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我国体育学元分析文献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3—2019年发表于16本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和1本中文医学类核心期刊上的元分析文献,最后一次检索日期为2020年1月5日。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查文献,并采用AMSTAR 2和PRISMA量表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70篇元分析文献,年限跨度为2005—2019年,元分析文献数量逐年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方法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未说明元分析的前期方案、文献检索不够全面、未提供排除文献清单及理由、不重视纳入文献质量和偏倚风险对合并效应结果的影响、未解释选择设计类型的原因、忽视相关资金支持报告等。报告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构式摘要不全面、研究方法质量控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报告不全、讨论部分不重视偏倚风险和总结证据质量等。结论目前体育学元分析文献在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建议元分析作者参考元分析的科学规范实施和撰写元分析报告;期刊可从审稿政策上加强对元分析研究的要求,学校开设元分析理论和实践课程,以提高元分析的质量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系统评价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的影响并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参酌依据。方法:收集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依据排除标准,研究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低、中、高风险文献分别为6篇、8篇和1篇。纳入研究总样本量732个,其中实验组316个,对照组416个。Meta分析发现,实验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太极拳可明显改善65岁以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未能解释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剔除2篇质量较差的文献后,同质性较好。Egger检验显示,太极拳影响收缩压的文献存在显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的文献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干预是有效的,应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国运动干预类元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PRISMA声明中"系统评价和元分析优先报告清单"作为评估指标,评估近十年CSSCI和CSCD收录的运动干预类元分析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文献68篇,运动干预类研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纳入论文均有不同程度的报告缺陷,主要存在标题不规范、不符合结构式摘要的要求、前言部分未报告前人的研究成果、方法学部分未报告研究方案与注册信息、研究结果不完整等问题。高、中、低质量的论文分别占22.1%、45.5%、32.4%,CSCD论文的报告质量优于CSSCI论文(t=-0.498,P=0.02)。结论:运动干预类元分析报告规范性较差,报告质量中低水平较多。"运动干预方案和注册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元分析报告范式的随意性"是制约元分析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等数据库,获得有氧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影响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Stata1 2.0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1)运动组血糖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运动组血胰岛素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3)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干预的总运动时间≥12周显著降低血糖;(4) Beggg检验结果显示:12篇有氧运动影响血糖和12篇有氧运动影响血胰岛素的文献均无显著发表偏倚;漏斗图对称性较好.结论: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当总运动时间(周数)≥12周,有氧运动降低血糖的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WanFang data中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病例—对照研究(含17个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在所有基因模型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运动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ACE 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力量型、耐力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游泳类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果稳定性较好,漏斗图结果显示各基因模型比较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ACE 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与中国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与耐力型运动能力呈负相关,与游泳类运动能力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内应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的国内外学龄前儿童运动干预后的基本动作技能(FMS),包括位移技能(LMS)和物体控制技能(OC)。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5日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的相关中英文文献,由2名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敏感性分析,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回归分析与发表偏倚,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干预组893例、对照组6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位移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均具有显著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周期为5~15周、干预频率为2~3次/周、干预时间为20~50 min,采用结构化运动课程的干预效果良好。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总时间对学龄前儿童LMS具有负向影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随运动干预总时间的增加,干预效果降低。结论:运动干预对于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具有显著作用。建议后续研究对运动干预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评估,进一步探索有效运动干预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综合相关文献,从定量评价角度评估运动干预及营养联合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结果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等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iew Manager5.3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效应量以加权化均差(SMD)的形式表示。结果:纳入文献共计14篇,其中实验组为运动干预的研究10项,样本量551;实验组为营养联合运动干预的研究9项,样本量54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力量(腿部力量)[SMD=0.5395%CL=(0.35,0.70),P<0.00001]、身体表现功能(步速)[SMD=0.38,95%CL=(0.04,0.77),P=0.03]。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表现功能,但对于结果不具有显著性的结果指标也并不一定没有作用。在这个领域需要进行高质量的研究来探索治疗肌少症的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对36项降温方法的不同降温时机和降温部位进行定量合成与分析,为热环境下运动员降温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声明控制研究过程,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定量合成、亚组分析、敏感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36篇,合并365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发现混合降温(运动前与运动中)的合并效应量最大(SMD=1.28),其次为运动中降温(SMD=0.85)和运动前降温(SMD=0.51);躯干降温(SMD=1.45)>体内降温(SMD=0.75)>下肢降温(SMD=0.74)>颈部降温(SMD=0.44)>全身降温(SMD=0.42)>口腔降温(SMD=0.31)>手部降温(SMD=0.17)>面部降温(SMD=-0.54)。结论:在降温时机的选择方面,采取连续性降温措施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尤其是在运动中以及间歇期间采取降温措施能更好延续降温效果,从而维持或提高运动表现;在降温部位的选择方面,采取不同的降温部位进行降温对运动表现提升的效果有所不同,身体局部降温和体内降温均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运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运动治疗DPN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在review manage5.3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选用加权均数差(WMD)作为...  相似文献   

10.
