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西安某校给成绩不好、表现稍差的学生戴"绿领巾",内蒙古一学校推出让考试成绩在前50名的学生穿"红校服"之后,山东枣庄某中学又出现了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些地方中小学教育怪招频出:给学习差、表现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根据学生成绩好坏分发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向成绩前50名学生发放红色校服:要求差生到医院测智商;用“喝猪奶”来惩罚不听话学生:罚违纪学生“脱裤子跑步”并由女生“监督”……种种行为引发公众热议,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王维审 《教育文汇》2013,(23):41-41
据《南京日报》报道:淮安市某中学学生反映,他们学校的校服编号都是按照中考成绩排名编制的,号码就印在校服胸前和背后,特别显眼,很多中考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很伤自尊。该校一负责人表示纯属巧合,因为校服上印制的号码是教育部门的学籍号码,而这一号码是教育考试机构按照学生中考排名来编制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些教育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热议。一是"绿领巾",某小学好学生戴红领巾,"后进"学生戴绿领巾;二是"红校服",让后进的学生穿醒目的红色校服;三是"三色本",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各地一些中小学出现的"颜色标签"颇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给"好学生"穿红校服,山东一中学用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区分学生成绩好坏……看到这样的报道,心中总有一种难言的郁闷。教  相似文献   

6.
事件     
《中学生电脑》2013,(11):5-5
江苏中学将中考成绩排名印上校服 淮安市盱眙中学学生的校服编号竟然都是按照中考成绩排名编制的。号码就印在校服胸前和背后,很是显眼,很多中考成绩差的学生都不好意思穿校服了。中考成绩排名就这么胸前背后地印在校服上,一眼望去。通过校服学生们似乎被人为的分成了三六九等,这让不少学生、尤其是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觉得很尴尬。  相似文献   

7.
我算是一个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每天穿校服、准时交作业、不早恋、不逃课、不打架……成绩也很好。可最近,我开始羡慕那些“坏”学生。  相似文献   

8.
随便走进哪所小学或中学,我们都会发现,学生无一例外地穿着校服。更有甚者,连学生走路的姿势,上下楼梯的快慢,几乎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这种管理效果,正是许多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规范化”管理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9.
以前只听说过学校有“重点班”、“快慢班”,却从未听说过以贫富分班的。但据报道,四川一所中学就是这么做的。该中学从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开设有两个“封闭班”,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3500元左右。学校规定,“普通班”学生一律穿蓝色的校服,“封闭班”学生一律穿红色的校服,于是两个班的学生就有了“颜色”差别。“封闭班”和“普通班”在享用的硬件设施上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封闭班”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学生就享受不到这些。如此分班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富家子弟的学习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10.
廖攀 《教育》2006,(1):4-4
12月4日,人大附中800多名学生分乘17辆大客车,载着1300套为乡村同学精心制作的校服、书籍文具和别致的小礼物开赴35公里以外的北京延庆永宁镇永宁中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与延庆县永宁中学“手拉手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永宁中学的同学们得到  相似文献   

11.
有位杭州的市民反映,他的儿子在杭州某中学就读,有一天发校服,儿子把它拿回家时发现学校的名字印在前面,很小;而校服的背后却是很大的广告,写着"杭州恒大建树市场",还留了电话号码。对此,该民办学校董事长称此举可防止学生走丢。  相似文献   

