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蒙元宫廷服饰制度在建立发展过程中,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效应。加强封建等级统治,维护统治秩序,刺激官手工业丝织等行业发展,促进蒙古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多元文化冲击中,蒙元统治者没有放弃蒙古传统服饰风俗,传承发展蒙古文化,进而成为维系蒙古腹地宗亲贵族的纽带,于社会稳定、文化传承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法家思想在战国秦汉时期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国到东汉末期 ,封建国家经历了由分裂到统一而又走向分裂的过程。在这过程中 ,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对于采用何种思想策略来富国强兵 ,进而完成和巩固统一 ,使国家长治久安 ,作了果敢的尝试。在这种形势下 ,诸子学说粉墨登场。其中法家思想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这过程中法家思想是如何实践 ,这实践又给我们何种启示呢 ?下面从战国、秦、汉三个时期就这问题来阐述笔者的粗浅看法。一、战国时期经历着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时期 ,富国强兵 ,进而统一天下乃诸侯所求 ,时代之需。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和实现统一 ,各诸侯国国君经悉…  相似文献   

3.
在宋朝,劄子是封建君主政权下大臣用来参政议政的常用公文。从刘克庄的劄子中,可以看到他对宋理宗时期的弊政在任人、雪冤、恤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见解。刘克庄的劄子表现出他为官的刚介风操,更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采。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区危机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危机的过程 ;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和少数蒙古王公喇嘛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 ,进行了英勇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和蒙古封建的反动统治 ,为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3世纪空前强大、发展迅猛的蒙古民族如何逐步演变为近代社会里没落保守的贫弱民族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明清两代,蒙古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萧条--恢复--稳定发展--持续低谷之变迁过程;与之相伴,蒙古社会也由领主分封制下的封建割据状态渐变为中央王朝统属下的地方盟旗,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使然:一是蒙古社会长期的战乱与纷争;二是明清两代所采取的民族分化隔离政策;三是喇嘛教的传入及封建统治者对之扶持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作为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不但丰富发展了前人的治国思想,开创了贞观盛世,影响了有唐一代,而且成为后世封建帝王争相效仿的榜样。他的许多治国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议叙议处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对各级官吏实施的奖惩制度或考核办法。在《理藩院则例》中 ,对蒙古王公也规定了明确的职责权限、严格细密的奖惩条款 ,优者议叙 ,劣者处分 ,旨在加强对蒙古王公的控制管理 ,以求得北部边疆的安定与统一。但在实施过程中 ,议处往往可用曾获得的奖励抵消 ,以维护其封建特权 ;议叙则可用捐输银两驼马获取 ,变成搜刮钱财的行为。这必然导致蒙古王公的贪婪、封建朝廷的腐败  相似文献   

8.
《一层楼》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尹湛纳希的作品。是蒙古文学脱离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依附,以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由个人创作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因此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尹湛纳希(1837—1892)是我国蒙古族文学史上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和诗人,出生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的作品除了《一层楼》和《泣红亭》两姊妹篇外,还有历史长篇小说《青史演义》及大量的诗歌和杂文。他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忠实地  相似文献   

9.
以《元史》为主要史料,从两个方面对蒙古国接受儒学的过程进行了论考,即传统儒学对蒙古国的渗透过程和蒙古统治者自身对儒学的接受过程。认为异族间的战争是民族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媒介,蒙古贵族经略中原的过程就是其逐渐接受汉文化的过程。而在征战中汉、蒙两族中的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为这一文化交融作出的种种努力,客观地促进了这一进程的实现,其历史功绩应予重视。蒙古游牧贵族征服中原以后,必然地要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汉族农业封建文明,这是13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0.
阿勒坦汗是蒙古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权威的一个可汗。从十六世纪中叶至末叶,在漠南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都是与阿勒坦汗相联系着的。阿勒坦汗统治的特点是:对蒙古内部,他竭力树立其政治权威,不断扩展其封建领地或试图消除蒙古内部的封建割据,并在自己的中心领地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一带建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基地,提倡多种经济,促进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建筑城郭和寺庙,传播喇嘛教。对明朝他主动改善双方的关系,力争建立和平互市,既有利于蒙古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沿边的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蒙汉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总之无论从对当时蒙古社会的发展来看,还是对明朝关系的改善来看,阿勒坦汗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对于阿勒坦汗统治时代的主流应该予以肯定。现在我想概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建设公民道德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并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道义支撑和精神纽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对促进和谐社会的能动作用的同时,要优化建设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略论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结构的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是“皇权与绅权”的二元式权力控制结构,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相表里,十分稳定,使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超常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各种异质性因素增多,促使这一社会控制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绅权的显著扩张,地方军事化、匪化等各种大规模社会失范现象出现.上述现象产生的社会后果就是原有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趋于解体,“国家-社会”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绅权劣化.这是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致使广大乡村社会逐渐陷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导致控制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方面,包括因政治危机和王朝鼎革而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转型期国家政权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士绅离乡与乡村社会权威痞化等.整个中国社会所遭遇的是全面危机,中国社会的重构已无法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通过对生活世界理性化过程的讨论指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传统社会生活世界所具有的知识和信念在现代社会失去了作用,这导致人们进行沟通行动时,在有效性和事实性之间产生了张力。哈氏通过分析法律的有效性和事实性,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理性沟通找到一条解释之策略,以法律作为沟通的媒介重新融合了规范秩序的有效性和事实性。  相似文献   

14.
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进行的 ,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对中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也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转型期农村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多,农村社会群体、组织、制度等实体结构的分化导致农村社会观念结构的分化,并使其呈现出多元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新的市场经济要求下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观念正发生着转变。本文着重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村老年人价值观转变的具体情况,以利于引导农村社会的正向分化,促进农村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政府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论文论述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不同模式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同时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共同规律,回顾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迁过程,要改革我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就要建立起“小而强政府,大而强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潮流或趋势,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实际。以此为背景和参照系来观照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化不仅提供当代社会的现实框架,而且也提供民族文化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提出收入分配出现差距是经济社会的必然现象,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指出收入分配扩大对经济以及社会的影响,最后提出对待收入分配问题,整个社会应该更新观念,政府应该完善其政府职能从过程和结果来调节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已经成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济、社会等角度探索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热。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并还将经过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人类步人共产主义。但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尤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它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资本主义在其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段时期内的局部发展;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难免遭受某些困难和挫折,这都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化成果,这不是社会主义的耻辱,而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