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治理增效视角的档案服务建设是指将档案视为国家治理要素,通过档案服务建设,为国家各项治理工作提供档案支撑,以提升国家治理效率。该问题研究有利于明确档案工作服务国家治理大局目标,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提出国家治理增效档案服务建设问题,阐释国家治理内涵,并以抗战档案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档案工作服务国家治理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从国家治理增效视角开展档案服务建设,对树立档案工作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目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国家治理大局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国家档案资源的内涵及其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国家档案资源理论在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国家档案资源理论是对国家档案全宗理论的继承、扬弃和超越,进而界定了国家档案资源是指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成。从档案资源存藏及分布的维度,提出国家档案资源构成为档案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社会其他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民间收藏的档案资源、流失海外的档案资源、口述档案资源等。  相似文献   

3.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国家认同的可建构性以及档案与国家文化、政治的关联性是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前提,其内在逻辑在于国家认同的特性与档案属性的契合。本文基于档案既是信息内容的集合,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结合国家认同的分析向度,将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维度划分为历史文化维度和法律政治维度,进而提出了档案作用于国家认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及开发路径和档案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抢劫国有档案,应以抢夺国有档案罪论处.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对象包括国家机构在公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档案,国家收购、征购、受赠的非国有档案,以及国家档案部门代管的或寄存于国家档案部门的非国有档案,但不包括国有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5.
档案犯罪的对象是指国家档案管理部门持有的档案,既包括国家通过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获得的档案,也包括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代管的或寄存于国家档案馆的非国有档案。档案复制件不属于档案犯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上海档案工作》2011,(1):31-31
曹勤民在《中国档案》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明确并坚持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底线,对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底线,就是我国档案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收集范围。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3,(4):10-11,19
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在我国又称为国家档案全宗原则、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国家全部档案。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并引发了争论。1992年,张辑哲首先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①同年,邓绍兴提出国家全部档案与国家档案全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1994年,昝明霞撰文也认为国家档案全宗不等于国家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国家档案局相继发布了《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第一批和第二批),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框架。国家基本专业档案是反映专门领域活动的档案,主要是指在某些专门领域中,有固定形式和名称的,除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以外的专门领域活动的档案。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档案法规制修订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与统一性,完善档案立法工作机制,健全档案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国家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档案局对1992年发布的《档案法规体系方案》进行了修订,发布了新的《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三期对《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2007年,省财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步伐.使得此项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项目申报问题首先,把握国家重点档案的概念和抢救范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中对国家重点档案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所以申报国家级项目,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单一、内容贫乏之声一直不绝于耳。其实,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丰富的标准是有的,那就是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底线,只要把至底线的档案全部收集进馆,国家综合档案馆各时段丰富馆藏的目标就达到了。因此,明确并坚持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底线,对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针对档案学界有人对这一概念质疑,本文认为档案归国家所有是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基本内涵,只要有归国家所有的档案,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就不会过时,这一概念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县区短讯     
目前,林口县档案局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已开始启动。林口县档案馆馆藏档案32446卷,其中2159卷档案属于国家重点档案。  相似文献   

15.
国家档案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档案资源的书目控制的目的,其一在于加强国家档案资源的监督与控制,其二便于国家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文章从探讨国家档案资源书目控制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国家档案资源书目控制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了构建国家档案资源书目控制模式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本文中的“国家档案资源”指的是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产生的具有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档案。简单点说,国家档案资源就是需要由国家管理的全部档案资源。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指的则是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加工、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的能否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档案资源的加工、整理主要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其程序与方法已经固定化。相反,档案的收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工作的目的能否实现或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因此,这一问题一直是中外档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  相似文献   

17.
正《档案法》中所说的档案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这是依档案价值是否对国家与社会有利来划定《档案法》所调整的范围。由于"国家"和"社会"不是同一概念,各自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等于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因此,《档案法》中所指的档案应该分为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和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两个部  相似文献   

18.
档案立法,从广义上讲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档案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法规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档案立法。档案立法与国家的法制建设、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修复过程中经常会给档案带来一些保护性破坏,为了使档案在抢救修复过程中少受或不受损害,应该提倡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本文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实现、集成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傅华 《档案学研究》2006,20(6):8-12
国外档案工作者把文件与档案的快速增长称之为“几何级数”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十年时间里国家档案资源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家档案资源的增长规律,并对将来国家档案资源的可能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