12.
新闻背景日前,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中学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初二学生王平(化名)的父亲气愤地道出此事—“学校9月1日开学,孩子回来跟我说钱交少了,交钱多的同学都穿红色校服,还哭着跟我闹,也要穿红衣裳。”王平所在的公平镇中学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因为“封闭班”的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每学期高达3500元。“封闭班”的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的学生就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当地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后,一时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陕西、内蒙古、江苏、广东等地接连发生“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事件。引起了教育乃至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追踪认为.一些学校的学生评价失之偏颇.学习成绩成为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评判标准.存在“分数压倒一切”的价值取向,以至于对学生采取不恰当的“激励”手段,用“绿领巾”、“红校服”等特殊标记来评价学生。与此同时,废除与改革“三好学生”评选的争议日趋激烈,概因为用学习成绩这个唯一标准来举荐“三好学生”存在诸多缺陷。本文以此为例,分析我国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邓睿 《上海教育》2011,(22):61-6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这边“绿领巾”事件刚刚平息,那边又冒出了优秀生着“红校服”的报道。刚刚过去的十月,人们还在为数日内一座城市里便有四名中小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等原因跳楼自杀的事件扼腕叹息时,又传来了教师勒令家长带孩子测智商以此摆脱学生成绩差的责任的消息。如此种种,让我们在惊诧、担忧之余,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4,(1)
据《扬子晚报》报道,我国西南地区一所学校为“便于管理”,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两种班级的学生不仅在服装上有区别,在其教学环境、师资配备及学校生活中则有着更大的差异。例如,“红领”班级人数少,班级备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施,“蓝领”班级大约80人,甚至更多,班级也不配任何电器设施;“红领”学生可以在食堂就餐,而蓝领学生只能在教室就餐。此事一经报道,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基础教育阶段“贫富两制”问题的讨论。本期话题栏目专门就此事作了社会调查,现将各方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成都市某小镇一所中学初一学生的校服分成两种颜色:蓝色的是普通班的学生(收费200元),红色的是外地择校生(封闭班,收费3600元)。红色校服学生,教室里有风扇、VCD、电视,桌椅都是新的;蓝色校服学生,教室里啥也没有。在一个学校同年级里,根据收费把学生分成两类,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并以校服颜色相区别,这种做法很有“特色”,古今中外未曾有过!“蓝装”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受歧视、不公平,校长解释是为便于管理,“教育界内部也有争议”。争议什么!明明就是教育不公、教育蜕化、教育腐败!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不能污染校…  相似文献   

17.
现今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时尚的追随者,他们会在打扮上花尽心思,甚至将脑筋动到了校服上。一些人将他们校服最上一颗的钮扣拆了,以此为时尚。许多老师对此做了强烈的劝导和批评,但仍有“时尚族”的影子在校园中徘徊。然而在上海市某中学的操场上却发生了下面一幕:校长走到一位校服上没有最上颗钮扣同学的身边问了句:“你妈妈会钉钮扣吗?”学生不语。“待会儿早操结束后,我来帮你钉。”校长说。学生立即不好意思地说:“明天一定钉好。”平常的话语,不一般的效果。那位校长所说的两句话是被人们视为再平常不过的话语,然而正是那两句…  相似文献   

18.
《校服》大部分中学都有自己的校服。同学们从小学升入中学 ,穿上新的校服 ,心里都会觉得新鲜。校服既是人生新阶段的象征 ,也是你所在的新集体的象征。从这个角度构思 ,可以写散文 ,抒发穿上校服后的种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比如重点中学校服给你带来的自豪甚至自负 ,普通中学校服给你带来的一点自卑 ;也可以写记叙文 ,比如你原来不喜欢受约束穿校服 ,觉得它不好看 ,后来通过一件事情使你体会到了校服的意义 ,发现了校服的美 ,为校服而自豪。校服同时也是新闻媒体经常关注的敏感话题。校服是否货真价实 ,是否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增加了负担 ,…  相似文献   

19.
上学不穿校服。在德国的小学校园里,孩子们穿的是五颜六色。学校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  相似文献   

20.
“没个性、难看、质量差,许多学生不喜欢现在的校服,为什么还要穿?”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舜文中学召开的一次学生装与校园文化建设沙龙上,舜文中学一副校长这样表示.沙龙上,与会人员就学生校服价格、款式等问题召开热烈讨论,希望学生校服“不再遮掩学生的青春气息”.(《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1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