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相似文献   

2.
<正>"趣味教育"的概念是梁启超第一个在中国提出的。在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有这样的话:"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两个答案表明了梁启超的人生信仰与人生观,那就是"趣味"。由此可见,对梁启超思想的了解与把握,"趣味"是关键。你的课有趣有味道,孩子们就愿意听,喜欢听。我想,在小学课程中,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正规和非正规的场合,无论是面对大学的学生,还是新闻记者。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便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我回答:“《分界线》。”  相似文献   

4.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5.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课外阅读》2006,(10):30-31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两,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为“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相似文献   

6.
夏殷棕 《学习之友》2014,(12):40-40
妻子琳达是美国人,生活在南部亚拉巴马州,而我,加拿大安大略人,与美国最北端毗邻,这样两个一南一北的人,可能是缘分吧,结合到一起。在超市,琳达问我晚餐吃什么,我说想吃萝卜,说着我便拿起一只大萝卜放入购物篮中,她问:“你拿那东西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王淦生 《师道》2005,(10):21-21
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可是,为了寻找适宜做灯丝的材料,他曾有过数千次失败的记录。事成之后,有人问他如何看待成功之前的几千次失败,爱迪生笑了笑,答道:“哪里有什么失败!我只是积累了六千余条不成功的经验罢了。”  相似文献   

8.
What Did You Say     
Stephengotapart-timejobatasuper-market.“Howwasyourfirstday?”Iasked.“Itwasgreat,”hereplied.“Igottotalktosomegood-lookinggirls.”“Whatdidyousaytothem?”“Doyoupreferpa-perorplastic?”你说了什么斯蒂芬在一家超级市场找到了一份业余工作。“第一天感觉如何?”我问。“好极了,”他答道,“我跟许多漂亮的女孩子讲了话。”“你跟她们说了些什么?”“你是喜欢纸包装还是塑料包装?”What Did You Say@小非…  相似文献   

9.
小汤姆问爸爸:“爸爸,你会在黑暗中写字吗?” 爸爸说:“我会啊,你想让我写什么呢?” 小汤姆答道:“在这张成绩单上签字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0.
郜莹 《小读者》2013,(5):76-77
家里少了钱,确定是孩子拿的。这时,你会怎么办? 总是一回家就把皮夹随手扔在玄关柜上的丈夫,有一天发现皮夹里少了1000元,便问我:“是你拿了我皮夹里的钱吗?”见我摇头说“没有”,他便又依次问了家中其他的“嫌疑犯”——11岁的儿子与8岁的女儿,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爱迪生试制电瓶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为什么还要继续研究呢?”“失败?”他说,“我没有失败。现在我知道了五种不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天深夜,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旧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工作,就问:“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答:“我在做实验。”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了?”研究生答:“白天也在做实验呀。”卢瑟福语重心长地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不能不提醒你,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3.
圣诞节前的那个星期天,有人问我:“圣诞节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过圣诞节,那么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的世界想要什么?”  相似文献   

14.
那天,我还在寝室,有同学叫我,说是校门口有人找我。我匆匆忙忙跑去,看见一个衣着整洁的中年男子,远远地一看见我就咧开嘴笑,灰黄的脸上便扯出几条皱纹。我感觉他不像坏人,便问他:“伯伯,是你找我吗?”  相似文献   

15.
顾梦寅 《小学生》2009,(10):21-21
亲爱的李尘表妹: 你好! 我是你异乡的表姐,顾梦寅。你现在好吗?生活幸福吗?我很幸福。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幸福是受到关怀,幸福是感觉温暖……  相似文献   

16.
我,一颗小种子,通体乳白,静静地躺在小主人的手中。“爷爷,这是什么种子呀9怎么跟别的种子不太一样呢?”小主人问爷爷。爷爷答道:“你把它种下去,看看会长出什么,不就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青人当中,最容易见到“怀才不遇”的人,听到“怀才不遇”的话,不少人冷眼看世界,撇着嘴论英雄,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式.我不禁要问,我们真的怀才不遇吗?鲁迅笔下有一种“恨恨而死”的人,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乱赌,无钱的便喝十几碗的酒,先生质问他们:“四斤的担,你能挑么?三里的道,你能走么?”我们出不妨自问:我能做些什么,我又做了些什么?怀才不遇是时代的不幸.然而,孔子怀才不遇,一代宗师的名位无人能;屈原怀才不遇,端午的怀念亘古不变;李白怀才不遇,斗酒而篇的才气穿透历…  相似文献   

18.
我睡在火腿床铺上,迷迷糊糊地问“我这是在哪儿啊?”只听到有人说:“你在食品王国。”“什么?食品王国?”面包人连忙说:“你不要紧张,待会儿国王会来看你。”  相似文献   

19.
奇妙人生     
邓笛 《高中生》2014,(11):62-62
“以前你做什么工作?”我问病人。“羽毛球教练。”他答道。他五十来岁,患了末期大肠癌,恶性细胞入侵脊骨,毁坏脊髓,四肢因而瘫痪。一个运动健将,怎样面对如此境况?我不禁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20.
“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是呀,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