Cochrane评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运动干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或锻炼)"为协作网提供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20篇,全部文献均为低质量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下降均有一定疗效;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方面,对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而对血清钙磷水平、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试验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有肯定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与骨质形成,而对降低骨质吸收的作用较弱.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较低,难以提供循证医学所需的最佳证据.因此,对于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的判断仍需更多质量高、内在真实性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循证依据综合定量评价单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肌肉力量和耐力影响效果,为体能训练新方法和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RCT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和Stata-SE 15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4篇。方法学质量评价发现较高质量(6-8分)的文献有24篇,高质量(9-10分)的文献有2篇。Meta分析显示,tDCS对肌肉力量(SMD=0.39, 95%CI=0.21~0.56, p<0.05)提升达到小效应量,肌肉耐力水平(SMD=0.90, 95%CI=0.30~1.50, p<0.05)提升达到大效应量。tDCS后下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45, 95%CI=0.21~0.68, p<0.05)提升显著优于上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35, 95%CI=0.09~0.60, p<0.05)的提升,选择2mA的刺激电流(SMD=0.43, p<0.05)、20min的刺激时间(SMD=0.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评价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效果。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Sport Discus,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筛选有关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对照实验研究,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运用STATA15.1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SMD=1.27,95%CI[0.73,1.81],Z=4.64,p<0.01)、正念水平(SMD=0.82,95%CI[0.57,1.08],Z=6.3,p<0.01)的影响呈大效应量,心理效益(SMD=0.72,95%CI[0.48,0.96],Z=5.94,p<0.01)呈中效应量。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正念水平和心理效益;对运动表现的提升效果受结局指标类型的影响,对绩效类指标的提升效果最好,对体能类指标的提升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促进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EBSCO、PubMed、Medline、Open Dissertation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Academic Search ultimat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正念训练促进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正念训练后,正念组的运动表现与正念水平(d=0.63,95CI%(0.30,0.97, P=0.0002),(d=1.83,95CI%(1.14,2.52),P<0.00001)均高于对照组,且认知焦虑(d=-0.63,95CI%(-1.09,-0.18),P=0.006)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正念训练对运动表现有着积极影响。但纳入的研究数量与高质量文章较少,同时具有一定异质性与发表偏倚风险,对待结果需谨慎。未来...  相似文献   

14.
