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文献中的"学科基本问题"不完全相同,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学科基本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学科"理解,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系统研究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对经过筛选或组合了的"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同样能促进"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科"以及"学科制度"逐渐成为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社会学的视野与研究范式提出了"谁的学科"、"何种学科"以及"学科,何以可能"等命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科标准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深入探讨学科问题有必要区分汉语语境中的学科与西语意义上的学科(discipline),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学科、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学科与人文学科,以及制度化学科和非制度化学科之间的诸多差异.伴随着学科制度化的进程,学科组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今天学科已不再只是学者的学科,而是学院的学科.不过,无论如何,学科之所以可能,归根结底还在于学科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用以认识世界的一种知识组织化的形式.学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师教育》2020,(2):45-51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深陷"学科虚化"、"学科失宠"与"学科混战"等"三重焦虑"之中,回归教师教育学科主体地位是重振师范院校的正途。在师范院校中,这些焦虑的直接体现是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布局萎缩,校内教师教育学科紧缩,以二级学科设立为标志的教师教育学科内核重构运动悄然兴起。面向未来,当代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思路是:坚守"师范大学"的初心,构建"大教师教育学"学科体,强化学科体内部的互动与融合,推进"三层整合"思路,以及做强文理学科的教师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要求课堂教学应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就要有效渗透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包括学科要素与学科历史两个基本论域,学科要素则主要由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三者构成。通览我国教育社会学近百年的学科论,可概括大要为如下四则:"一涉",即研究方法论上的"价值涉性";"二说",即研究对象上的"社会化过程说"与"相互关系说";"三论",即学科性质上的"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及"事实与规范兼有论";"四段",即学科历史上的"初创"、"停滞"、"重建"及"转型"四个阶段。本文以史带论地检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中的四个困扰性问题:研究对象上长期主导的"关系说"其实并不能标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独特性,学科性质上不得不坚持的"事实学科论"事实上难以成立,学科历史上惯常的"三段论"不免失之粗混,方法论上的"综合论"实乃说到容易做到难。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大学"学科特区"建设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目前大学"学科特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学科特区"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学科特区"建设的统筹规划;二是促进"学科特区"与相关学科协同发展;三是建立"学科特区"建设管理机构;四是营造良好的"学科特区"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7.
学科的两重建制决定了学科的两重评判标准,今天"学科"与"领域"的不断靠拢说明了传统的学科评判标准已经过时失效。走出高等教育学"学科"与"领域"的争论,需要我们超越传统学科评判标准和具体学科的立场,站在科学整体转型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学科和学科的评判标准。学科仍然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工具,坚持学科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学科综合"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中的"学科综合"如何适度、可行、必要地进行,成为基础音乐教育研究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纽约州音乐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学科综合"应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综合"目标,同时延续"学科综合"溯源、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且适当拓展学科综合门类,丰富"学科综合"架构,以此实现"学科综合"教育价值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985工程"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最新的ESI数据库的数据表明,39所"985工程"高校进入ESI的学科在全国高校进入ESI的学科中比重已达40%以上。借助ESI数据指标,分别从世界影响力学科、世界一流学科、潜在优势学科和临界影响力学科四个方面对我国"985工程"高校的一流学科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985工程"高校已有373个学科达到世界影响力学科水平,有5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有32个潜力值大于0.9的优势学科和24个临界影响力学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科教学重"内容"轻"目标"、重"学科"轻"育人"、重"形式"轻"探究"、重"分数"轻"素养"等问题,提出学科育人应遵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教材育人内涵、教材创造升华、"无痕和有形"德育结合五大原则,论证学科育人策略:重塑素养导向的学科教学观、重理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本质、重建学科育人校本化的实施路径、完善学科育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对学科教育曾有四种态度,即"轻视"、"对抗"、"亲近"和"超越"。"学科本位"和"人本位"的二元关系是对学科教育态度的来源。重建"生活"概念,从新生活教育视角看学科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认为学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学科教育是三种生活教育之一是生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科教育实施还存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育,个体生活教育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将学科德育定义为"加法式"的学科德育或"专门化"的学科德育,在逻辑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科当中天然内含着德育,或者说德育是学科的内在属性,这种理解更能够体现学科德育这一概念的实质。学科德育中的"学科"和"德育"是一体的,二者统一于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实践活动这一规定性。学科德育中的德育更多是作为学科教学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育人效果,并不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僭越。学科德育主要有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德育三种主要形态。学科德育归根结底是要求学科教学回归教育的原点,即使人向善。学科德育就是确保每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体现自身的教育属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科能力的研究有心理学的自觉,当前则存在内卷化的风险,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在新的学科能力分层中,作为"前基础学科能力"的"学科模仿能力"以及作为"超高阶学科能力"的"学科想象能力"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进一步研究应不断彰显学科特色、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与提升"可模仿性",并以学科想象力为入口沟通学科的课程与前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在要求,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整体性、综合性,贯通性、逻辑性,实践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范围的三个层面,可以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中最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学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实践,可以将其特点概括为"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内卷化是学科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表面"繁荣"与实质"停滞"混为一体的焦灼状态。教师教育学科正位于学科内卷化发展的临界点上,其直接表现是"虚假繁荣""表面强势""一味体量扩张"。学科范式突变是破解教师教育学科"发展路径依赖"的基本原理,其切入点是:选好学科生长的突点,激活学科增长的动能,治理学科发展的内外关系。当代我国教师教育学科质变正迎来新机遇,其中社会需求高涨、研究队伍膨胀、学问积累激增等最为明显。面向未来,教师教育学科走出内卷化困境的行动策略包括:学科热点驱动策略、学科基础夯实策略、学科内能释放策略与学科基质提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它在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观的根本转型: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结构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情境,学生由此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或年级持续探究并发展学科理解,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科实践而学习学科,亲身经历学科知识的诞生过程,由此既理解学科性质,又发展学科实践力,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二要义。这种新型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学科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我国学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摒弃"间接经验论"与"双基论",走向"直接经验论"与"核心素养观"。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学因其内生道德追求而使德育本源地成为教学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根深蒂固的德育"工作意识"以及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德育"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和学科德育形式主义的现象。学科德育的根本问题在于道德"外求"的思路,学科德育不应该成为关于"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或是"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学科德育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实现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学科育人意识和"德能",按照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并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学科特区"的组织模式主要包括:第一,新建科研院所,积极创设高校学科发展新平台;第二,依托现有学科优势资源,持续开展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第三,实施学科集群化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构筑学科群品牌。其实施路径主要是赋予学科带头人较大的管理自主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创新学科人事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营造优良的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如下:加强政府统筹协调,科学制定"学科特区"建设规划;优化学术梯队建设,引领"学科特区"快速发展;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提升"学科特区"核心竞争力;集中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提高"学科特区"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对学科教育曾有四种态度,即"轻视"、"对抗"、"亲近"和"超越"。"学科本位"和"人本位"的二元关系是对学科教育态度来源。重建"生活"概念,认为学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学科教育是三种生活教育之一,是生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科教育实施还存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育,个体生活教育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学科+"课程改革是以学科融合理念为基础,以某一门学科为逻辑起点,推进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和生活与技术等方面的整合。"学科+"课程校本实践的探索主要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倡导学科融合和开展综合实践等路径展开。未来,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基于学生成长需求架构"学科+"课程体系,基于学科特点开展"学科+"课程实践,基于教学实践需求建立"学科+"课程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