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早期的"内参片"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它早在"文革"之前就有了。但是,"文革"前的"内参片"和"文革"中的"内参片"含义不完全  相似文献   

2.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集体意识,这种建构可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也可能是稍作修改的"挪用"。在建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因素参与其中,一是与他者的比较,二是外力模塑,三是特定的文化记忆。区域文化认同无疑也是可建构的,而"非遗"的地方性、审美性与符号性与区域文化认同之间具有耦合性,是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但是,把小地方的"非遗"建构成较大区域的文化符号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一是小地方不愿意自己的文化被征用,二是大区域并不认可来自小地方的"非遗"作为自己的文化象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征用"非遗"等传统地方资源,这其实是本土意识对全球化的应激反应,这种区域文化认同其实暗含着某种排他性,可能导致"文化自闭症",这是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3.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崇洋"是近代中国消费的主旋律,对近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经济变迁产生过重要影响,以至于有人误认为"崇洋"是近代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其实"崇洋"思想于清朝中期就已经在江南等地出现.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春节期间,恒源祥在全国六大卫视投放了一则"恒源祥12生肖广告",网友称为最"雷"人广告。其实,"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每个消费者群体的爱好,兴趣各不相同,在此次生肖广告推出之初,就一些专家善意提醒恒源祥,弘扬生肖文化,向观众拜  相似文献   

6.
2012年《随笔》第2期刊有《寂寞高华:独立学者的人格榜样》一文,其中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四处代圣人立言的名人,但更缺高老师这样严谨治学一心干事的人。"这句话读着别扭。仔细分析,问题出在前后两个小句中的"不缺乏……但更缺"上。"但"表示转折关系,要说的  相似文献   

7.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在远古时期曾有极高的地位。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都与"羊"有着"血缘关系",流淌了5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羊的基因"……中华人文始祖与羊"血脉"相承中国人一向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实这一说法是后来的事情,在"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  相似文献   

8.
宋儒“《冬官》不亡”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原缺《冬官》,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宋以前几无异辞。到南宋时,出现所谓"冬官不亡 说"。此说滥觞于胡宏、程大昌,经过俞庭椿、王与之等人的推衍、论证,影响所及,元、明皆有人信从,于是 《周官》之学产生了"补亡"一派。其实,他们的观点大多站不住脚。首先,他们以后世"官专其职"的制度去 衡量周官,难免走入误区。其次,他们以《古文尚书》中的《周官》去衡量《周礼》,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 《周礼》六官是否就是三百六十个官职,六官是否平均六十人,其实也难以确定。因此,他们的判断大多出于 臆测,恢复《周礼》古本的努力最终落得"窜乱圣经"之讥,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9.
伍玲 《编辑学报》2009,21(5):458-460
从管理学角度介绍了"练编""习编""精编""尚编"的特点.认为编辑部在缺编、缺财等状况下,在充分明确岗位责任的前提下,要实行"精编"人才培养计划.介绍"精编"的"三级提升":编辑基本功的提升,与作者、读者情感交流的提升,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高群书算中国导演中的异类,他的非科班背景和自身浓郁的平民气息,都被融进了作品。他决定不再纠结,今后要么拍摄接地气的小片子,要么就做上亿的大制作电影《神探亨特张》里,民警审问碰瓷团伙司机,"你有正经工作,干吗干这个,缺不缺德?"后者一脸无辜地回答:"中华民族缺大德的人有的是,又不缺我一个。"观众席里一片爆笑声。  相似文献   

11.
从"走转改"活动伊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就将活动开展的核心锁定为一个"人"字,即"用作品连通基层人脉、用文风聚合媒体人气、用实践提升专业人品"。媒体只有将自己这"一撇"写得精彩,才能与人民要求的那"一捺"相互支撑,成就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人"字。养生之道中有个常识,叫"缺啥补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宣传战线大张旗鼓地铺展开来,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善意的提醒:当今部分媒体和媒体人,正在离基层渐行渐远,必须下大力气补上这一课。连通人脉"脚板底下出新闻",曾是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来不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节庆文化传统,过年无疑是所有传统节日的集大成者。而就是这个本民族最神圣、最重要的节日,现在却面临着从形式到内容的缺失的尴尬。很多人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中国元素,是今天中国人所信守的,符合中国文化认同的一切元素",首倡者高峻认为,"不是一讲中国元素就是中国结,就是一条龙,其实包括今天中国人的心态、幸福感,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在百度百科,对"中国元素"是这样描述: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它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两会新闻出现了"抓大放小"的现象:全国两会报道,热闹异常,新闻不断,雷语不断;而省市两会报道,官气有余新闻不足,和谐有余火辣不足.究其原因,其实与舆论监督"灯下黑"是一样的.全国的事,外地的事,大报特报大批特批;而本地的事,则"家丑不外扬",想扬也障碍重重、顾虑重重.其实,媒体面对的主要是本地公众,本该更关注本地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达人秀”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星 《今传媒》2011,19(1):79-80
达人秀的精神内涵是梦想与奇迹的实现,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中国达人秀"承载了中国人自强不息,执着的励志精神,承载着中国人大爱的情感力量,承载着中国民众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中国达人秀"其实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才艺的选秀节目了,而是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整个节目营造了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是一种感动和文化信仰。舞台上,一个个达人选手才艺背后的故事,无不在某一个层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文本"和"历史叙事"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威权式遗产话语"是如何再生产"遗产事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选择杭州段运河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申遗前后社区历史和文化"再生产"的实地调查,发现其经历了遗产话语再生产、遗产空间再生产和遗产文化再生产等"遗产化过程"。桥西文化历史街区的研究表明,遗产空间的再制造尽管满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但同时造成了对原有社区历史的"矫饰"和"文化灵韵"的销蚀。文章认为,中国大运河其实是在遗产话语的"绑架"下,经过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符号化的再生产,"被再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是扎根在雪域高原的新华人始终发扬的精神。一代代新华人在"世界屋脊"上工作、生活,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即使困难重重,也阻挡不了新华人努力践行"四力"要求,只要党的新闻报道事业需要,他们始终会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18.
档案文化“成果观”和“规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档案文化的两种学术观点"成果观"和"规则观"。围绕两种观点进行内涵分析和比较,认为"成果观"有外延和界限不明、目的和任务不清等诟病,相比较,"规则观"更易被档案工作者理解和掌握。最后提出,"规则观"的档案文化应该具有档案管理还原的文化和档案管理创造的文化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佛教戒律文献中关于"雨衣"、"浴衣"等词语用例的考察,指出它们其实是供僧尼洗澡时遮身使用的一块布,和我们平常所谓的"雨衣"、"浴衣"的意义和用法都截然不同;对相关词语用例进行了辨析,指出"雨衣"、"雨浴衣"多施用于僧,而"浴衣"、"水浴衣"一般只施用于尼;同时论述了僧尼洗澡使用"雨衣"的缘由和场合.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出版广角》2013,(Z1):76-78
在"读图时代",纵观全国诸多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鲜有"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理想传播状态,党报宣传定位等因素导致"缺图"成为常态。以海南日报摄影部的"换位"值班模式为例,为党报从"缺图"常态突围提供些许不成熟的思考。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日益偏向于以阅读图片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便捷习惯。然而,在读图时代,纵观全国诸多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却鲜有"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理想传播状态,党报宣传定位等因素导致"缺图"成为常态。目前,笔者所供职的海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