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细节的运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细节描写,典型人物才能有血有肉地站立起来。甚至可以说,只要记者发现了三五个真实地反映典型人物本质特征的细节,成功地写出一篇典型人物的报道就有了把握。反之,如果记者在采访细节上收获甚微,那就无论...  相似文献   

2.
喻春龙 《声屏世界》2011,(12):12-14
真实,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只有真实,才能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才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楷模,才能促进和带动人们向其学习,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为了拔高典型人物,在报道中或“隐性失实”,忽视细节真实;或以讹传讹,不作核实,都会有损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典型人物报道应注重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挖掘其蕴含的真善美,增加人情味,增添生活气息,让人们感到是一个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3.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报道的基本样式,而改进人物报道的脸谱化、同质化弊端,则是业务创新的焦点话题.通过细节发掘和呈现使人物报道故事化、特稿化,已成为实现人物报道微创新的有效路径. 按照普利策奖委员会的定义,特稿的特征是“文学性”、“创造性①”细节正是特稿实现故事化叙述、呈现优美文本的基石.细节是报道的指纹②,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尤其要通过独家细节的发掘,使报道更有辨识度.  相似文献   

4.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心阅读:典型人物报道,容易掉进"神秘化"渊薮,给读者带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心理排斥感。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去神秘化",才能赢得读者认同并产生心理共鸣。因此,要走平民化路径,视角要多瞄准普通人,多呈现具有人性美的细节,多采用平实的报道语言。典型人物报道是彰显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审读心理在改变。面对一则典型人物报道,常会有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全国各家新闻媒体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节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相对其他媒体,电视典型人物报道难做,通过电视镜头报道的人物,往往千人一面、标签化,这样的人物没有亲和力,当然更不会感动人。那么,电视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呢?  相似文献   

7.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新闻舆论引导功能。进入新世纪,典型人物报道有了新发展:典型选择体现时代精神;以平民的视角成就典型的高度;从人性化角度捕捉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8.
典型人物报道是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典型人物报道,不仅仅需要从平民视角寻找典型人物的可学可敬之处,还要从细节着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展示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只有三者皆具备,才能让报道精彩大气有说服力,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受启迪,才能更好引导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家新闻单位推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报道。近年来,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即掀起波澜,感动无数国人,典型人物得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这再次证明,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坚持三贴近,真实、本色、有血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是社会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采写典型人物报道,关键在于挖掘其身上重要的精神品质,用事实说话、从细节入手,找故事、挖情感、看精神,才能将典型人物报道做得有血有肉,给人以激励和鼓舞、感染、启迪,从而打动受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我国典型人物报道较以往有了巨大转变,无论是典型的传播理念,还是选题角度、报道方式,不管是细节描写,还是语言的运用。塑造的人物更加成功,采写的作品也更加感人。选题的平民化、选材的多样化和报道的多角度化使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理念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庞明广 《青年记者》2021,(21):31-32
本文通过一年中四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蹲点采访的经历,总结了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如何走进人物内心的采访技巧,以及如何以质朴的语言、感人的细节来打动读者的写作手法。典型人物报道重在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核,通过人物故事彰显时代精神,进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弘扬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来,长江日报每年都推出五六十个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其中重大人物典型李先盛、匡宗仪、吴天祥等报道先后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作为中心城市党委机关报,我们努力在报纸宣传中确立典型人物报道的强项地位,加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宏观策划,强化典型人物报道的宣传声势,着力追求典型人物报道的鲜明时代特色、深刻思想内涵和朴实表现风格,逐渐形成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新特点。省、市领导和广大读者称赞长江日报的典型人物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感染人。不少报道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有的还成为文艺创作的题材,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抓好典型人物报道促进了新闻宣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典型人物的宣传,是新闻报道百花园里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耀眼夺目。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树立和宣传典型人物要注重细节开掘,通过细节运用,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鼓舞人们永远向前。  相似文献   

15.
李旸 《新闻战线》2012,(5):102-103
细节,是典型报道打动读者的关键,也是记者把握典型人物的突破口。只有采访深入,才能够抓住细节;只有细节真实,才能够排除潜在的疑问,赢得读者信任。典型报道是记者的调查核实,不是道听途说。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报道,是对某一具体部门或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做的比较全面或系统的报道。典型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细节,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讯有别于消息的重要标志之一。生动而又逼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时,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就能使一个人物变得生动和立体。因此,为了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典型人物写活写出彩,记者必须重视尤其在细节的采写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吴英姿 《新闻传播》2012,(7):195-196
人物报道细节的运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人物写得是否成功,关键要看细节。一篇好的人物报道,要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常常有几根"支柱",即几个"饱满和出彩"的细节,让读者阅读之后,久久不能忘记。有了这几个支柱,人物报道就会"立体"起来。而那些事件过程,一些连接支柱的"软组织"也同样重要,它能把细节像珍珠般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可是,也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这些报道出现了对人物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先进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是,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是读者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报道对一些典型人物出现了任意拔高、千人一面,或流于一般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于是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把握典型人物的传统性和时代性1.注意挖掘典型人物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20.
典型人物报道历来是新闻媒体用于传递正能量,彰显时代价值和引导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方式,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在新媒体不断应用的新时期,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复合化,县级电视台典型人物报道需要改进思路和策略,以适应新形势,提高报道质量,强化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