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初中地理不仅应当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并且还需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与环保意识,在当前愈发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之下加强环境教育,促使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在环境教育相对缺乏的当下,地理教学几乎承担起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地理教师必须重视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入,推动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效果的加强,以及地理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3.
酸雨、沙尘暴、泥石流、滑坡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是当今地理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身为一位地理教师,更应注重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现实生活中"环保"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只把"环保"当成一句口号。今天,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自然界已向人类敲响警钟。所以,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环保教育,让环保教育从孩子开始,从根源抓起。一、地理课堂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1.让环保走进课堂。环境问题的存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常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讨论性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相互的冲突,进一步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如,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剧增、生活需求扩大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日趋严峻的问题.然而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因此,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恶化的背景下,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而环境教育的开设与现行庞杂的学科考查相悖。在地理学科中整合乡土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推出整合课程,是实现环境教育,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充分挖掘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必要而紧迫。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而地理教学是渗透环境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环保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并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地理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刘双森 《考试周刊》2011,(77):172-173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具体从五个方面分析:运用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通过分析有关地理数据,绘制地理图表,使相关问题更直观、更突出.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漫画故事,给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课堂中,可结合某些环保专题.组织学生撰写环保小论文、绘制漫画,开展交流、评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产业革命以来的近200多年,人类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负荷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最关注的全球问题。因此,提高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必须认真完成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在环境教育渗透的相关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协调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培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环境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通过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负载了过多的人口,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建设,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环境保护己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的恶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将威胁到国家的环境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素质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而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做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时要注意使学生树立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利用地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推动教学顺利进行、提升地理教学价值。为落实环境教育,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并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人们已经意识到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保危机,它将对未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保,是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环保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举措,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更是加强初中生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也是他们跨入社会的重要一面。那么,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时要注意使学生树立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利用地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节日,对学 生进行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钊珍 《广西教育》2007,(10B):16-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师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环节。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