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社会上传统的过高期望,给教师带来了职业上的压力和盲从感。教师越发觉得自己与来自多方面的期望,如来自家长、学生、学校及社会的不同期望相距甚远,导致教师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了激情,对学生失去了热情,  相似文献   

2.
“期望”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学习未来事件的预料或预想。“期望效应”是指因期望作用于某一事件或活动,引起相应结果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出于父母期望、获取教师的信任、和同伴的交往等在学习上会对自己产生期望,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期望,希望学生出现符合社会和自己要求的各种变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做的“皮格马利翁”实验,则有力地说明教师的期望通过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教师的期望能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这种期望作…  相似文献   

3.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一、研究目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师效能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随着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它包含两部分: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有的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期望具有两面性,既可成就一个人才,亦能伤害一个人;教师期望的不对称影响使得学生始终长期处于被动、弱势,这是学校教育产生后进生群体的一个深层的根源之一。教师不能辜负了学生、家长的期望,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自觉消除教学期望的负面影响,公平关照所有学生,竭尽全力,培育所有学生成人成材;这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与人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站立;“人民教师”在“险峰”,座座“高山”皆“险峰”!  相似文献   

5.
《辽宁教育》2013,(2X):50-50
<正>教师角色应赋予新内涵。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角色是建立在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上面的。这些期望,从另一方面说来,是来自别人对我们期望的主要方面。"因此,教师角色特点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素质要求和教师对自己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意识。国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教师在社会变革中所担负的使命及角色起了变化。欧美一些人士认为,未来教师角色应具有人文特  相似文献   

6.
谈教学兴趣     
谈到教学中的“兴趣问题”,一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兴趣”。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兴趣来自于教师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望,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喜爱老师,更加懂得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努力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转化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巨大心理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兴趣——“乐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只有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能构成“教与学”的最佳点,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教师育人应能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热爱之情。当这种热爱转为期望,就要使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期望。期望不可过低,但也不能过高。取道“中庸”,是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每个学生都盼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如果教师能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种期望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这是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方面,这种做法,权且称为“期望教育”。教师的期望,是通过各种途径诱发出来的,对各种期望的形成和特点,做出分析和研究,是“使期望教育”行之有效的第一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将期望教育”应用于专业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期望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应该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威信实质是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学技艺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专业课教师比其它学科的教师更容易形成威信,学生佩服教师像变魔术一样做一个又一个实验;本来有故障的电路一经教师检修灯泡就亮起来;教师像技术工人一样,对电视机、DVD、MP3、手机等电器的调试和维修能力,让学生非常崇拜;教师对当今的尖端科技诸如运载火箭、激光、超导、无线电通讯等如数家珍……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电类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使自己的道德和心理品质以及业务能力始终处于积极...  相似文献   

9.
高剑 《江苏教育》2014,(4):9-10
说起对孩子的期望,我一下子能想到的首先是我们老祖宗那句“成龙成凤”,其次就是“光宗耀祖”了。仔细想想,父母对孩子寄予什么期望确实蛮重要的,它决定了接下来家庭教育的方针、决策。有时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期望不足,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动力,家庭教育失之盲目;期望过高,拔苗助长,容易转化为负能量。我一直在学着调整对儿女的期望,怀孕时,我最大的期望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接下来不能免俗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延续,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按照我们的期望成长,越大就越有个性了,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孩子们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规划,我的期望就变得实际了院希望他们的一生能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能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感恩幸福。  相似文献   

10.
“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这里包括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教学故事。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办法,也成了教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众所周知,今天人们更多的期望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发展。问题是,校本教研本身具有多种形式,究竟采取哪一种更加有效。经过尝试,我们选  相似文献   

11.
对260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的“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其来源”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学英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来自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的压力均为显著。社会期望(包括学校期望)、自我期望与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矛盾。中学英语教师个体劳动强度与工资待遇的矛盾,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应试教育业绩评定的矛盾,是中学英语教师特有的职业压力来源。有助于中学英语教师缓解职业压力的措施有12条。并呼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承载着各方面太多的期望:学生希望从教师这里吸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父母希望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人,教育管理者希望教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如此的“厚望”,教师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好像不能承受这些重任了,“零存整取”的体力和脑力透支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在“9.8讲话”中对全国教师提出了“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实、与时俱进”的殷切期望,这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们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人格的艺术魅力,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影响学生,进而塑造学生。教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是造成新教师过度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常对自己期望过多的人会过分地驱使自己,同时永远对结果感到失望。我们在给自己规定许多“应该”的同时,也为学生设立了许多的“应该”,这些“应该”一旦实现不了,则会对自己不满意,也就永远不能从已完成的工作中获得乐趣。教师只是社会上若干职业中的一种,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神圣的光环,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有所侧重,重点突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为自己定下一个成长的阶段目标,比如,首先在教学业务上成长,进而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成长,然后在多媒…  相似文献   

15.
叶积德 《青海教育》2008,(11):17-17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主旨为“责任”与“爱”。教师之爱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现就自己学习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如何“关爱学生”等相关内容,从尊重、期望、理解、宽容四方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的教师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之间的差距,以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分析来自不同主体对教师的期望,揭示教师在多种期望形成的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中,最终选择实然角色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各种表现、成因及其对策。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 ,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实际上是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的。关注和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产生是广大教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效果为人们所承认以来,“教师期望”的研究一直很活跃。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现将国外该项研究所集中的主要方面概述如下: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很多学者考察了“教师期望——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对教师期望效应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教师期望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是有正负之分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表现及相关原因,并提出一些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本刊决定开设“讨论吧”以来,广大教师热烈响应,踊跃参与,纷纷撰文对所关注的议题发表意见。本期“讨论吧”主题是“何时纠错最适宜”。对此,来自江苏的张建国、周益民,湖北的刘从华,河南的王晓秋等老师,或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或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着手,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纠错时机的选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期望他们的思考和探讨会对您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学行为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