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夹心泡沫水泥的制作方法,测定了泡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结合力及其抗冷热冲击的能力,并提出了提高其结合力的方法,为普通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复合保温墙体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影响陶粒泡沫混凝土强度的诸因素,总结了提高陶粒泡沫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高流动性、易施工等特性,可作为桥头软基段路堤的换填材料。为评价发泡剂性能对泡沫混凝土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不同稀释倍数下的发泡剂物理指标和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得出发泡剂的最佳稀释倍率。采用最佳稀释倍率的泡沫混凝土进行工程实例应用,得出其实测沉降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该泡沫混凝土对软基换填后的效果,并结合公路桥头软基填筑现场监测结果,证实该种泡沫混凝土能够达到减小路基沉降量要求,为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4.
泡沫混凝土是混凝土大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我市,泡沫混凝土出现的较晚,在应用上其使用次数也非常有限。因此焦作市有关此方面的经验也严重不足,就我已经掌握的材料来看,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活性剂与矿物材料物理发泡相结合制备动物蛋白发泡剂,并采用泡浆分开混合法制备泡沫混凝土,考察了发泡剂掺入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容重、抗压强度、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发泡剂掺入量为1150 mL时,泡沫混凝土的干容重为700 kg·m-3;抗压强度为4 MPa,吸水率为23%,泡沫混凝土的干容重相当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1/2-1/1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耐碱玻璃纤维对泡沫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在泡沫混凝土中掺入体积率为0、0.4%、0.8%、1.2%、1.6%的耐碱玻璃纤维,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耐碱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吸湿率、早期收缩应变、导热系数降低,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压比均提高,但纤维掺量高于1.2%时,吸水率提高,抗压强度降低。综合考虑纤维对泡沫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建议耐碱玻璃纤维最优掺量为体积率1.2%。  相似文献   

7.
一钢框架结构分别以普通砌块和泡沫混凝土为填充墙材料,据此建立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砌块填充墙和泡沫混凝土填充墙对结构的动力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的位移反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个用于估算FPR加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引入了FRP强度发挥系数(套箍发挥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 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时, FRP并未达到极限强度, 其强度发挥系数在0. 28~0. 59之间, 与FRP的弹性模量有关. 该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FRP加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其理论计算强度高于实测强度10%~30%, 偏差主要来自FRP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状况不理想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的离散性等.  相似文献   

9.
对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股市泡沫膨胀、破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美国股市也随经济的增长而快速飙升,形成了股市泡沫。美国股市泡沫的形成、膨胀、破裂是由其内在机制作用、非对称信息泡沫、非理性泡沫、高科技企业成长特殊机制以及大量资金的涌入造成的。我国股市应汲取美国股市教训,加强股市的监管力度,提高投资者的素质,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者,增强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提升股票市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房地产业积累了很多泡沫,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预警机制、泡沫防范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的弊端,介绍了DY-09无机防火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制得的保温板干容重为170±5kg/m3、导热系数≤0.05 W·K-1·m-1、抗压强度≥0.40MPa、拉拔强度≥0.1MPa、生产成本≤300元/m3,综合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当今较为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通过对泡沫混凝土传热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双曲拱桥泡沫混凝土层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力学响应,运用等效方法将椭圆形车辆荷载转化为等效矩形荷载,建立了双曲拱桥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的力学响应,确定了拉应力、剪应力和挠度最不利荷载位置.