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乒乓球少儿运动员技术启蒙阶段中采用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手段为主的实验组其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推挡)、左推右攻、正手平击发球等四项基本技术单球连续击球最高次数明显高于以"单球训练"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田径队3000米障碍运动员祁某、张某的两周三堂训练课的实验监控,以速度耐力间歇训练法为主,对他们的基础心率进行调查,从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等不同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对于强度的刺激,心率的变化是很明显,通过用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可使运动员的心率储备增加,安静状态下呈能量节省状态,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均速持续训练法、变速持续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对运动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耐力训练。结果发现:3种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耐力素质均有一定作用,法特莱克训练法较另外2种训练方法效果更佳,运动员对该训练方法最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杨梅 《精武》2012,(16):26-27
作为羽毛球训练的重要方珐,多球训练具有突出的特点。通过对重庆文理学院选修了羽毛球选修课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羽毛球多球训练法相对于传统的单球训练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而言,多球训练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增加学生的身体负荷,提高学生速度耐力素质,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某项技术,提高对技战术,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战术球路,增强其战术素养,弥补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不足并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善和探索新的、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利用Kislter测力台,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知识,将一种新的负重振动力量训练法与超等长跳深练习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采用两种训练方法训练的篮球运动员的自由纵跳(CMJ)、下肢快速力量指数和完成杠铃蹲起规定动作出现疲劳时间的测试分析,发现负重振动练习对发展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较超等长跳深练习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为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理工大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进行传统的耐力训练;实验组2结合技战术进行有球的耐力训练,三个月之后以最大摄氧(VO2max)、无氧功率(P)、血乳酸(BL)为指标,将两组测得的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显示有球的耐力训练方法优越于传统的耐力训练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并且有效地提高该校校足球队运动员耐力水平,为普通高校足球耐力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一、多球训练法概述羽毛球多球训练法,就是运动员在进行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连续提供球到预订或不预订的区域,运动员运用一种或多种击球技术连续击球到指定区域或规定线路的一种训练方法。羽毛球属于轻巧型的隔网运动,其落地变化无常、球速快,当今优秀运动员击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期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索短跑专项力量阶段性训练方法,主要通过实验法,对15名男子高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力量分期训练研究。实验表明,经过力量分期训练的短跑运动员在专项力量指标上较非分期组运动员提高幅度明显。结论:在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准备期应该着重发展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竞赛前期重点发展爆发力和快速力量耐力,竞赛期应注重专项力量训练与专项速度及专项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7,(10):3-3
一、发展速度训练方法(见表1)二、发展速度耐力训练方法(见表2)三、力量训练方法速度是基础,力量是保障,人体任何的运动都离不开力的作用来实现。200米运动员更要有非常强的力量素质,包括力量耐力。主要的练习方法有持续法、间歇法和循环法等。反应力:在有了一定的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强化、专门的力量练习。就是练习者负重后在  相似文献   

10.
CBA篮球联赛前期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赛期间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力量训练法,结合速度耐力的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肌肉围度、肌肉抗疲劳的能力和比赛力量水平的提高和保持。在长时间连续的比赛中,间歇力量训练法较传统力量塔式训练法、强度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文献综述法对河南省中牟乒乓球馆不同多球训练密度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球训练的密度过大对少儿运动员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严重脱离了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密度过小,体现不出多球训练的作用。因此适宜训练密度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晨  林志桦  孙琦敏 《体育科研》2008,29(4):72-73,66
通过实验室、场地速度耐力相关指标的测试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检验场地测试速度耐力方法的可靠性,为上海女运动员的体能测试组中速度耐力测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结果显示:30m疲劳测试方法可以作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方法,平均速度这一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该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可以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科学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9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最大摄氧量、心率、乳酸、卧推与卧拉的最大力量(1RM)及力量耐力(40% 1RM,120 s)、静水300 m直线速度、静水8 km长划等指标进行测试,采用SPSS25.0对测试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并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关体能指标进行比较,诊断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问题,并提出相应训练对策。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有氧能力、专项力量、基础速度与专项速度不同程度落后于国际优秀选手。为提升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水平,建议采用水上与陆上相结合的有氧训练方法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提高全年有氧训练比例,科学安排有氧训练的负荷量与强度;采用陆上基础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力量耐力与躯干稳定性力量,采用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划桨的峰值桨力与功率;既要重视运动员静水划船的基础速度,也要强化其高强度、高速度的激流专项竞速能力。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廷邦 《体育科研》2007,28(5):53-54
为提高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水平,对闸北区业余体校15名10~12岁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3组多球训练实验,结果表明,35球组的训练能明显改善少儿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实验法、技术统计法,对高校乒乓球队双打运动员运用多球"量化指标"训练理念进行实践性探讨。实验与对外比赛数据表明:多球"量化指标"训练符合控制理论、遵循乒乓球项目技战术规律;能在短期内恢复与提高运动员双打技能;对运动员心肺功能以及意志力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实际出发,试图探讨建立符合实际的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文章认为传统的测试方法因为大多是在无球状态下进行,存在一定的缺陷,特指出必须结合有球的速度耐力测试才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一平 《体育科技》2007,28(4):57-58
阐述体能的概念,并根据水球运动项目特点,提出少年水球运动员的早期体能训练要从注重专项速度训练,综合发展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重点发展快速力量能力,发展耐久能力及加强灵敏能力的训练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和评价意义,方法:测试女子手球运动员(12名,上海女子手球队)的无氧代谢能力,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统计分析,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析和应用;结果:针对场上位置不同,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员的最大乳酸训练和耐乳酸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峰值心率为评价标准,监测运动后心率以观察恢复情况;结论: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疲劳和消除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把无氧功和心率联系起来以控制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乒乓球新规则十年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剖析了国际乒联“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新规则,具体分析了近十年来乒乓球新规则实行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与比赛的影响,结论表明新规则的出台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身体、技战术训练比赛和心理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在青少年训练中要增强瞬间爆发力和耐力,提高对接发球抢攻和相持阶段训练的重视与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