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外信息技术政策、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峰峰  赵海燕 《情报杂志》2006,25(4):109-111
从2004年全球NRI指数排行入手,通过全球信息技术实力对比分析出我国目前处于信息技术实力的相对落后状态,在深入分析美国、芬兰、韩国、德国和法国等信息技术相对实力较强的国家的信息技术政策、战略,政府作用以及实践经验之后,得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制定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的必要性,说明了信息技术政策的目标、任务与范畴,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信息技术与制定信息技术政策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以及在建立信息技术系统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政策进行了评论,指出了现行政策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修改与完善我国信息技术政策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曼 《情报杂志》1994,13(2):19-20
概述了信息技术负效应的六个方面,指出制定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来正确引导和控制信息技术的发展,达到扬利避害的目的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活动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由信息传播、收集、处理、存贮、利用、交换等环节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需要在信息政策与法律框架内解决.文章从创新发展导向下的国家信息政策沿革与问题出发,分析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信息政策、法律变革与要求,探讨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政策与法律推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并结合科技活动特点和科技政策作用领域等因素,构建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三维立体框架,着重阐述该框架的构成机理及政策含义,并利用此框架具体分析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为发展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规范与引导数字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为了揭示不同时期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变迁的演进路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本文在构建中国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1977—2023年国家层面颁布的数字经济政策展开文本挖掘与政策梳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经济政策历经萌芽、信息化、“互联网+”、数字经济四个演进阶段;(2)政策发布数量阶段性差异明显,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政策发布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3)政策焦点具有阶段演化性,随着国内外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国家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在关键历史事件推动下,数字经济政策重点从基础生产制造逐渐转向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外包的成因分析——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立  刘慧兰 《情报杂志》2006,25(10):11-13
在阐述信息技术外包含义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建立了信息技术外包形成的分析框架。从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的视角出发,分别从网络外部性、降低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和减少经营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外包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重点已从封闭式信息技术组织采纳行为转向交互式信息技术的跨组织系统扩散行为,以及后采纳期的组织成员采纳与使用行为,大量研究在IDT或TOE框架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理论,对信息技术组织扩散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对近40年来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考察分析,旨在介绍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进展,建构其理论整合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种由需求驱动的信息技术创新与扩散政策生成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信息技术创新扩散的因果关系。认为 ,IT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性、市场结构、信息技术网络外特性 ,是决定信息技术创新扩散的原因。针对传统的、单一的以信息技术R&D为目标的IT政策 ,或单一的面向扩散的信息技术政策 ;提出了一种由信息技术市场需求驱动的、协调信息技术供应商、信息技术潜在接受者、信息技术政策决策者关系的IT政策产生系统及其输出 ,其目的在于调节信息技术扩散速率 ,使其达到Pareto意义下的最优扩散路径 ,并详细地分析了该信息技术政策体系的结构与原理。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越来越多样,迫切需要一个系统性框架为政策制定提供指引。现有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的研究,难以应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和相互交织的特征。本文在回顾全球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出发,建立了包含要素、主体、关联、产业、区域、环境、开放和反馈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策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政策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丽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5-38,49
研究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理论,调研交通行业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现状,分析影响信息共享的关键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行业科技管理为抓手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提出政策的制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上海"十四五"科技人才工作要求,以当前上海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与人才发展需求的差距为落脚点,建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框架.基于1978—2020年上海市380份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结果和276份科技人才问卷结果,从政策供需两个层面评估上海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尽管上海科技人才政策频发,但政策供给与人...  相似文献   

13.
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论述构建完整的信息安全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及中外信息安全政策发展状况,提出由物理环境安全政策、数据安全政策、系统安全政策、网络安全政策和应用安全政策构成的我国信息安全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信息安全政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试探性治理理论,构建包括治理利基、治理范围、治理过程、治理目标、治理时间和治理主体六要素的分析框架,对2011—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试探性程度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就单个要素而言,治理利基与治理主体的试探性程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治理过程和治理目标试探性程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治理时间和治理范围的试探性程度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2)就整个政策体系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的试探性程度经历了"低—高—中"的变化轨迹,可将其分为启动期、扩张期和均衡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过程的角度,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构建三维分析框架,以广东省2008—2016年间出台的96项涉及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已颁布的有关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以规范性和约束性政策为主,可操作性政策相对缺乏;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对人才评价、人才流动和人才保障的关注度不够;重视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少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分布较为均衡。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任翔 《情报科学》2008,26(6):929-93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公安情报工作的手段与方法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矛盾。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项是公安情报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作保障,造成了公安情报工作机制不完善,公安情报资源开发不足,公安情报安全存在隐患,公安情报未能达到共享,公安情报预警不佳及公安情报人才不足等。因此,加强对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建设,制订与公安情报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ustralia's trea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vacillated between two policy directions: laissez faire, market directed strategy on the one hand, and stro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ist, plan directed strategy on the other. The resultant policy mix is more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 initiatives than a coherent strategy. It produces conflict between initiatives aimed at developing indigenous information industries and those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ll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the wider application of IT. Unlike its East Asian neighbors, Australia does not have a powerful, independent economic planning agency capable of creating and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y policy. Policies must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give and take of a democratic political process, a process that can lead to fragmented, uncoordinated policies based on bureaucratic inertia, the demands of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and short‐term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rather than long‐term strategic plans. The future of IT policy in Australia will depend upon the kinds of consensus that can be achieved on the role of I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will also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s skill in implementing policy and on the reactions of the private sector to whatever policies emerge.  相似文献   

18.
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现有科技政策作为研究样本,从政策工具维度、科技活动维度和科技政策层面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科技政策分析的三维框架。利用该框架对现有科技政策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现有科技政策在需求型政策上的缺失和相关科技政策统一管理力度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如何加强政策保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美国信息资源管理法律、政策和标准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它们的制定部门与机构的组织结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了它们的制定思想与指导原则,归纳出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体系,指出美国信息资源管理法律、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活动经历了内容从单一到多元,最终形成以电子政府为核心概念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框架的发展历程。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US law,policy and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reveal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its formulation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analyzes their formulating ideologies and guiding principles,and summarizes the formulation system of law,policy and standard for U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u-lation process of US law,policy and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experienced a development history from single content to multi-content,finally forming a system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with the e-government as the core conce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