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价值性作视角,将创新本体区分为科学发现创新、技术发明创新与产品创造创新三个环节.所谓原始创新由此区分为3个层次,增加了产品原创的内容.在界定产品原创的概念并比较三层次原创的差异后,发现产品原创对创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重视产品原创战略地位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知识创造是创新主体不断吸收与转化知识,并将不同领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构建了契合颠覆性创新特征的SECI改进模型(B-SECI),根据知识转移流动和创造演化等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解构,旨在更能精准把握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遵循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过程,并在具体形式上经历了创意社会化、方案外显化、技术雏形化以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将原始创新知识搜寻划分为前瞻型知识搜寻与反应型知识搜寻,探究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及差异,以及知识积累的中介作用和原始创新意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反应型知识搜寻与原始创新知识创造间具有倒U形关系。知识积累在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积累在反应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原始创新意志可以正向调节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且原始创新意志显著调节了反应型知识搜寻与原始创新知识创造之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为专利密集型企业实现原始创新知识创造而选择适宜的知识搜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创人才作为原始性创新主体,其原创人格更是原始性创新之魂。结合前人研究提出对原创人格内涵的理解,探讨国内外原创人格的研究现状,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切入点,基于物理学领域对原始性创新有突出贡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进行相关专著和官网个人传记的研究,分析物理学领域原始创新为代表的原创人格,旨在为今后其他领域原创人格结构研究及原创人格塑造提供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在传统SEC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外部知识源,构建契合颠覆性创新特征的B-SECI模型,根据知识转移流动和创造演化等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解构,分析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遵循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过程,并在具体形式上经历了创意社会化、方案外显化、技术雏形化以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原始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原始创新存在着见效慢、风险大、投资高等特点,企业通常处于原始创新与否的矛盾当中,即便选择原始创新后,也可能由于客观原因而不能将它进行到底.在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将企业原始创新的运作阶段分为--创新源获取、实施阶段、成果市场化阶段,并研究了政府行为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创新文化重视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人才市场成熟度、市场集中度、技术发展阶段、大型企业整体能力、企业生命周期等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明确了原始创新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互惠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引入战略柔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212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互惠性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在互惠性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能力柔性在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资源柔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在丰富互惠性理论的同时,也为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缺乏原创性自主培育新兴产业的现实,提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构建了新兴产业资源和服务、隐性需求、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原创技术、领先市场和新兴产业形成之间的理论模型,考察通过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制和路径。应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新兴产业领域29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通过对原创技术、领先市场的直接支持从而间接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隐性需求、资源和服务的获取;原创技术和领先市场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领先市场的影响程度比原创技术强。此外,在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环境不确定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以及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也得到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
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次提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由原始创新、孵化创新、产业化创新三个有机联系的不同阶段组成,并对其内涵、特点和相互关系作了阐述。高校的科技工作要充分重视孵化创新和创业化创新,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柏洲  高硕 《科学学研究》2019,37(8):1506-1516
基于B-Z反应模型,以互惠性文化为控制变量,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的三维Logistic演化模型,通过216份有效问卷数据和Matlab软件仿真研究了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下,当互惠性文化强度变化时,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互惠性文化强度相同时,当知识流动初期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均有关注时,知识创造的提升快于知识流动初期只注重知识共享或同时注重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情况;互惠性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强互惠性文化缩短知识流动演化的周期。本研究为企业实施合作型原始创新模式,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韩蓉  林润辉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89-1898
 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隐含规律与秩序的演化过程,文中运用混沌理论进行了知识创新的演化趋势和规律探讨。将知识创新系统看作复杂系统,分析知识创新的混沌特性,建立基于创新能力的知识创新的混沌动力学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的模拟和动态演变规律的分析,以创新的状态和系统的演化为依据,将知识创新分为非时间连续的四类阶段:创新匮乏阶段、初步创新阶段、规律创新阶段和混沌创新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进行了对应分析,并基于本文的模型从知识创新角度分析了知识创新系统中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生产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基础,从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出发,将原始性创新具体划分为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屹  李柏洲 《科学学研究》2010,28(1):141-150
原始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对于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进行高效的资源再分配是提升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充分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知识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模型,并对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通过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动态仿真模拟发现:对支持体系中政府投资比例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可以使大型企业原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网络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协同知识创新系统,是辅助知识网络成员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创新的虚拟知识网络环境。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的现状,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分类技术及智能协作技术,对协同知识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设计了知识网络平台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协同知识创新系统体系架构,并依此设计了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虚拟知识网络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设计驱动创新元模型、领导用户触发创新模型以及客户需求轨迹断点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原始性触发机制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触发机制模型的运作机理和原始性创新的阈值。重点分析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知识分布结构———框架、元件知识结构,强调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本质是各类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的不同层次的实践网络之间动态的知识流动、交换、合并和创新的过程。研究对企业分析自身实践团体及借助其嵌入网络的优势、在创新网络中选择正确的位势和创新方向、实现原始性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8.
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表现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粘性是知识转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困难因素.集成创新是以开放的产品建构来集成多种来源的技术,如何克服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成为技术集成创新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技术集成创新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并研究了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第一阶段主要是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的相容性、多样性技能人才等;第二阶段主要是现有的知识技能存量、领域本体、知识来源的品质等;第三阶段主要是新知识的应用及其与预期目标的融合.分析了新科电子集团公司克服知识粘性实现系统集成创新的经验.研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开展集成创新时,针对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克服知识粘性的措施,以提高集成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6):923-929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提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概念的必要性。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导从事的能够形成新的创新浪潮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源头技术创新。它具有技术的基础性、根本性;应用的广泛性;新的周期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等特征。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创新主体是创新家与企业组织的集成,即“创新家-企业组织”。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主要位于巴斯德象限中,是属于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它既开拓新的技术轨道,又扩展科学认识的边界。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是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