结果表明:相比均匀地基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双曲拱桥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板底拉应力与顶部剪应力最不利荷载位置发生了改变,挠度最不利荷载位置不变;在双曲拱桥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结构设计中,以纵缝边缘约1/4跨位置板底拉应力、横缝中间一侧靠中线位置板顶剪应力和纵缝边缘中部位置挠度为设计指标.分析结果为双曲拱桥不等厚基础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鉴于当前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政策导向与提高设计理念和建造水平的要求,采用页岩泡沫混凝土现场浇筑成型作为填充墙这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我心里有一幅美丽而神奇的图画,那就是我未来的家。 我未来的新家是用泡沫和新世纪混凝土制成的。这种混凝土比钢还硬,比木材还轻,安全性极好。所用的泡沫上面有数不清的小孔,能够很好地保温和隔热,具有自动“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5):F0002-F0002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一种轻质高强的泡沫混凝土保温砌块的研制”项目通过利用改性的聚乙烯醇纤维对泡沫混凝土进行改性,旨在研制一种具有密度低(B06级)、保温性能良好、强度远超规范要求、环保等优点,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既可工厂批量生产,也可现场浇筑的新型保温建筑材料。该项目从选题上看,积极响应我省市建筑节能、环保的政策,积极探索经济适用的建筑自保温方式;从研发上看,提出采用化学机械力分散PVA纤维,有效改善了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易成束且与水泥基体界面性能较差的缺点,提高了聚乙烯醇纤维对泡沫混凝土的增强效果;从应用上看,PVA纤维价格低廉,粉煤灰为工业废弃物,生产成本较低。且项目采用的制备和养护工艺均较简单,既可批量生产,也可现场浇筑。因此,研发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装饰设计日益注重,在注重装饰质量的同时,对装饰元素的合理搭配与运用也有了更多想法,清水混凝土是常见的工程材料,最初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人们应用清水混凝土创造出了很多杰出的建筑作品,并将其引入到了会展设计领域.本文将结合会展设计与施工相关要求与特点,包括空间、功能以及质感表现及相关技术探究清水混凝土会展设计要点,提出几点施工后的注意事项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建筑墙体的隔热性能不足,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分析玻璃砖在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和Ecotect能耗分析软件建立建筑墙体结构模型,模拟分析能耗。通过改造建筑墙体参数降低建筑能耗至最小值,建立目标函数,引入一种灰狼寻优算法对其求解,得到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砖年总能耗分别为预制木质外墙挂板方案的66%、保温板方案的63%、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方案的56%。玻璃砖的应用对于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弯曲韧性.CECS38???2004在隧洞支护与补砌、工业建筑地面设计中引入弯曲韧度指数和弯曲韧度比,这与以往基于ASTMC1018弯曲韧性指数不同.为此,通过四点弯曲梁弯曲韧性试验,利用不同方法计算弯曲韧性指标,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在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资产泡沫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首先建立了基于理性套利者的泡沫模型,阐述了泡沫产生,持续和破灭的一般过程和时间的相关性,接着通过引入变量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补充和进一步分析。最后将上面的分析过程应用干中国实践,对2006年至2007年初中国资产价格大幅增长尤其是股市价格水平大幅上涨作出了合理的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弹体冲击作用下,混凝土靶呈现三个阶段的典型破坏模式,即正面成坑、中间掘隧道及背面震塌,但对三个阶段损伤破坏机理及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主要影响因素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拟标定近期提出的较为完善的混凝土帽盖弹塑性损伤本构,全面探究弹体低速冲击下(弹体速度低于500 m/s)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及损伤破坏的影响机制。创新点:1.全面分析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及损伤破坏的影响机制;2.成功预测弹体在混凝土靶掘隧道高压力阶段孔隙坍缩引起的损伤行为。方法:1.改进混凝土帽盖弹塑性本构,引入单元删除准则(公式(19)),标定模型参数(图2);2.与公开弹道试验定性定量结果对比,验证材料本构、数值模型和参数的合理性(图6~8);3.数值模拟究混凝土拉伸、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对混凝土靶体抗侵彻能力及损伤破坏模式的影响,并与公开文献中主要发现进行讨论。结论:1.混凝土正面成坑及背面震塌的形成主要由其拉伸力学行为决定,而中间高压力掘隧道过程则由混凝土剪切及体积压缩行为决定。2.单轴压缩强度不是混凝土靶抗侵彻阻力主要影响因素,其高压力下的剪切及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