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课堂管理及其对教学的促进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堂管理的涵义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管理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辞典》、《教育管理辞典》等重要辞书中,也没有"课堂管理"这一术语,在现有的文献中也少有关于课堂管  相似文献   

2.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张“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因而,生本课堂,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与教师共同演绎思维共振的高效课堂。本文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相似文献   

3.
中外学界多着眼于教育本身来分析狄更斯小说中的教育书写,却鲜少关注教育书写与叙事进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因而忽略了“教育”作为一大动因在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狄更斯在《艰难时世》、《董贝父子》和《我们共同的朋友》中,以英国19世纪的实物教学课、赞助人制度和教师培训机制为原型,全面展示了维多利亚时期教育规训在课堂教学、课堂外规范化管理和检查考试等环节中的运作过程。上述三部小说中的教育规训从人物和情节两方面推进了小说的叙事进程。教育规训不仅塑造了具有主题性特点的人物形象,从而推动人物实现揭露规训教育弊端的主题性功能;而且成为介入小说情节的“不稳定因素”,颠覆了实施规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二元权力关系,进而改写了整部小说的情节走向。  相似文献   

4.
封面简介     
《基础教育参考》2014,(5):48-48
姚世敏,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任校长以来,始终致力于教育实践和研究,注重加强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追求教育的高水平管理和最高境界。倡导“足迹教育”理念,推行“立体引学”课堂教学模式。出版了《让课堂说话》、《学校管理中的100个小智慧》、《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寻找教育的智慧》等专著。  相似文献   

5.
黄瑞 《今日教育》2012,(9):19-21
谭劲,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她致力于因校制宜推动课程课改,思考并探索“亲亲课堂”“亲亲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整体发展。主持的课题成果获重庆市政府、市教委一等奖;主编了《三创教学》《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亲亲课堂概论》等图书;在日本教育杂志《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战略》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等报刊刊发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6.
高校《纲要》课是承担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门重要思政理论必修课。基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视角积极探赜《纲要》课“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理路,对于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须要准确界定“《纲要》课‘大课堂’教学模式”之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赜《纲要》课“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之主要内容并深刻把握其意义归置,以期构建一种立体化、开放化的《纲要》课“大课堂”教学模式,合理统筹并整合校内外有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最大化教育合力和最优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华中师范大学许锡良教授在《中国人的思维需要重新训练》一文中指出:“教育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观的问题;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参与课堂活动的心理主要受“情”与“思”两大因素的影响,因而情感与思维已然成为制约学科教学走向深层次维度的关键因素。“情”“思”以及“行”是情思教育内涵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孙红 《上海教育》2013,(34):84-8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课堂是德育实施的主渠道”。自2005年《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我们始终将推进“两纲”进课堂作为深化“两纲”教育的“突破重点”,在推进过程中聚焦课堂研究、机制保障、队伍提升,深化实施“333”工程,不断提升学科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建铭  王军 《生活教育》2013,(12):85-86
摘要:作为一所市级陶研实验学校,无锡市孙桥小学坚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小学乐活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出并实践着学校“快乐活泼真生活,灵动睿智巧成长”的乐活教育蓝图。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学校在“课堂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层面彰显“贴近生活、开放多元、鲜活灵动”的乐活教育精神。关键词:以学定教;自主活动;个性管理;乐活教育  相似文献   

10.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子书”中较重要的一部著作。曾有人指出《老子》是一部写给“圣人”——管理别人的人所看的书。因而也可以说《老子》是一部管理学著作。本文将主要探讨《老子》的两个主要观点“无为”“清静”作为管理原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堂,本不可分第一、第二。之所以这份小刊物,名曰《广东第二课堂》,顾名思义,实则是对我省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同时也包含着自谦之意。然而,20年汗水心血,20年春耕秋种,20年硕果累累……迄今,《广东第二课堂》每半月一期的发行量已高达数百万份!可见,这个小“课堂”大得很,小读者多得很,中小学生喜欢得很!因而,早在2003年,《广东第二课堂》就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少儿报刊奖”的金奖,成为全国期刊界响当当的金质品牌,成为广东出版业的骄傲与荣光!20年的历史成为新的起点。我衷心祝愿《广东第二课堂》——阳光更加灿烂,智慧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12.
课堂,本不可分第一、第二。之所以这份小刊物,名曰《广东第二课堂》,顾名思义,实则是对我省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同时也包含着自谦之意。然而,20年汗水心血,20年春耕秋种,20年硕果累累……迄今,《广东第二课堂》每半月一期的发行量已高达数百万份!可见,这个小“课堂”大得很,小读者多得很,中小学生喜欢得很!因而,早在2003年,《广东第二课堂》就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少儿报刊奖”的金奖,成为全国期刊界响当当的金质品牌,成为广东出版业的骄傲与荣光!20年的历史成为新的起点。我衷心祝愿《广东第二课堂》——阳光更加灿烂,智慧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13.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学校教师积极行动,并把实践中所思所惑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向《今日教育》开设的“卓越课堂”栏目踊跃投稿。本期刊发的两篇来稿凝炼了一线教师构建“卓越课堂”的超群智慧。●《“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一文通过厘清新课改中存在的误区,深刻阐述了“卓越课堂”的本质内涵;《“说数学”:建构数学卓越“大课堂”》一文则更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教学模式。●到2013年的暑期。“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推进已一年有余,直面当前课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行政推动和专家引领下,课堂更需要每一位教师自我修炼专业成长,理念结合实践,践行“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3月刊登的《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从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的灵活实施和课后的及时总结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教学能力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核心技能,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心理健康教师:走“近”课堂——基于学生需求精心备课;走“进”课堂——跟随学生反应巧妙生成;走“出”课堂——师生共同反思总结课堂得失。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提高电工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优化课堂授课,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的“三美”很值得我们借鉴。他说:“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注意授课的艺术,以“意”、以“形”、以“音”去对受教育者进行“感心”“感耳”“感目”的教育。现在就电工课堂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为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领(试行)》文件精神,在中小学中积极推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全面培养的人才教育体系,笔者尝试在常规教学或单元复习中大胆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单元教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主线,在融合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微控课堂是一种通过微信平台形式创建一个特殊管理群体(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要素),利用微信直播(论坛)进行教学授课、组织专题讨论学习或考试活动的教学模式。微控课堂是以立体空间互动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工作 ,正成为新学期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也是新学期“两课”教学要实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当前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党政领导和“两课”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 ,正在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的部署 ,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认真学习和努力贯彻《讲话》精神 ,积极做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9.
在《论语》中,言“数”言“诲”一共只有十二处:言“教”七处,言“诲”五处,在全书中占的比例甚少。然仅此二言十二处(句),却集中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然而历代学者对“教”与“诲”的诠释不同,因而不仅对其教育对象的看法相异,而且对其教育思想乃至对这位伟人的评价也大相径序。马叙伦先生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认为以“教”释“诲”并非本训,很遗憾,他并没有列出根据在何处。赵纪彬先生在《论语新探·释人民》中帮马老先生列出了如下五条根据: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