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的中国只能积极应对:政治上,积极参与全球化问题的解决,反对“西化”,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各类经济组织,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健全机制确保经济安全;化上,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明成果的同时,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方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军事上,不与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适度发展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化建设就必须使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同步并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化事业;就要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就要立足本国实际,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积极进行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伴生现象,是当今世界上一股一厢情愿的化思潮。化全球化,应是化信息、化价值观、化模式跨地区、跨国界、跨洲际的全球化的传播、冲撞、交融和共存的过程。化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必须正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发展的负面现象,坚持中国先进化方向,采取积极措施,把捍卫本土优良化、坚持化多样性,提高到确保国家化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等全球化一样都是必然趋势也是既成现实。但由于化与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化涵义的丰富性和自身深层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化全球化远比经济、政治等其它全球化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一方面,全球化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全球化趋同;月一方面,全球化也蕴含着化多元化的内在必然性、并由此可能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试就化全球化的复杂性和负面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从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利弊影响入手,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化显现出多元的发展格局。但化霸权主义与化部落主义这两种化思潮支配下的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化的发展仍有着重要影响。作提出,中国化应是世界多元化中的一元,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加强化建设,克服中国化面临的压力,迎接新的挑战,吸取中国传统化的合理营养,既积极接受并参与全球化,又要继承并保持民族化,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这样方可构建一种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通的当代先进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当今,化力与政治力,经济力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化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与核心。在中国,先进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以创新精神建设先进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化,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化成果,必须以立为本,重在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化需求,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根本方向。创新是化的生命,社会主义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继承,借鉴和创新是先进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一定能够他造出璀璨夺目的社会主义新化!  相似文献   

7.
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制度产生影响;教育具有传递与继承化,交流与融合化,选择与更新化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教育现代化、化交往国际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的化导向,坚持物质化与精神化统一,科技化与人化协同,传统化与现代化结合,外来化与本土化相融,使儿童艺术教育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和经济,政治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社会经济,政治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就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首先,坚持和实行正确的文化政策,其次,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第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后,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哲学的视野分析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了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方略。机遇和挑战是双重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国要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深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化的撞击。因此,反思西方化中的一些现象,寻找影响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的化资源,并使之宏扬光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在于加快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多样文化的碰撞与整合,推动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继承创新,并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往往是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情,指出译者必须正确对待文化融合中的不平等现象:既要传达异域文化,又要弘扬中华文化。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就是采取恰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思想,以促进两种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客观面对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实现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的“双赢”;全面跟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保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综观当代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化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比较而言,素质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得到了新的阐释,但素质教育的化基础和化使命这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关注化的全球化,认识并尊重化的多样性,警惕化殖民主义,弘扬民族化传统,促进化对话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自然成了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化使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满足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拟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渗透、中西价值观的碰撞、网络传播和英语全球化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对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要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发展壮大自己,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文化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传统价值观、文化产业及其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的方向性、民族性、吸收性、创新性、经济性原则,以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放性向度,努力整合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大力发展产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并不限于狭义的文化领域,而是和世界民族独立、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思潮等具有血缘纽带的联系,中国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关注更倾向于为本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焦虑和警惕。后殖民理论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启示在于揭示了西方殖民主义从军事、政治向文化转移的政治阴谋,警醒发展中国家审慎吸收外来文化。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又使得该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遇到新的难题和困惑,其具体体现在文化结构的四个层面上。因此,我们对于后殖民文化理论自身又需要保持必要的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