传统周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理论是目前运动训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训练理论对于训练实践的效果仍然饱受较大的争议。回顾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历史发展并将其划分为最初萌芽阶段、单一发展阶段、多元深化阶段。为了比较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训练效果,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期限从该库开始收录文献至2016年4月,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估,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3项研究,在最大卧推、最大半蹲、最大纵跳功率指标上,板块周期明显大于传统周期的训练效果,但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较为显著。选择运动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采用两种训练模式对于最大卧推的训练效果不显著,但在最大半蹲与最大纵跳功率指标上,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采用两种训练模式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由于不同水平研究对象进行两种模式的训练对于最大卧推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所以不确定最大卧推采用哪种训练模式效果会更好;但是在最大半蹲、最大功率纵跳训练方面,高水平运动员应采用板块周期模式进行训练,而在低到中高水平的运动员中应采用传统的周期模式进行训练;两种模式对于耐力素质的影响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数据来进行Meta分析,但从当前的研究来看,短期的板块周期模式较传统周期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短期冲刺间歇训练(Short-Term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对提高普通健康人群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检索SIT对普通健康人群VO2max影响的随机对照组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SIT对VO2max的提升效果优于CON组,亚分组分析显示:与无干预组相比,2 10周干预,SIT对VO2max的提升效果有显著作用;与中等强度有氧训练(ET)比较,2~4周与6~8周干预,SIT提升VO2max的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周干预SIT优于ET组。结论:SIT可提高普通健康人群VO2max;相对于ET,SIT在2~4周与6~8周内干预效果相同,可作为替代训练,10周干预SIT干预效果优于ET,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且方法学质量评价较低,因此10周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寻找降低大学生焦虑的最佳运动方案。方法:制定检索策略、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1年1月起至2021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的“meta”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评分SMD=-0.98,95%-CI[-1.25;-0.70],z=-7.01,P<0.01。亚组分析发现,球类运动与有氧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运动;每周2次以上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好于每周进行2及以下;进行大强度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小强度运动;每次锻炼30-60min与60min以上的锻炼效果不存在显著区别。结论:各种运动均能降低大学生焦虑水平。中大强度球类或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min以上,每周运动三次及以上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脂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2 0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高强度间歇运动对空腹血糖(SMD=-2.48;95%CI:-3.14,-1.82)、餐后2 h血糖(SMD=-1.51;95%CI:-2.18,-0.85)、总胆固醇(SMD=-0.93;95%CI:-1.27,-0.59)、高密度脂蛋白(SMD=1.19;95%CI:0.89,1.49)及低密度脂蛋白(SMD=-0.76;95%CI:-1.16,-0.35)的改善效果显著。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对甘油三酯(SMD=-1.03;95%CI:-1.52,-0.54)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脂代谢水平,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及有氧结合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整体较好,但受个别干预措施研究数量及样本量的限制,明确的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血压影响。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获得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 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①太极拳练习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降( p<0.01)。②亚组分析显示:研究对象基础病理状态、太极拳单次练习时间和练习持续总时间均不影响太极拳对收缩压的显著降低作用;血压正常者、太极拳单次练习时间<60mine、练习持续总时间<12周舒张压变化无显著意义。③ Egger检验发表偏倚。10篇太极拳练习影响中老年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文献漏斗图对称性均较好; Egger检验结果显示:太极拳影响收缩压的文献无显著发表偏倚,太极拳影响舒张压的文献存在显著发表偏倚。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太极拳练习显著降低中老年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基础病理状态、单次练习时间和练习持续总时间影响舒张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黄硕涵  黄林 《湖北体育科技》2023,(6):521-524+542
目的 通过一项动物实验Meta分析,评价运动干预是否能改善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大鼠或小鼠肝脏自噬水平。方法 利用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系统文献检索。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纳了18篇文献进行定量Meta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结果 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运动干预,HFD诱导的小鼠或大鼠肝脏P-AMPK/AMPK比值升高(SMD=1.43,95%CI[0.98,1.87]),LC3-Ⅱ/LC3-Ⅰ比值升高(SMD=0.44,95%CI[0.08,0.81]),LC3-Ⅱ蛋白含量升高(SMD=0.91,95%CI[0.29,1.53]),P62蛋白水平降低(SMD=-1.6,95%CI[-1.98,-1.21]),LC3蛋白总量升高(SMD=0.95,95%CI[0.4,1.51])。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显著调节了由HFD诱导的动物模型肝脏中的自噬相关蛋白,使自噬水平得到了相应提升。  相似文献   

20.
我国2型糖尿病运动辅助治疗效果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运动辅助治疗对我国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教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99-2008年全部文献,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4.2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27篇,文献质量评估高质量研究2篇,低质量研究25篇,所有研究均未发现执行分配隐藏.Mata-分析显示:运动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论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调整血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还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国内期刊报道的运动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所产生的效应可作为运动辅助治疗有效的证据,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其真实性仍会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