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学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我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将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整理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论坛综述     
2005年4月28日下午,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在学校八号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这是继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我校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本届论坛由校党委宣传部、人文社科办公室主办,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论坛在确立主题到向各文科院系发出征稿通知的短短十余天里,共收到来自经济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华学院和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来稿20多篇,经过甄选,10位专家学者及学术新锐应邀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WWW.SINOSS.COM)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开通。同日,以“信息化建设和繁荣发展高校人文社科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学校长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2009昆明论坛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学风严谨而平等自由的互动平台。本届论坛主题为“检视既往并辨析未来”,围绕该主题,来自国内52所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以“主题报告”和“专题论坛”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本文对论坛概况进行了扼要介绍,并对主题报告和专题论坛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6.
5月19~20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1”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采用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两种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圆桌论坛的四个主题分别是“为人文社会科学把脉”、“21世纪会不会再次爆发金融危机”、“21世纪中国国际环境与国家安全会面临哪些挑战”、“21世纪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汇集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 ,体现了人文社会…  相似文献   

7.
“201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以“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为主题,于2013年9月7~8日在河北邯郸成功举办。论坛由民进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协办,民进河北省委、河北省教育厅、邯郸市人民政府等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五届全国社科学报发展论坛”,于2007年8月19日至8月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200多名学报界的编辑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以往河北师大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前四届学报论坛的一个自然延续,也是第一次在河北省以外的城市举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教授赞扬了我校学报承办前四次论坛的成功实践,称其为论坛的可持续召开奠定了基础。会议有两大亮点:一是同行交流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二是业界公认的最权威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2009昆明论坛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学风严谨而平等自由的互动平台。本届论坛主题为“检视既往并辨析未来”,围绕该主题,来自国内52所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以“主题报告”和“专题论坛”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本文对论坛概况进行了扼要介绍,并对主题报告和专题论坛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10.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05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在长春召开。论坛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与发展取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三个专题展开,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首届“思想政治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问题、路径与意义”。来自教育部社科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社科网等媒体的6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致辞。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锐集团联合主办的“21世纪教育论坛”于2001年11月10-11日在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外专家学者200余人。会议以“国际化、数字化与基础教育”为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大会发来贺信,他在信中说,此次论坛以“国际化、数字化与基础教育”为主题,十分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期望和规划。他还强调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指出:“教育,不仅仅是在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民族的文化、民族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2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东五楼302室举行。跨学科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共同承办。本次论坛议题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论坛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副教授黄栋,主持人是经济学院宋德勇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柳朝晖教授及公共管理学院王冰副教授担当了本次论坛点评人。校长李培根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学报主编欧阳康教授,能源专家郑楚光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平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哲学系、公管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控系等单位的近30名教师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小鬼论坛     
《少先队小干部》2010,(4):F0002-F0002,1
本期我们论坛要进行的是有关“日记本”的讨论,自从预告了这个主题,很多同学都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了讨论,看来大家真的都深有感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15日在银川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副理事长姚申、张积玉、李大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师及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7,(5B):28-28
在基地导师仇忠海的带领下,全体学员积极参与有关教育论坛。有江浙沪三地名校长论坛、黄浦区主办的“文化兴校”的主题论坛、进才中学主办的“共同关注生命教育”主题论坛、市西中学主办的“校长国际论坛”和双名工程办公室主办的“名校长圆桌论坛”。仇忠海和基地全体学员积极参与发言讨论,开阔了学员的教育视野和学校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教育部社政司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会议以总结“九五”工作和讨论“十五”规划为主题,提出了今后社科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九五”期间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整体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的重大成果,其科研优势和实力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期间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2.9万部,发表学术论文59万篇,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8.
《职教论坛》2021,(3):F0003-F0003
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发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和“202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两项成果。教育学科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数量为182种,转载全文总量为1129篇。《职教论坛》以全文转载量25篇在教育学学科期刊列第8位,以综合指数0.513983列第14位,并再次被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社科联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2009学术前沿论坛”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经北京市伦理学会同意,由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负责筹办的“伦理学分论坛”于2009年11月21日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配合主论坛的主题“哲学60年”,此次“伦理学分论坛”的主题为“伦理学60年”。论坛分三小节进行,每个小节有一个分主题。30多名学者和10多名博士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20~21日,以“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160余人围绕论坛主题,从以下各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达成了许多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