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如今,美国的许多父母和孩子穿成一个模样,听着同一曲音乐,因而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件好事吗?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一个尺度,即家庭代沟的完全消失也未见得就一定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2.
《人生十六七》2011,(9):31-31
现代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孩子的成绩,为孩子创造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条件,但是却少有父母关心孩子一辈子的“理财教育”。多数父母会认为,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再来和孩子谈谈理财问题,认为让孩子太早接触金钱不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提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斥责:“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向别人炫耀:...  相似文献   

3.
本刊主编孙云晓在新作《我的家怎么了》一书中,将父母们疲惫的抱怨、孩子们委屈的申辩梳理成“父母对孩子的十大困惑”和“孩子对父母的十大疑问”。他说,写这本书是因为关注到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代沟下移,以往十五六岁的孩子与家长因为代沟出现的矛盾现在已经提前到了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提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学习生活压力下的产物,也因此,家庭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我们将此书推荐给读者,是因为书中所列问题在我们许许多多家庭中都会遇到。或许,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师与学生之间就像父母与孩子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代沟”。并且师生间的代沟比父子间的代沟更容易产生,却更难弥补。因为父子永远是父子,相互间的了解远比师生要深,父母慢慢变老了,子女也渐渐长大了,子女长大后,会逐渐理解自己的父母,慢慢填平相互间的代沟。但师生不会永远  相似文献   

5.
庾晋  白杉 《现代家教》2003,(11):21-22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了横亘在父母与当代独生子女之间的一条鸿沟。“代沟”已经不单单表现在对社会和一些现实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上,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在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等众多方面,自己和孩子成了数轴上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而且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网络代沟,已成了许多家庭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父母为孩子用心良苦,处处为孩子着想,而许多孩子却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与自己有代沟,有的甚至仇恨父母。父母永远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用感恩的心去拥抱他们。  相似文献   

7.
主持:双休日带着孩子与亲朋好友聚会,是如今许多家庭乐意选择的休闲活动。一来大人们联谊、叙旧,放松一周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惫,二来让孩子也有玩伴,享受群体游戏的快乐。这本来于父母于孩子都是件好事,可最近几次的家庭聚会,却让几位父母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孩子们凑一块儿,最爱玩的是电  相似文献   

8.
贾彬彬 《中学文科》2007,(10):149-149
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听故事,总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这是件好事,但讲故事也是一门学问,讲故事有什么诀窍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2,(7)
父母跟子女之间有代沟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代际关系,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有点叛逆的他们更是不自觉地把跟父母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的。孩子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应该用最恰当的方法来与孩子交流。你跟父母关系还好吗?  相似文献   

10.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也会与父母形成代沟。作为父母,能够放手让孩子在诸如选择自己喜爱的服装上采取一定的自主权利,无论是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判断力以及和父母良好的沟通行为上都大有裨益。所以,对于赋予孩子自主选择服装的权力,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儿童教育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华章》2004,(1)
中国的学校、父母和孩子与美国的学校、父母和孩子人们看一件事物的本质常常采用比较的方法。中国的学校、父母和孩子与美国的学校、父母和孩子比较会怎么样?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10条有趣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张鲁豫 《家教指南》2009,(10):18-20
阅读虽然对孩子助益良多,但最重要的是阅读本身所带来的喜悦及满足。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更是件好事,只要父母善加引导,书和阅读就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代沟”的调查,承认代沟的存在,从思想方面、生活方面、家庭责任方面、政治方面、行为方面、社会交往方面、用钱方面和着装方面等分析“代沟”的症状与表现,分析“代沟”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出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法,并教给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话是开心的钥匙。谈话也是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上架设的一道坚实的桥梁。所以,为人父母者即便再忙,也应当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聊聊天。  相似文献   

15.
冯维 《家庭教育》2009,(7):60-61
代沟的表现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往时,往往感到有代沟。什么是代沟呢?代沟,就是指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代沟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情感沟通。其实,在任何时代,代沟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只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文明和新技术革命空前发达,加速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得当今两代人之间出现的代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激烈。  相似文献   

16.
姜琴 《山东教育》2004,(23):93-94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在渐渐地长大,因为心理的成长和学业的压力,几乎没有和父母沟通的机会。两代人之间有着明显的代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开展了“知心家信”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时机与方法,养成主动与父母沟通的好习惯。刚开始写知心家信的时候,很多孩子把它当作是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家教信息     
《家庭教育》2007,(11S):48-48
为防孩子成“卡奴”,美国父母重财商;集体舞与孩子早恋没有必然关系;儿童比十年前关心世界;孩子是家庭大宗消费的影响者  相似文献   

19.
秦守芬 《山东教育》2008,(7):122-12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都是感恩。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惯和行为,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情感脆弱、凡事唯我独尊、对父母的苦心不理解、对他人缺少关心等。其实,就是他们缺乏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既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如何感恩,这种现状很值得父母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关键是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良好的亲子交流能及时沟通亲子感情,使孩子深切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也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发现孩子真正需要引导和帮助解决的问题。可是,在育儿过程中,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交流能带来的益处,甚至还产生了一些误区,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幼儿无需交流持这种意见的家长认为幼儿是不需要交流的。其理由一是幼儿年龄小、不懂事,他们更多地依赖父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与之交流也不会形成所谓的“代沟”;二是在孩子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