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源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表现为3种形态: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生成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评价应当基于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据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分为3种不同水平,这种水平划分吸取了布卢姆模型、PISA模型的长处,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特征,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数学试卷中经常出现的新题,一般指的是两种类型1.结合大学知识,给出新概念,利用新概念的定义做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最后一题或者填空题最后一题;2.知识交汇题,利用高中六大主干知识体系,抛开传统、常规题目的考法,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侧重于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试题结构。这种试题形式简单地说,就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材里,有一类内容被通俗地称之为"规定性"知识,即经过简约化提炼和符号化表达的结果性数学知识。为了在几何测量单位的学习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亲切,就要把教材中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前人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还原,使"结果形态的知识"通过还原加工转化为"过程形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类比教学",就是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时,对原先知识又是一知半解,掌握不好时,新旧知识必然会混淆不清,应用时难免错漏百出,若不及时加以排解,势必影响其他章节的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地归类比较,指出知识间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来面目,并加深印象,才能学好数学.一、通过类比学习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改组或重新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着眼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把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学生对新概念的建立,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总结,而有的则是根据旧知识进行推理的结果。引入新概念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以旧引新 数学概念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在建立新概念时,如果注意分析新概念中已有的知识部分,就能为学生理解新概念创造良好的开端。如讲最大公约数时,可先复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着眼数学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在引入新概念、解读新概念、应用新概念等环节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启迪,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认识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属性,实现数学概念的精准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知识相似性的新概念,并根据相似性概念介绍了数学中知识迁移的操作方法.从知识结构上分析数学中知识迁移产生的条件,进行了数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同时引入了从数到物质的变换思想,为迁移过程从低级到高级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犹如水归大海,数学新概念、新公式、新技能、新技巧,只有在与有关内容结合起来时,才能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否则只能呈零散孤立的状态,不利于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本文以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不等式为"根",看看它是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大学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它表现为显性的(明晰的)和隐性的(模糊的)等两种知识形态.这两种知识形态是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转换和创新的能动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具体表现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等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形态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教育的特殊目的要求我们对师范生进行数学教育形态的教育。数学的教育形态应注重“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连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数学知识观把数学知识看成是概念、原理、定理,符号等和静态集合体,将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接受”,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学的批判,而现代数学知识观测把数学和知识看成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将数学教学看成是“活动-建构”强调学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燚 《数学教育学报》2012,(3):95-97,102
知识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数学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是指教师为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具备的知识类型、成分及其比例关系,其研究目的在于寻求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应包括:取得教师资格应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得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撑性知识、促进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完善性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基于自己的学科知识、经验等,借助于“课例学习+行动跟进+经验打磨+实践反思”等“行动学习”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不断重组、提升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强化教学设计(实践),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实践中传递、积累数学教学知识,在反思体验基础上改进课堂教学,发展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教学是构成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概念的引入、形成、理解、掌握、运用是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非教学专业大学生对大学数学的文化价值的认知不够全面,普遍没有数学美的概念.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时,不能用数学美学方法来鉴赏数学对象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通过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从中得到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戴文英 《天津教育》2021,(3):99-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目标的新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在这一段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种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新的高职培养目标要求下,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应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高职数学教育改革应该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尝试一些新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如:数学建模、数学史、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实验、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WebQuest教学和多媒体等,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方法进入课堂,给数学教育输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8.
几何初步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概念教学、公式教学和应用题教学。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几何初步知识这一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接受性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pplying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framework, we discuss the components of teacher knowledge that might be useful in supporting mathematical inquiry, and examine ways in which we strive to develop this knowledge within a middle grades mathematics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prospective teachers. Using sample activities from multiple courses in the program, we offer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for supporting mathematical inquiry at all grade levels. We contend that an awarenes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ple facet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can be critical to supporting mathematical inquiry across the K-16 spectrum.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数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学生专业体系发展的重点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专业引导、知识融合、注重应用"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了"数学融入专业,专业渗透数学"教学方略,实现了数学教学对我校理工类和经管类的专业的有力支撑,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