“求几个几”)联系起来,实现概念的同化。  相似文献   

1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礼县实验小学田巧云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0页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3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特点;4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倍"的具体含义,正确建立"倍"的概念表象,并初步利用"倍"的知识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培养探索精神、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P_(88)至P_(89)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继续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教材先通过例3指导学生操作,从中抽象出“求  相似文献   

16.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三册88页例3、例4。教学要求:1.将已获得的倍的概念和乘法的意义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比较抽象,往往容易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混淆。突破这个难点,要讲清两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2.用什么方法解答?教材上例8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同时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问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倍”概念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摆、看、想、说”的导学方式,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较好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P29页例4、例5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意义,正确理解两数的倍数关系,能说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画点建立“倍”的概念动学难点理解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评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紧紧围绕“倍”这个中,C课题,设计目标及重.b.、难点,同时也把学生的认识思维过程和观察思考过程列入了教学目标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具准备幻灯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