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林东文集     
<正>本文集是瞿林东教授关于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领域代表性论著的集结,内容既涵盖史学理论、史学批评、史学功用、史学史纲、史学史志等基础性理论著作,也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20世纪中国史学、中国史学重要人物与20世纪中国史学关系等专题性著述,全面反映了作者四十余年的治学历程、研究路径,对于了解作者的史学观点及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的人常常注意到现代中国史坛主要被两大史学流派——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把持。史料学派忽视理论的重要性,于是竟形成一种史料丰富而史学贫乏的奇怪局面;史观学派则过分强调理论作用,习惯于用一种超历史的历史哲学代替具体的史学研究,看问题从现实政治的需要出发,从而否定了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在这两个尖锐对立、各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史学的现代性变迁过程中,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无论就其范式意义,还是就其实际影响而论,都是其他任何一个史学流派所无法比拟的。本文拟就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就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宗教学     
三、宗教学01.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02.社会主义宗教政策和中国当代宗教状况调查研究03.二十世纪科学与宗教问题研究※04.当代西方宗教理论研究※05.中国当代宗教状况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的预测※06.外部的宗教渗透与我国的对策07.当代国际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5.
七、中国文学※01.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02.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研究※03.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04.中国古代文论的方法与范畴05.中国文论的传统性与当代性、世界性与民族性06.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想研究07.当代西方文艺思想及对我国...  相似文献   

6.
从"实证"到"年鉴"--论西方史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法国年鉴学派是现代西方史学的重要代表,其创始人费弗尔、布洛赫以及年鉴学派第二代、第三代的史学家,在批判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史学的同时,全面重构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西方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本文从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论述西方现代史学这一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詹勇 《华章》2007,(12):63-63
二十世纪初,由梁启超发起的针对传统史学弊端的"史学革命",被誉为我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开端,它揭开了西方近代史学理论大规模引入中国的序幕.面对清末民初的这场"新史学"运动,学界多从"破旧"与"立新"进行表述,而较少涉及其与我国经史传统的复杂关系.本文拟粗浅探讨"史学革命"前后,各方在"新式史书"的构想及编撰实践中,对经史传统的扬弃与继承问题,以得出一点对现今史学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派"是在近代中华民族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承继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尚力主义思潮及吸收近代西方文化观念,以关注人类文化命运并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规律及其走向为宗旨的学术集合体。其在史学革命和文化重建构想中极富理论个性,本文拟就其史学思想,展开探讨和反思,寻求其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8年,国内学界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者们对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研究,进一步从资料、视角方面进行深化,并继续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于近代史学史上的著名史学家及其著作、史学史的具体问题也都进行了考察;对口述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中国公众史学的建设,学者们也讨论较多;学者们还对全球史、概念史、大数据史学等史学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界还对40年来的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中国传统史学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兴起“新史学”思潮。此时,通过日本间接传入的西方实验证主义史学对这一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主义史学倡导的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暗合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需求。新史学和二三十年代的实验主义史学各有侧重地发展了实证主义史学的两个宗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一直以来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国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讨论的问题大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但长期以来中国学者特别是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跟踪研究的学者不太注重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所讨论的问题和历史脉络了解不够,知之不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进行思想史梳理的研究成果,以增进中国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历史及现状的了解,并为中国学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由清华大学史静寰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研究范式研究" (DAA010146),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20世纪是西方教育史研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时期.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20世纪西方国家教育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变迁,主要从国别、人物、专题、比较四种视角来全方位地分析和揭示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范式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研究范式研究"结题报告的总论部分。文章从教育历史的记忆与反思开始,勾勒出西方教育史学百年的主要变革历程;进而运用国别研究、人物研究、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案例揭示出西方教育史学百年变革的主题,特别是其多面与杂色特点;最后用教育历史的继承与超越为聚焦,...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新视角。从西方心理史学及其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看,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也是可行的,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已见端倪,但在研究过程中应把握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教育史实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局限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支平教授:史学研究需要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运用得当。将大大拓展历史科学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如果过于执着于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纠缠.甚至把某一理论或者方法限定为历史研究的必然功课.那么理论与方法可能成为禁锢历史研究的枷锁。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固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却走上僵化教条的胡同.如何避免僵化教条的思维逻辑和唯我独尊的学术定位.  相似文献   

16.
十、新闻学与传播学0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研究※02.二十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总体进展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研究04.世界新闻事业史05.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06.中西新闻理论与方法研究※07.当代报纸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0...  相似文献   

17.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发表《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  相似文献   

18.
瞿林东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从宏观角度提炼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具体涉及到史学批评的概念、目的、标准及方法、作用等。其《中国史学史纲》从微观角度对自唐迄清的史学批评进行了深入探究。瞿林东先生对史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学界史学批评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英作为当代中国的知名学人,其史学成就及思想颇具表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洞悉当代中国的史学趋向。具体说来,朱英在史学研究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证主义的史学趋向、多元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和关注现实社会的史学情怀,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仅反映了朱英的学思历程,同时也可以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师培的史学者作配合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他的史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指导思想;他的进化史观在当时的史学领域是进步的;其治史态度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