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出现了电子档案。人们对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了不同认识,有些人认为电子档案是高科技的产物,它可以取代纸质档案;也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保真性不可取代;还有人认为两种档案同时存在是浪费资源。其实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一不可,两者有机结合将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能。一、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优点与弊端1.纸质档案的优点与弊端。优点:一是纸质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推进,电子档案正在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认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之间的区别以及结合实际推进这项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档案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它相关数据。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与传统的纸制档案管理有所不同,给档案管理部门传统的管理方法带来冲击。如何管理电子档案,科学有效的提供利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一、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上的共性1.传统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形成基础。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电子化资源,是现今电子档案管理的基础性特点,但是这些电子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传统档案的支持。档案的信息资源是不会自动电子化进入网络的,除了由形成活动的开展者直接通过电子的形式提供上网外,有相当一部分的档案则依靠具体的传统档案馆进一步收集、整理与加工,然后转录为电子档案后才能供网上使用。有了电子档案,不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程度大大提高,如何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做好电子档案的利用,成为档案管理部门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值得所有档案工作者去深入挖掘和研究的问题。一、电子档案的特点及优越性1.与传统档案相比,电子档案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文件记录方式多样,变化性大。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由档案人员手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查阅检索速度慢,难以充分将档案的作用发挥出来。电子档案可将档案通过计算机方便快捷地进行存储归档。第二,具有非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出现了电子档案。人们对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了不同认识,有些人认为,电子档案是高科技的产物,它可以取代纸质档案;也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保真性不可取代;还有人认为,两种档案同时存在是浪费资源。其实,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一不可,两者有机结合,将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能。一、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优点与弊端1.纸质档案的优点与弊端(1)优点:一是纸质档案管理具有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特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逐渐趋于网络化、数字化。电子档案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档案管理形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传统档案管理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电子档案的管理技巧。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信息与档案载体的管理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比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要求更高,而这种高要求也使得其在管理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分别由不同职能部门承担,“归档和集中保存,既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又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和界限。”①但是,由于与传统载体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其自身特点,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因此也有了特殊性。本文认为,正是受这种特殊性制约,未来的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否可以采用分散管理模式,并且通过数字档案馆工程将它具体实现。一、电子档案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及其分散管理模式电子档案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对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保证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面临深刻变革,正从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化档案,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档案管理部门也应从传统、单一的管理形式转变为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形式,因此,深化应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迫在眉睫。下面,仅就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深化与应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深化应用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目标要结合当前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在原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文件档案管理的共存问题和二者之间的互补优势,讨论了如何正确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及怎样进行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11.
姚丹 《兰台内外》2020,(4):27-2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档案管理方面,建立电子档案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未来档案管理必然会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目前,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已经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有效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电子档案管理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差异极大,本文简要阐述电子档案的优势,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子档案的出现给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带来了冲击,作为档案管理基本原理的来源原则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且有了新的阐释,但其统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不仅是传统档案管理的至善原则,也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本文探讨了来源原则在电子档案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炽 《兰台世界》2020,(2):92-9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的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纸质管理逐渐向电子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在应用中能够有效地规避很多问题,作为档案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电子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档案资源。在文章的介绍中主要是针对高校电子档案集中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广大高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兰台世界》2016,(12):65-6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档案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主要服务对象是日常管理与办公。和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比,电子档案能够有效地让工作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文章从电子档案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综合述评,进而对电子档案的建立和利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对高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4,(Z4):53-5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纸质文件逐步被电子文件所替代。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向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档案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档案的产生,使档案室和档案馆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出现了两种载体档案共存的现象。电子档案因其载体的特殊性,在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方面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无疑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档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也面临着更新与变革,探讨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畏 《云南档案》2018,(12):56-58
总结《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13号令)档案信息化内容,梳理分析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纳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规定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要产生大量的电子档案,同时,电子档案以其载体和载体技术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管理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进一步研究电子档案以及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差异,对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优势互补、并行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红娟 《档案天地》2011,(10):57-5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电子档案成了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成为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必须了解电子档案的特殊属性,并根据其属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一、电子档案的特殊属性(一)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而言,档案就是原件。电子档案的出现,则对传统的档案观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出现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方法与策略.电子档案的发展时间相比纸质档案要短得多,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比纸质档案更复杂,因而探索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电子档案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