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由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可得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据此可得:结论在两条平行线间的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在其中的一条直线上,第三个顶点在另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如图1,若AB∥CD,则S△ACD=S△BCD.A CD B图1%推论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为边AD,CD上的点.根据图1中的结论,可得  相似文献   

2.
【题】 :过双曲线x2 - y22 =1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 ,若|AB|=4 ,则这样的直线共有 (   ) .A .1条    B .2条C .3条  D .4条正确答案是C .对该题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发现 ,此双曲线的实半轴a =1,虚半轴b =2 ,过焦点与x轴垂直的弦长为2b2a =4 ,|AB|=2b2a =4 >2a =2 .试问 :|AB|无论多长答案是否都是C呢 ?请看 :设双曲线 x2a2 - y2b2 =1(c =a2 b2 )的右焦点为F ,过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 ,|AB|=d ,试根据d的不同取值讨论l的存在性 .预备知识 :(1)两顶点间的距离是双曲线两支上的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 ;(2 )过双…  相似文献   

3.
有些概率问题照常规解法较繁,但如果适当地利用对称性,往往可使解法简化.例1 在线段AB上任取三点x_1、x_2、x_3,求x_2位于x_1与x_3之间的概率.解 这题是在几何概率部分出现.因此,一般自然是从几何概率下手,即:设AB长为1,点x_1、x_2、x_3距A点距离分别是x、y、z则全部样本点由G:0≤X≤1,0≤y≤1,0≤z≤1这区域组成.而“x_2,位于x_1、x_3之间”,则由满足:0≤x相似文献   

4.
正一、利用函数图象解题例1(2013年山东济宁中考)已知ab=4,若-2≤b≤-1,则a的取值范围是()A.a≥-4 B.a≥-2C.-4≤a≤-1 D.-4≤a≤-2解析:由ab=4可得a=4,即a与b成反比例b函数关系,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由自变量b的取值范围,探求函数a的取值范围.评析:上述方法虽然叙述复杂了点,但一眼就能看出结果,从"形"的角度直观地发现了范围,降低了运算量,这种数形结合的分析策略显然对于选择题的求解速度大有好处,值得同学们积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如何确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位置,怎样在图形上准确作出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先引进一个定义空间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设AB、CD是两条射线,过空间任一点O,分别作与AB、CD平行且同向的射线OM、ON则∠MON叫做射线AB与CD所成的角。根据定义知道,两条射线所成的角θ与点O的位置无关,且O≤θ≤π。若射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则射线AB与DC所成的角就为π-θ。定理:设l_1与l_2为  相似文献   

6.
<正>线段的中点是几何图形中一个特殊的点,它简约而不简单.怎样破解中点问题?不妨从下面两道经典的几何题求解中窥见一斑.例1如图1,在△ABC中,AB=6,AC=4,AM为BC边上的中线,求AM的取值范围.解法1如图1,延长AM至点D使得DM=AM,连结BD.易证△BDM≌△CAM,可得AD=AM+DM=2AM,BD=CA=4.∵AB-BD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理)(22)题:“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2|CD|。点E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λ,双曲线过C、D、E三点,且以A、B为焦点。当2/3≤λ≤3/4时,求双曲线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问题 如图,已知点A(0,2)和抛物线x^2=x+4上两点B、C,使得AB⊥BC,求点C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解析几何中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值(取值范围)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两个动点在一个圆锥曲线上;(2)两个动点分别在两个圆锥曲线上;(3)两个动点分别在一条直线和一个圆锥曲线上;(4)两个动点在一条直线上.下面通过例子具体谈一谈解析几何中两动点间的距离的最值(取值范围)的四种类型的探求方法.1两个动点在一个圆锥曲线上两个动点A、B在一个圆锥曲线上,求这两个动点  相似文献   

