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88,2(1):48-50
此项研究是我国“六五”期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之一,是根据我国近期及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分机械结构强度和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两个方面。在机械强度方面有机械结构连接区及开孔处的应力分析、机械结构中的热弹塑性及柔性件刚度分析和疲劳设计理论在典型机械结构中的应用及分析等三个课题,在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方面有机械结构动态响应分析及实验研究、振动的控制及载荷谱的识别和噪声源发声机理、传播及控制等三个课题。承担单位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及郑州机械研究所。先后共有174人参加了研究工作,其中中高级人员82人。三年来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学部就学术领导小组怎样加强项目管理的问题组织了座谈,并分别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重大项目的学术领导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学术指导,严格动态管理,发挥整体优势,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截至1990年10月止,该项目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2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阿依-24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获一等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0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专利3项,发表论文192篇,专著9册,培养博士30名,硕士113名,获得经济效益近1亿元。  相似文献   

3.
西安交大在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方面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建成的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使这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和系统.该实验室现设有固体力学研究所和测量控制力学研究所.研究目的是为机械结构设计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使机械结构在实际运行条件下不致因强度和振动问题而出现事故,避免机械结构的恶性破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噪声污染与振动构成的危害;为发展新型结构、开发新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闻邦椿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和振动工程方面的教学工作,为培养各类学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任教期间,他曾讲授“机械振动学”、“工程非线性振动”、“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振动的利用与控制”、“机械和结构的动态设计”、“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除培养本科生外,现已培养了112名硕士研究生、84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后,指导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访问学者各1名.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动力学专家,非线性振动工程带头人陈予恕,从事非线性振动及工程应用40年。在我国率先开展非线性振动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在完成了多个国家非线性振动和机械工程非线性攻关项目之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和力学交叉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编号19990510)”。  相似文献   

6.
背景材料:陈予恕,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振动所所长,天津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956年天津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毕业,1963年获原苏联科学院机械所机械非线性振动专业副博士学位。1984~1986年加拿大Guelph大学非线性动力学专业访问学者。1998年获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任加拿大Guelph大学、Manitoba大学、加拿大WestelrnOntario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主任、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主编、美国JVC(国际振动控制学报)编委、IFTOIMM非线性振动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他主持的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包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还承担了国家“973”子课题1项及国家教育部“九五”重大项目启动基金1项,博士点基金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其中被SCI收录41篇、EI收录44篇。  相似文献   

7.
旋转机械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现代机械工程中的机械设备朝着轻型化、大型化、重栽化和高度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强度、结构、振动、噪声、可靠性以及材料与工艺等问题,设备损坏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大型汽轮机严重事故是其典型实例。为此,对于旋转机械来说,状态监测与预测称为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根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研究功能材料和新型器件的性能,必须对材料的原子结构有系统的了解,同时发展先进的电子显微学方法。现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揭示材料和器件的多种重要结构现象,包括界面原子结构、结构相变和局域电子结构等。超导和多铁材料是目前材料科学及凝聚态物理研究热门课题,“电子显微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项目重点关注了电子和几何铁电材料的微结构,深入分析了电荷序和铁电性,局域原子排布和拓扑畴的关联;系统研究了微观结构对新型铁基超导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项目获得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持完成,主要完成人有李建奇、杨槐馨、田焕芳、马超。  相似文献   

9.
组织“水稻机械稀直播与乳苗稀播轻型、高效栽培技术”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万亩水稻亩产650kg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苏州市科技攻关招标项目的研究开发,创立“水稻机械精量直播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内领先成果。成果的创新点为:①以带式播种器与播量调节装置为核心部件,研制出水稻精量播种机,并配套大田精播匀播的农艺规范,是水稻精量直播技术上的重要发明;②以机械精量直播为核心技术,配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是水稻直播技术的重大突破;③以杂交晚粳稻为主要品种,建立了相适应的轻型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大幅度地提高了直播稻的适应性、稳产性与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 年 1 月 9 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党和国家领导 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 讲话。 张高丽主持大会。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 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 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 国务院批准, 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授予“哺乳动物多能 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 45 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DMTO)技术”等 3 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 种培育”等 67 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 3 项成果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 26 项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73 项成果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二等奖, 授予若列斯· 伊万诺维奇· 阿尔费罗夫等 7 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 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 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科院共获奖励 32 项。 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单位, 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 项、技术发明奖一 等奖 1 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 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 项, 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牵头完成的“甲 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 是中科院时隔 23 年后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重要原创性 技术成果。 下面简要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院士的学术成就, 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 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 。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人口大国,避孕药具的安全性关系到5亿多育龄人群的身心健康。“中国避孕药具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技术与应用”项目以妇幼健康领域避孕安全为主题,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避孕药具上市后监测和风险再评价研究”(2006BAI15B07)等9个国家社会公益项目与课题。该系列项目由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成果获得2015年首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机械工程     
《科学中国人》2022,(4):20-21
超高真空机械解理和堆垛技术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黄元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冯宝杰等人合作,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工作于超高真空环境下的二维材料机械解理-堆垛系统。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制备二维材料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以分子束外延(MBE)和化学气相沉积为代表的“自下而上”法和以机械解理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法。研究者将机械解理技术与超高真空MBE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东鹏程教授与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2000年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热泵型涡旋式空调压缩机及若干关键技术”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在研制过程中以西安交通大学在涡旋式压缩机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为基础,研究出了“柔性密封及间隙自动补偿技术”。该项目所完成的研制成果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及成果符 合我国制冷工业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我国空调装置质量水平的关键技术 和配件,推广应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催化精馏技术是将催化反应与精馏分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技术。福州大学王良恩教授长期从事催化精馏技术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火炬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0多项、科技开发项目20多项。其中“催化精馏技术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应用及设备优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97101306.3),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28—2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海洋工程结构与装备技术基础研究”第15期双清论坛在广东汕头大学召开。来自机械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的40余位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6-286
本项目是“产学研”结合技术产业化。集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各方法”、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食品工业废弃物农用肥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成果:以“土壤-作物-肥料”三元协同作用为理论依据,独创了氮磷钾比例科学、含必需的中量和微量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利用了食品工业有机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应用本项目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00元/吨。“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已于2003年1月24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03113567.5)。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编 号19990510)经过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研究计划,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数理科学 部和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验收。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该项目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使我国在非线性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治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部分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为推动我国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综述现代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地表和空间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如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系统、卫星重力、绝对和超导重力、海洋重力、卫星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等)在地学不同领域(如导航、定位、重力场、地震、冰川、地表水、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千人计划”学者龚怡宏教授申请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视觉认知的脑工作机理及高级脑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资助经费3500万元。该项目由国内八家在脑认知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坚实研究基础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心理所、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安徽大学。项目组集中在“脑信号数据获取技术及分析规范”“脑视觉信息编解码”“视觉认知试验与计算模型”“高级脑机交互验证平台、评估体系与示范应用”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两年来在上述领域取得多项成果,成功达成各项任务指标。项目目前已发表论文163篇(其中SCI期刊论文83篇),达到5年总体目标的82%。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研究生55人,博士后3人,省部级人才计划7人。  相似文献   

20.
“电梯运行记录仪技术研究及应用”是由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承担、广州市银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的科技项目,项目成果“电梯运行记录仪”的基本功能有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统计、查询、系统提醒、用户管理,此外还有维修状态检测功能、电梯困人检测功能和电梯停电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