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影《狼图腾》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电影以狼这一银幕上相对陌生的形象激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回避原著中富有争议的内容,从小说的复杂议题和多重主题中选择最利于观众理解和国际传播的生态主义主张,通过对情节故事和人物设置的改写,在商业上和艺术上取得了双重成功。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看过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吧,正如剧本原作者李碧华说的:"好看的小说无非痴男怨女,悲欢离合。"这部影片也讲述了这么一个悲凉而华丽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电影《色·戒》的成功,与其同名改编的张爱玲原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色·戒》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差异出发,重新审视《色·戒》文学与电影艺术性的差异,来探索文学艺术和电影艺术在当今文化时代的紧密结合。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本叙事策略和意识形态上,此类现象在两类文体中很多例子与之相对应。本文主要从小说的文本解读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并介入《色·戒》的主题,摒弃了以作者经验、印象和感觉为依托的传统批评,主张精细化的科学主义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名导小传: 陈凯歌,中国知名导演。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5年以一部《黄土地》蜚声海内外,被《亚洲周刊》评为“过去25年亚洲最好的电影”。在此之后,他又出色地执导了《边走边唱》、《孩子王》、《霸王别姬》等影片。这些电影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胆地艺术探索深受电影专家和普通观众的好评。近期由他着力打造、倾情推出的《和你在一起》,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欣 《教育艺术》2020,(4):27-28
《桥》这篇短小精悍的微小说,原人教版教材中,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感人的故事,并能入情入境地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在统编教材中,这篇小说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同单元课文有《穷人》《在柏林》。本单元"双线组元"的构建体现为人文主题——"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对比教材编排特点,可以发现统编教材中,对学生到底需要领悟什么表达方法作出了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6.
小说《金陵十三钗》是非常适合拍成电影的作品,强烈的戏剧冲突、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其极具话题性。正是这种话题性引起了电影制作人的浓厚兴趣。与小说相比,电影在叙事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小说的女性主义视角到电影的英雄主义叙事,完成了对南京大屠杀中妓女拯救女学生这一故事的电影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祝福》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回乡故事,另一个是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在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小说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黑暗的心脏》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三部不同时代的著名小说在叙事手法上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采用了相似的故事内容,"故事中的故事"的叙事结构,多重叙述者,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二元对称结构。但它们在叙事手法上也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同,而且在故事表现的主题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这三个经典的叙事文本既相似又相异,它们集中体现了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电影《暖》都包含了一个残酷的故事内核,电影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传达出脉脉温情,使观众感动而非震颤,本文结合当下的影视创作简略地考察了急剧变化的现实以及变动时代中灵魂的躁动和脆弱。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影开始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进行叙事.引发了对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关注。根据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意识流作品《达洛卫夫人》再创作而成的现代主义小说《时时刻刻》,其同名电影运用不同于传统线性叙事的独特的套层时空结构来进行叙事.巧妙地将小说中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与三位女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穿越影片的主轴,使整部影片浑然一体.为影片主题的表达提供了更深刻的依据.同时也为电影主题提供了多种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11.
“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故事早已流传千年,历代对此的接受和评判观点可谓迥异万千,赞成或反对,钦羡或指责,而作为世界构成一半的女性又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鲜有论著讨论.文章以古代女性文学最为发达的清代女作家的咏霸王夫妇诗歌为切入口,略作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白蛇》和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在背景选择上都穿插了历史时代因素,但不同于“用文学写政治”的宏大叙事方式和“以政治论成败”的主流叙述模式,这两部作品皆以历史大环境下的小人物的情感故事为依托,深刻表现出人性的善恶,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无论是从作家的书写角度还是叙事手法,作品都无异是主流历史话语下的“边缘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霸王别姬》和郭沫若《楚霸王自杀》都取材于司马迁的《项羽本记》。由于作者写作经验、审美情趣、文学主张不同,取自同一题材的两篇小说呈现了不同的战争体验和现代诉求,共同构成二十世纪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同志电影”曾在两岸三地风行。《霸王别姬》、《喜宴》、《春光乍泄》等电影纷纷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诸多因素决定了“同志电影”在中国的兴起。这三部电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学风格。新世纪初,新一轮的“同志电影”浪潮又在国内外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有力助推器。和文学翻译相同,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是译者最难处理的部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字幕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时性、大众性和综合性。文章从字幕翻译自身的特征出发,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霸王别姬》和《风月》的英文字幕,探究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反思中国与制造中国——论第五代的民俗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琛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98-101
1980年以来,民俗电影一直是第五代重要的创作题材。从《黄土地》、《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五代电影大都体现为民俗奇观包装的民族寓言。第五代的民俗电影显示了一种别样的现代性景观,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体验的文化镜像,反映了在本土与全球、己域与群域、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范畴间交叉辉映所形成的、具有时空特定性——后革命中国的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17.
梅妃之事至迟在晚唐已见于著述,这与今本《梅妃传》跋文所记“大中二年”写本,正为同时。有关梅妃其人的怀疑应该慎重,决不能贸然断其子虚乌有、宋人杜撰。今本《梅妃传》无名氏跋文真实可信。《梅妃传》有一唐写本,撰者不明,语辞凡俗,经跋文作者润色,而成今本面貌。从叶梦得的仕履和叶廷《海录碎事》等信息可知,今本《梅妃传》写定时间大约在叶梦得移任福州的绍兴十三年至十八年的五年间(1143-1148),而其定稿者当是与叶梦得年龄相若之闽籍人士。  相似文献   

18.
黄帝时期的《几铭》,相传是我国最早的哲理铭文,但有人认为该文颇似战国权谋家的口吻,因而断定《几铭》是伪作。本文认为,黄帝是五帝时期的军事家、权谋家,从《几铭》对《诗经》逸诗及《金人铭》的影响来看,对西周时期的《诗经》与东周的《金人铭》曾有明显的影响,因而不可能是战国权谋家的伪作。《几铭》有可能是黄帝所作。  相似文献   

19.
视点与语篇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语篇进行视点分析,能有效地帮助读了解语篇结构而掌握其真实的涵义。语篇理解从视点分析出发,能帮助读了解小说中以人称为视点的语篇特点及在叙述性描写中视点的标示情况,更能帮助读系统地对语篇进行深层次解读,捕捉作刻画人物,描写情境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视角下凯瑟琳·巴克莱形象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凯瑟琳·巴克莱一直都是评论界争议的人物形象。海明威事实上是借助他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崭新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文本内容入手,反驳了传统评论家对其所持的偏狭观点,以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以期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