10.
例题:如图1,设P(x0,y0)是曲线C:x2 =4y上的一个定点,过点P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相交于另外两点A、B. (1)证明: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 (2)记曲线C位于A、B两点之间的那一段为L.若点E在L上,且点E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求点E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1.有两根长3cm和4cm的木棒,现要选一根长xcm的木棒,使它们首尾依次连接能组成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X的取值范围是(安徽1994年)2.等腰三角形一边为6,另一边为13,则周长为.(杨州1993年)3.三角形ABC中,若ZC—2(zA+zB),则iC一.(河南1994年)4.若三角形的一个外均与相邻内角的比是3:2,一个不相邻的内角是so”26’,则另一个不相邻的内均是5.如图1,在凸ABC中,若All—AC,CH入AB,/HCB—20o,则/A一(长igl”3年)6.如图2,在西ABC中,AB—AC,/A·一4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H,则ZB…  相似文献   

12.
题目:已知椭圆x92 y42=1上总有关于直线l:y=x m对称的两点,试求m的取值范围.一、运用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法1:设A(x1,y1)、B(x2,y2)是椭圆上关于直线l对称的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C(x0,y0).因为AB⊥l,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1,于是再设直线AB的方程:y=-x b.由于A、B点既在椭圆上,又在垂直于l的直线AB上,点C既在直线AB:y0=-x0 b上,又在直线l:y0=x0 m上,从而联立:x29 y42=1y=-x b,消去y得:13x2-18bx 9b2-36=0,依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得:2x0=x1 x2=1183b,∴x0=193b.从而y0=-x0 b=143b.于是有413b=193b m,得m=-153b,而由于A…  相似文献   

13.
对于确定参数方程中参数范围的问题,不但是解析几何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且也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热门”问题。一、定比分点法对于含参数的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与两定点间的线段的位置关系(指:有两个公共点,只有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等)的题目,采用定比分点法来确定参数的范围比较简便。例1 已知抛物线 C:y=-x~2+mx-1(m∈R)。及两点A(3,0)、B(0,3),为使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一、理解概念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和线段BA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B.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C.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的是两条直线D.若点M在直线AB上,则点M也在射AB上解析:线段AB和线段BA表示的是同一线段;直线AB与直线BA表示的也是同一直线;射线AB的端点为A,向点B的方向限延伸,而射线BA的端点为B,向点A的向无限延伸,因此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一条射线;因为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直线AB上的点M不定在射线AB上(如图).所以正确答案为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距离B.两点间的距离是…  相似文献   

15.
问题1.过⊙O直径AB的两端点作⊙O的切线AD,BC.在⊙O上任取一点E,过E作⊙O的另一条切线交AD于D,交BC于C. 求证:(1)以CD为直径的圆与AB相切; (2)AD·BC为定值. 这是一道常见题. 在问题1中,让A,B两点发生变化,可得: 问题2.A,B为⊙O的一条直径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AO=OB.过A,B两点  相似文献   

16.
错在哪里     
1.江苏连云港海州中学刘希栋来稿(邮编:222023)题 长度为L的线段AB两端点A,B在抛物线Y=X~2上移动,AB的中点为M,求点M到X轴的最短距离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如下类型的问题:引例 已知实数满足-3≤2y-x≤2,-4≤y-3x≤1.(1)求y+2x的取值范围;(2)求y-x的取值范围.解 (1)解法1 利用不等式的可加性由条件可得-2≤x-2y≤3,-8≤2y-6x≤2,利用同向不等式的可加性,两式相加易得-1≤x≤2.同理,将-1≤x≤2与-3≤2y-x≤2两式相加,易得-2≤y≤2.  相似文献   

18.
例(2003年全国高考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心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的坐标为(x4,0),若1<x4<2,则tanθ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19.
<正>题目(2013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数学理科试题)椭圆C:x24+y2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1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A.[1/2,3/4] B.[3/8,3/4]C.[1/2,1] D.[3/4,1]解析:设P点坐标为(x,y),可得直线PA2的斜率k2=y/x-2,直线PA1的斜率k1=y/x+2.因为P点在椭圆上,可得  相似文献   

20.
例(2003年全国高考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心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的坐标为(x4,0),若1<x4<2,则tanθ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