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空间叙事学是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涉及的问题域非常宽广.下面,就自己已有研究和将要研究的有关情况,择其要者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以深入的心理描写,个性独特的人物塑造以及隐喻空间的使用奠定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运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巧妙转换,深入挖掘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品的多维空间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3.
以空间叙事与中国叙事学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着手,对空间叙事的由来及空间何以叙事进行探讨,认为空间叙事是叙事学跨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并给叙事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叙事学兴起,21世纪初叙事学发展空间得到扩大,并实现了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尚必武的专著《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论著,采用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将研究视野扩大,为我国叙事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发展载体与基础。《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叙事学研究的焦点是叙事作品的时间维度,而忽略了空间维度,其实在叙事研究中对空间维度的研究同样重要。空间在叙事作品中可以参与叙事和影响叙事。川端康成正是在《雪国》中通过书写第一空间——“实境”、第二空间——“虚境”以及第三空间——“空境”来传达对生命的思考和憧憬的。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时间维度研究,是一把尺子,一根线,讲究的是“联结”功夫;而空间维度研究,是一把刀,需要的是“切割”手段。无论联结或切割,其实都是一种学术建构。研究者境界的高下、襟怀的宽窄、识见的深浅,往往通过这种建构体现出来。儒家基本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品格是“和而不同”。儒学的时间维度的研究,重在说明“和”,而空间维度的研究,重在说明“不同”。这“不同”,应是特定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遗存与学人“心力之为”的有机结合,而非儒者个人或派别简单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方位归属。儒学的空间维度研究,必须同时参照时间维度的因素;另一方面,儒学的时间维度研究,也必须同时考虑空间维度的因素。从学界的既往成绩看,相较于时间维度,儒学的空间维度研究,尤须小心谨慎,以避免主观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申丹等的《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一书反映了西方叙事学的全貌和最新进展,填补了我国叙事学研究基本停留在经典叙事学的理论阐释和批评实践方面的不足。在国内介绍叙事学的专著中首次对跨学科和跨媒介叙事进行探讨,并对西方叙事学在一些概念上存在模糊、观念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进行了清理,提出建设性意见,表现出鲜明的中西比较视野和历史意识,引发了笔者对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西方叙事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经历了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等一系列发展阶段。笔者试图将叙事学发展过程中的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这两个阶段做一简单的梳理,同时建立起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结构主义浪潮而诞生的叙事学理论不仅拓宽了文学研究话语空间,也影响着中国自古代以来传统的叙事视角。1960年代后,叙事学理论先后经历了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型叙事学两大阶段。本文拟通过对叙事学理论发展脉络的综述及其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点,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探讨新的理论空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的理论视角出发,透视了可持续发展观存在的整体性残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整体性残缺主要体现在:在时间维度上重视现实和未来而对过去反思不够;在空间维度上重视环境问题忽视社会问题、重视各国“自扫门前雪”忽视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叙事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问。叙事理论主要研究小说的叙述方式、结构模式和阅读类型,为科学地认识叙事语篇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景和叙事声音等叙事手段在叙事语篇的运用分析,探讨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叙事学的理论对《薛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本在叙事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叙事与"二度叙事"的综合、全知视角与第一人称视角的交错和倒叙与预叙的并用。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叙事学理论开始进入电影研究的领域,之后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电影叙事学随之成为了叙事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对于国内学界而言,这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则稍显滞后。因而对当下国内电影叙事学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和解读,寻找构架线索,探究发展方向,就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对修辞策略的研究是修辞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试图对修辞叙事学的修辞策略进行梳理与扩充,从作者—文本修辞策略,文本外修辞策略以及修辞的非技术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叙事修辞的各种可能性,以期对此有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叙事学和文本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比较强劲的法国,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80年代后,由于文化——社会批评的崛起,叙事学研究受到冷落。90年代以来,西方又兴起了“新叙事理论”,从西方诗学领域和社会学哲学领域大量吸收新的理论,形成了叙事学的复兴。对叙事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和相关理论的交叉和借鉴进行整体观照,有助于正确把握“新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17.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以"黑人会飞"这一古老的民歌为故事的主线,用黑人音乐记录非裔黑人在美国的痛苦遭遇,音乐叙事在小说中有着记录历史、表达愿望、安抚心灵和重塑自我的功效,这种叙事策略反映了作者对黑人音乐的感悟并表达了由此而产生的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旅游解说研究过于偏重"实证主义",用跨界学科视角进行旅游解说的研究非常少。叙事是人的一种本能,旅游解说实质上也是一种叙事媒介或叙事形式,旅游解说的叙事维度应得到重视。从修辞叙事学角度来说,旅游解说是多元叙事、全知叙事、聚焦叙事、在场叙事、审美叙事、宣导叙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学叙事理论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这一理论的引入,对于大学生的文学理论培养,尤其是小说教学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现代叙事理论的实践意义出发,通过对叙述者、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时序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来探讨现代叙事理论在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异托邦"是米歇尔·福柯以"乌托邦"作为镜像所构设的一种他性化空间,实质在于为空间复魅,将空间重新纳入哲学的论域内。从他对异托邦内涵及其功能属性的阐释来看,异托邦绘制具备离散与自反效用的多维拓扑空间。另类空间的解构策略挪用于文学的辖域内将对传统小说叙事程式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一、祛除空间容器说,重视空间元素意义的再生产,特定空间场域自身会缔造与滋生新的文本意蕴;二、挣脱线性时间的因果逻辑,取道时间的共时化或空间化,增强叙事文本的开放性与叙事程式的异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